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在作什麽王?

(2016-07-11 20:19:06) 下一個

《哥林多前書》第4章是保羅對於哥林多教會結黨紛爭的最後闡述和結論。此時,保羅不再僅僅是告訴哥林多的信徒們不要結黨,要對神的仆人一視同仁;而是更進一步告訴他們究竟該做什麽才算是正事。的確也是,當我們不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正事上,就自然會消耗在不該做的事上。

這一段經文的鑰句是“作王”(4:8),而與之相關的幾個字句分別是“判斷”(同一個字,用在結黨的人身上是論斷,用在主的身上是判斷,但都是指審判、下定論的意思)和“受苦”。保羅講到這些哥林多的信徒喜愛論斷(傳道)人,喜歡這個,指責那個;這樣的結果自然是弄得教會結黨紛爭、傷痕累累。然而保羅說到,真正能判斷人的是主。因為隻有主才是王,才有這個權利。哥林多的信徒喜歡去論斷別人,是出於他們的一種不健康心態,就是自以為王。他們在神的恩典和富足中開始自以為了不起,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已經是作王以至於可以有資格、有本錢、有時間和精力去評判別人了。保羅看出信徒的這種“作王”的心態,指出,他巴不得他們都可以如願作王,以至於可以和“我們”(保羅和亞波羅等神的忠心仆人)一同作王。保羅的意思是說:“你們如果真想作王的話,應該看看我們這些主的仆人是如何作王的。因為你們都是從我們的領受而來,所以你們想作王,就要效法我們的榜樣,而不是另立山頭,自立為王。”

那麽,保羅他們的榜樣又是怎麽樣的呢?保羅指出,作王,就是受苦;使徒的榜樣就是受苦的榜樣。他們又饑又渴,赤身露體;他們居無定所,被人追打;他們親手勞作、與人和睦。這就是他們的榜樣。眾人如果想作王,就應該好像這些使徒一樣。我們知道,使徒受苦,不是因為他們好吃懶做以至於缺衣少食,也不是因為他們心懷惡毒以至於受人逼迫。他們之所以受苦,乃是為了福音的緣故,奔波操勞,甘願貧窮、忍受被人拒絕、藐視之苦。然而保羅心裏清楚,雖然受苦,但這才是真正的作王,乃是與基督一同作王。正如經上所記的:“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羅8:17),“我們若能忍耐(受苦),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提後2:12)。

在神眼裏的作王,乃是與耶穌基督一同受苦、一同作王;而所受之苦,乃是因為傳福音所受的苦,乃是因為堅持真理所受的苦,乃是因為舍己為人所受的苦。然而,不但是哥林多的信徒,我們今天的信徒也常常看錯。我們喜歡在教會作王,指手畫腳;以為作王是來自於自己的學識增長可以斷定是非了,來自於自己的財富加添可以高高在上了,來自於自己的地位提升可以發號施令了.....其實,這些都是世俗的作王。真正的作王,乃是我們跟隨耶穌的腳蹤,走出去,把福音傳遍各城各鄉;真正的作王,乃是跟隨耶穌的腳蹤,在各樣的場所,為真理作見證,為義受逼迫;真正的作王,乃是我們跟隨耶穌的腳蹤,舍己愛人,與人和睦。我們不是要呆在教會的四麵牆內,躺在舒適的安樂窩裏,作洋洋自得、評頭論足的“逍遙”王,而是走上耶穌的苦路,傳福音,作見證,幫助人,甘願獻上自己的“受苦”王。

當我們都願意效法耶穌的榜樣時,教會就會多一些動力,少一些阻力;多一些仆人,少一些主人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曠野之聲 回複 悄悄話 這還真是保羅在這裏所寫的,我們軟弱,你們倒強壯;你們有榮耀,我們倒被藐視。神的義仆在外麵勞苦奔跑傳福音,結果帶回來的人卻在教堂享受空調,高談闊論。
zhy0728 回複 悄悄話 十幾年前聽一位牧者講述他去香港時的經曆。
夏天的香港之炎熱可想而知,剛好遇到重大活動,街道上都是來來往往的人。一間教會的牧者光著頭頂著大太陽便跑上街頭,對著看熱鬧或者參與熱鬧的人群大喊:神保守,這裏有免費茶水可喝,免費廁所可以。
我聽後笑了,就想著跟街頭小販沒有太多區別。而他想做的確是希望人們哪怕走進教會一下就好。
多年之後,看著國內教會的興旺,又回首看看我自己。才明白,神的不宜,真正愛人的工人們的辛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