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55)
2018 (258)
2019 (192)
2020 (200)
2021 (199)
2022 (190)
《腓利門書》是新約中最段的一卷書信,可是卻描寫了基督徒之間愛的團契。在這封寫給腓利門的書信中,保羅要把原本是腓利門的奴隸,後來信主與保羅同工的阿尼西母交還給腓利門,並囑托腓利門善待阿尼西母,在主裏接納這位昔日的奴隸。
保羅在書信中沒有鼓勵破除奴隸製度,反而遵守奴隸製度的要求,將奴隸歸還給主人。這看起來很讓人不可接受。然而我們要知道,人世間的問題,不是製度造成的,乃是人性的罪,缺乏愛。任何的製度,隻要有愛,就有溫暖;相反,即便是教會,如果沒有愛,也就成為冷漠。聖經沒有主張反對不合理的製度,而是鼓勵我們在任何製度下都要有愛,因為神就是愛。人類的希望不是建立在完美的製度上,而是依靠神的恩典,成為新造的人,活出愛的見證。
在這封書信裏麵,每個人物都有其不同的過去。收信人腓利門,過去曾經是奴隸主,現在卻肩負起家庭教會之責;阿尼西母,過去曾經是奴隸,如今卻在保羅的宣教事工中與神同工;保羅過去曾經是罪魁中的罪魁,現在卻成為神福音的使者,外邦人的使徒。無論他們的過去如何,現在都是因信稱義的信徒,是蒙耶穌基督寶血所灑、所救贖回來的兒女,在主裏是一家人了。在書信中,“團契”這個我們很熟悉的詞出現了兩次。一次是用來修飾信徒共同的信心——願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6),一次是用來修飾信徒之間的關係——你若以我為”同伴“(17)。保羅在這裏很特別地使用了這兩個詞,點出了信徒信仰生活的核心價值。一個是在關於信心的真理認知上是相通的;另一個就是在彼此之間的關係上是相通的。對於真理的認識,同有一個信心,必然要導致關係上的相通和契合;反過來,關係上的相通和契合,是同有一個信心的必然結果。
這些相通對於我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如今雖然都是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可是我們每個人卻都有自己過去的包袱,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都有不同的身份地位,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做事理念,要想在彼此之間的關係上做到相通和契合,凝結成一家人,會麵臨有很多的挑戰。那麽如何可以做到呢?保羅給出了幾個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首先,就是彼此尊重。保羅沒有以權柄去轄管腓利門,而是以愛心相求,並且尊重腓利門對阿尼西母的權柄,願意將阿尼西母交還給腓利門;其次,就是彼此信任。保羅對腓利門有堅定的信任,相信腓利門會善待阿尼西母,也願意放手交托給腓利門去處理;第三,就是彼此擔當。保羅願意為阿尼西母來承擔一切的虧欠,為他補足,拆毀阿尼西母與腓立門之間可能會存有的隔閡。
以上這三點是在主裏建立愛的團契所不可缺少的。要建立愛的團契,就要在主內學會彼此尊重,尊重別人的權柄和界限;要建立愛的團契,就要在主內學習彼此信任,願意放手,相信對方會在主的帶領下成就美好的行動;要建立愛的團契,就要在主內學習彼此擔當,舍己為別人承擔損失,彌補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