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牧人的心腸,先知的義憤

(2018-10-25 19:50:56) 下一個

《阿摩司書》第7章講的是先知阿摩司從神那裏看到的幾個異象。第一個異象是蝗蟲吃盡地上青物,第二個異象是降火燒滅以色列。對於這兩個異象,阿摩司都懇求神赦免和止息,因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第三個異象是吊起準繩攻擊以色列的邱壇、聖所和耶羅波安的家。對於這個異象,阿摩司沒有繼續求神收回,而是按照神的指示發出了嚴厲的預言。

為什麽阿摩司對頭兩個異象的反應是求神收回,而第三個異象卻不再如此了呢?是不是他不敢得寸進尺,要求神更多?是不是他已經疲於代求,聽之任之了?雖然這些都有一定的可能性,可是如果我們看到這幾個異象之間的區別,也就大約可以明白為什麽阿摩司的反應會有所不同。頭兩個異象主要是關乎神對整個以色列的降罰,涉及到所有的國民。看到百姓受苦,阿摩司心生憐憫,為百姓代求。而第三個異象則有所不同,預示的是神對以色列那些拜偶像的祭壇的毀滅,以及對悖逆的君王的擊打,表現的乃是神對罪的厭惡和刑罰。所以麵對罪惡的審判,阿摩司不但無法求情,甚至還要為之高興才對呢。這不是說以色列的罪都隻是集中在他們的宗教場所和君王身上,與百姓無關,而是說阿摩司心懷對百姓的憐憫和對罪的痛恨,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阿摩司不但有牧人的心腸,也有先知的義憤。這恐怕是與他的成長經曆有關。他自我介紹說:“我是牧人,又是修理桑樹的。耶和華選召我,使我不跟從羊群,對我說:‘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7:14)我們看到,阿摩司起先並不是先知,而是牧放羊群和修理桑樹的牧人;然而當神的呼召臨到的時候,他就不再跟從羊群,而是跟從神的使命了。所以阿摩司一方麵有作牧人的特質,另一方麵也有作先知的職分。他知道要愛護羊群,免受傷害,同時也知道要跟從神,向罪惡發出公義的聲音。

一方麵要有慈愛、憐恤,一方麵又要彰顯公義、斥責罪惡,這種張力如何平衡呢?我們更多想到的可能是處理問題的方法和取得平衡的技巧。但是,比這些更重要的乃是我們是否有神的心。神是愛,神也有公義。這兩者之間不是平衡的問題,而是全衡的把握。平衡就是彼此讓步,各做犧牲;全衡則不同,是兩者都要,兩者都不能打折扣。神不會因為公義而犧牲愛,也不會因為愛而犧牲公義。同樣,我們也是如此,既要有對人無私、舍己、發自內心的憐憫和愛,同時也要有對罪惡的痛恨、遠離、發自內心的厭惡。

對於基督徒來說,如何既有憐憫又有公義,的確是讓我們很頭痛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是在用技巧來平衡,根據場景決定這個時候是講愛多一些還是講公義多一些;有些時候甚至是以人為出發點,對某些人不敢講公義,生怕他們離開或是不高興。雖然因勢利導、審時度勢,因應不同的場景而有不同的策略是應該的,但我們始終要提醒自己的是,重回神的形象和樣式,發展全然的愛和全然的公義才是最根本的。也隻有這樣,我們散發出來的才是屬神的性情和信息。

默想經文:“我是牧人,又是修理桑樹的。耶和華選召我,使我不跟從羊群,對我說:‘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7:14)

靜默思想:因著神的呼召,阿摩司成了不再跟從羊群的牧人了。我們也都和阿摩司一樣,成為跟隨神、服事人的人。求聖靈光照自己,出去舊有的自我,被神的形象重新塑造,充滿神的愛,也充滿神的公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