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一段引以為戒的曆史

(2017-03-07 20:00:00) 下一個

《士師記》裏麵有兩句片語不斷重複,也將整卷書劃分為兩個段落。第一個段落(1-16章)裏麵的片語是“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2:11;3:7,12;4:1;6:1;10:6;13:1)。幾乎每一個士師的出場,都是伴隨著這句片語的出現,而這個片語所接下來的,往往就是“去侍奉諸巴力,離棄了他們祖宗的神,去叩拜別神”(2:12,;3:7;10:6)。當以色列人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去叩拜別神的時候,神就把他們交在外邦人的手中受欺壓,直到他們呼求神,神興起士師來拯救他們。

第二個段落(17-21章)裏麵的片語是“以色列中沒有王”(17:6;18:1;19:1;21:25)。這一段裏麵所記載的每一個故事都有這個片語的出現。與第一段側重在以色列人與外族之間的關係不同,第二段側重表現的是以色列人各支派內部間的彼此關係。以色列中雖然沒有王,可是他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神掛在嘴邊,似乎很敬畏神,但卻是自相殘殺,各人任意而行。

這樣,從《士師記》中,作者為我們勾勒出當時以色列民族悖逆神的兩個麵向。一個是幹脆離棄神,去拜偶像;另一個雖然沒有離開神,但隻是名義上尊崇神,實際上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成就自己的心願。前者是明目張膽地離開神,後者偽裝得好看一些,卻是一樣的敗壞。當以色列人離棄神,去敬拜外邦的偶像時,看起來他們與外邦的偶像聯合,應該與外邦人的關係不錯,但實際上他們卻是被外邦欺壓、轄製;因為拜偶像的外邦人,根本就不會有從神而來的美善和慈愛。以色列人以為依靠這些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麽好處,但實際上離開了神,離開了美善的源頭,他們的結局注定是敗落。當以色列人口口聲聲是奉神的名義做事的時候,看起來他們都以神為中心,應該彼此之間的關係不錯,都是由神來調和,可以彼此相愛;但實際上他們卻是被自己的私欲所迷惑,各人按照自己以為對的方式去進行,結果反倒是手足相爭,兩敗俱傷。

今天基督徒所麵臨的問題,基本上可以說是這兩個麵向的綜合體。我們都不會認為自己離開了神,可是我們心裏都在拜偶像,去追求名譽、地位和金錢,去依靠世上的權勢、關係、智慧,去與世俗為友,以世俗為樂。我們以為可以依靠世界為我們帶來益處,可是卻受到世界的轄製和擠壓,一同成為可怒之子;我們也都會把神放在嘴邊,都是以神的名義行事,可是裏麵卻充滿了自己的私欲、爭鬥、放縱,把自己所想的當做是神所要的,把自己所行的看成是神所喜悅的。我們都以為在行神喜悅的事,可是放在一起就是爭競和傷害,因為我們依然是以自己為中心,彼此之間不願謙卑、順服,不願看別人比自己強,隻顧自己的事,不顧別人的事。

我們在跟隨神的道路上常常抱怨沒有得到喜樂、平安和滿足,原因不是神沒有給我們這些,而是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依靠神,將自己的依靠和喜樂建立在神以外的事情上;我們也常常感到困惑,為什麽大家都在為神做工,可是卻變成爭吵與傷害,原因不是神故意讓我們彼此不和,而是因為我們都以自己的喜好為出發點,沒有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沒有彼此舍己、謙卑與順服。甚願作為以色列人黑暗過去的士師曆史,不要在我們的心中重演。甚願我們都單單地依靠神,也彼此相愛,榮神益人。

一點操練:回想一下《士師記》中哪一個人物和事跡對自己的印象最為深刻的,看看其中的教訓,成為自己要警醒和學習的功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