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教會的多元與合一

(2016-08-29 21:00:31) 下一個

《以弗所書》第4章緊接著前麵為信徒可以歡喜快樂,並且滿有確信地領受成為神家裏的人的全新身份而做的禱告,現在保羅開始告訴信徒們在融入這樣一個大家庭之後該有什麽樣的生活。進入一個新的群體,成為其中嶄新的一員,有什麽特別的要求和表征呢?是否都要有統一的發型?說話一個腔調?保羅指出,這全新的身份,的確有統一的要求,但不是通過穿製服來表現,而是另有合一的要求來作為群裏中一員的特征。這些要求可以分為三個方麵,一個是自身品格上有合一的要求,一個是彼此間關係上有合一的要求,另一個就是信仰上有合一的要求。自身品格上的合一要求就是大家都應該是謙虛、溫柔和忍耐。每個信徒可以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愛好,不同的側重點,可是這些品格的要求上必須具備,否則的話彼此爭競、喧鬧、放縱,就根本無法成為一家人;而彼此關係上的合一要求就是大家都應該以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保持靈裏的合一。這種合一的關係,不是相敬如賓,點頭打個招呼,然而卻互不往來的關係,而是彼此主動的聯絡在一起。不是散落在各個座位上的零件,而是彼此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有機整體;而信仰上的合一要求就是7個“一”:一個身體、一個聖靈、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如果沒有這些信仰上的合一,教會最多不過是優秀的社會群體而已。

講完這些在屬神的群體中的合一特質之後,保羅也提到多元的特性,例如有不同的恩賜,等等。但是保羅也指出,這些多元的特質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達到合一的目的:成全聖徒(真理、生命上),使他們可以各盡其職(行動上)、也使他們可以建立基督的身體(群體上)。那麽怎麽才知道是否達到了這個目的呢?保羅給出了相應的三個評估標準。一個是信徒的生命有改變;就是信徒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不但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而且還不被異教搖動。這指的是信徒在真理和生命上的成熟。另一個指標就是信徒是彼此聯絡,按照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都在發揮功用。這指的是信徒在行動上的參與。最後一個指標就是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是在不斷成長壯大的。這指的是群體上的建造。

按照這些指標來衡量我們恩賜的使用,是很有幫助的。我們相信,除了在經文裏提到的五種恩賜以外,聖靈還賜下很多其它的恩賜,例如唱詩、總務、飯食、兒童教育、行政管理、關顧、接待,等等。保羅告訴我們,這些恩賜的使用不僅僅是以把恩賜使用出來,不埋沒人才為目的,也不僅僅是以搭建教會的構架,使得教會看起來各個方麵都有人在頂著而已,也不僅僅是為了讓大家在教會覺得很開心,歌唱、做飯,做活動,樣樣都不比外麵的差那麽簡單。保羅指出,恩賜的使用是要以達成上麵所述的三個指標為目的,為審核的標準。首先當然就是信徒在生命上的成長,是否越來越像耶穌基督。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指標,弟兄姐妹在教會呆了5年、10年,生命卻沒有什麽變化的話,那麽教會就要檢討自己都在忙什麽?其次就是弟兄姐妹在教會的行動力(當然不限於在教會內部的服事,在家庭、工作、生活場所都包括在內),是否都在為耶穌而活,是否都在隨時隨地榮神益人。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指標,做來做去都一直就是那麽幾個人在忙,其餘的都是看客的話,那麽教會要檢討自己的策略出了什麽問題?第三就是基督身體的增長,教會是否有成長,包括質量和數量的增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光是質量的增長而沒有數量的增長,就好像一個小孩子,長來長去還是那麽一點點,可是渾身肌肉卻越來越發達,是很令人擔憂的;反過來,如果光是數量的增長而沒有質量的增長,就好像一個小孩子,雖然個頭蹭蹭往上竄,可是卻沒有響應的肌肉支撐,非常的虛弱,動不動就生病、摔倒,也是很令人頭痛的。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指標,教會群體一直沒有成長,那麽教會也應該檢討自己是否是故步自封、自娛自樂了。

所以,教會中的每一個服事的部門和每一位服事的弟兄姐妹要常常問自己的問題是,我的服事有幫助到弟兄姐妹生命的成長嗎?我的服事有推動更多的人來參與服事嗎?我的服事有幫助教會增長嗎?這些問題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就有答案,或是看到果效,但至少應該成為我們服事的一個目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