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55)
2018 (258)
2019 (192)
2020 (200)
2021 (199)
2022 (190)
《撒母耳記上、下》在希伯來文聖經中,原是合起來的一卷書,由希臘文譯本率先將之分為上下冊,並且將《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統稱為“國度的四卷書”。這樣的劃分可以讓我們看到其中的曆史連貫性,給我們展現出來的是以色列王國的曆史,也是神在人類社會中掌權的曆史。
曆史是連續的,其中的各種人物潮起雲湧。他們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他們因為某些原因出現在曆史的舞台,他們也因著某些原因而離開這個舞台。他們可能是被逼上這個舞台,可是他們如何謝幕,卻是要看自己如何演出了。《撒母耳記上》記錄了四個人物(家族),他們相互交替,此消彼長。他們都是被動地登上這個舞台,而結局卻大不一樣。祭司以利家族的出現是因為他們屬於祭司的譜係,這個譜係決定了他們要出現在祭司的職位上。然而榮美的職位並沒有帶來榮美的結局。代替他們的是撒母耳。撒母耳的出現也不是自願的。他還未出生就已經被母親獻給了神。結果撒母耳忠心服事神,直到生命的終結。接下來的是掃羅,他結束了以色列士師時代,同時也宣告了以色列君主體製的誕生。掃羅的出現也是被動的。他原本是放牛的,結果被神揀選成為以色列第一任的君王。可惜,掃羅善始沒有善終,最後以自己的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取代掃羅的是大衛。大衛也是被動地登上這個舞台。他原本是一個牧羊童,結果被神選召,取代掃羅,成為以色列的第二位君王。大衛的一生有汙點,可是他那顆憂傷痛悔的心,使他成為合神心意的王。
四位人物(家族)都是被動地登上了以色列曆史的舞台,但卻演繹著不同的人生。以利家族和掃羅沒落了,而撒母耳和大衛卻留名於信心人物的行列。實際上,我們的人生都有許多被動的成分,因為神的旨意不可違;當同時我們的人生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因為神要按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我們被動地登台,卻是主動地演戲,最後所得的獎賞乃是關乎與我們的生命。看著這四個人物的一生,我們可能會問:“如果他們沒有被呼召上這個舞台,他們的結局是否會不一樣?比方說,如果掃羅沒有被呼召出來作王,他會不會作一個天真無邪的放牛童在田園生活直到終老呢?神呼召掃羅出來作王是否反而害慘了他?如果大衛沒有被呼召作王,依然是牧羊童,成天混在羊群中,他還會是合神心意的人嗎?他會不會成為一個打群架的野孩子?”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曆史不可重演。然而,如果我們知道每個人都的人生就是一個舞台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道理是一樣的。無論我們出現在什麽樣的曆史舞台,我們始終都是出現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不同的曆史舞台、不同的角色會影響我們如何演繹自己的一生,可是我們的生命卻始終貫穿其中。掃羅無論是作為君王還是放牛的,他始終要對付的都是自己內心的嫉妒和苦毒;大衛無論是作君王還是放羊,他始終是要靠著憂傷痛悔的心來到神麵前。
我們的人生可以有不同的路線,可是人生的功課卻是一樣的,就是在主的恩典和真理中煉盡生命中的渣滓,活出耶穌基督的榮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被動地進入曆史的舞台,我們被出生、、被移民的浪潮卷來、被帶到教會、被推舉服事.....可是在這些被動的當中,我們如何主動地追求那永生呢?我們的外部環境不斷改變,我們所處的角色不斷變化,可是我們的生命在始終如一地不斷成長嗎?
有時候我們會說,本來挺有愛心的,結果遇到這個人,把我弄得根本愛不起來。有時我們也說,本來做一個平信徒好好的,什麽事都沒有,結果參與服事之後反而被弄得心煩意亂,心生怨恨。其實,我們不是被服事所害,乃是我們在服事中沒有學習成長,以至於老我顯露了出來。掃羅的敗落不是因為被選出來作王給害的,而是因為他舊有的生命沒有在神的恩典中更新。神把我們放在不同的曆史舞台,為的是要在我們的人生舞台上完成他的再造之工,更新我們的生命。願我們以史為鑒,珍惜自己所處的位置,因為這就是我們生命成長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