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在羞辱中有安歇

(2017-05-20 07:39:26) 下一個

《撒母耳記下》第16章講到大衛在逃離耶路撒冷的途中所受到的三次羞辱。第一次是來自於他曾經恩待過的米非波設。雖然洗巴是在欺騙大衛,捏造事實,但對當時不明就裏的大衛來說,這樣絕情的話讓他傷痛欲絕。第二次是來自於示每,他麵對麵咒罵大衛,雖然他講的話與事實不符,可是對大衛造成的傷害也是可想而知的。第三次是來自於押沙龍,他與大衛的妃嬪親近,以此來瓦解大衛的士氣,提高自己的聲望。雖然這件事不是直接做在大衛的身上,可是對大衛的羞辱也算是達到極致。

這幾次的羞辱都是針對大衛的王位。米非波設認為大衛離開,王位終於要回到他這位前王掃羅正宗的後裔身上;示每認為大衛遭難是報應,因為他流人血,用暴力從掃羅的手上奪取了王位;押沙龍親近大衛的妃嬪則是公開挑戰大衛的王權,不但宣告王位已經易手,而且大衛對此已經毫無還手之力。麵對這些與事實不符的羞辱,大衛如何麵對呢?唯有第二次的羞辱就在他的麵前發生,是完全在他的能力控製範圍之內,可是大衛卻攔阻了亞比篩要擊殺示每的意圖。大衛從三個方麵來看這個羞辱。首先,大衛認為這是神吩咐示每來羞辱他的,是有神的意思在當中;其次,大衛認為示每的羞辱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就連自己的兒子都背叛自己,那麽別族的人羞辱自己也就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了;第三,大衛寄希望於神憐憫自己的軟弱和無助,施恩與自己。既然這事是出於神的許可,既然這件事在人看來也是屬正常,既然神那裏會有恩典,那麽大衛也就可以坦然麵對羞辱了。

雖然在當今的社會,我們不大會常常遇到嚴重的羞辱,可是被人誤解、被人議論、別人詆毀、被人排斥、被人藐視卻是常有的事。特別是在教會裏麵,弟兄姐妹的關係是如此的接近,所以產生摩擦、分歧和誤解的幾率也會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本能的回應就是采取一切手段來捍衛自己的尊嚴;解釋、爭辯,甚至采取攻擊的態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要與對方一爭長短。可是我們也會發現,這樣的回應隻會是將問題越弄越糟。我們可以從大衛的身上學些功課。其實遇到羞辱,這對於認識神的基督徒來說並不是難以理解的事。既然一切都是在神的手中,那麽別人的誤解和羞辱也是出於神的許可,我們何必大動幹戈呢?既然我們知道人心的有限和無知,有時甚至是敗壞的,那麽別人對自己有誤解、爭執和詆毀,也屬正常,我們何必大驚小怪呢?既然神是公義、慈愛的,必照個人的行為報應個人,那麽我們祈求神的恩典,不以惡報惡,反倒是以善報惡,難道不是唯一正確的回應嗎?這不是說我們對凡事都忍隱不發,默不作聲。我們要在主裏麵彼此坦誠溝通,彼此說誠實話。可是當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我們實在無法進行有效溝通的時候,那麽忍住羞辱,仰望神,就是最好的方法了。大衛和跟隨他的人經過疲乏終於來到可安歇的地方。盼望我們也能在羞辱中享受安歇。

默想經文:“王和跟隨他的眾人,疲疲乏乏地到了一個地方,就在那裏歇息歇息。”(16:14)

主啊,看到大衛麵對羞辱,麵對逼迫,以至於身心疲憊,真是苦不堪言。可是感謝神,他們可以來到一個地方歇息歇息,是因為神的恩典一直伴隨著他們。主啊,我也是身心疲憊,隻有你是我可安息的地方,隻有你是我的藏身之處。主啊,我願來就你。

一點操練:麵對羞辱、敵視、誤會,讓我們可以用屬神的智慧來回應:在神為許可,在人為正常,在神有指望。我們一同來到神的麵前,雖然疲乏,但可以歇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