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曰集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個人資料
斯人曰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滕王閣3-古閣話文章

(2024-12-12 18:45:52) 下一個

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名揚天下。王勃的《滕王閣序》文彩飛揚,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賦。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隻有短短的三十多年的人生。他傳世的多為詩詞,文賦不多。但他的這篇《滕王閣序》駢文展現了他非凡的詩賦功力。詩與賦同源,但賦比詩難。兩者雖都尊循對仗和用韻的文法,但詩不過56字,賦則可長達數百字。

 

《滕王閣序》全文773字,句子對仗工整,詞句雋秀精美。有人計算過,該文涉及37個典故,出現了40個成語,其中29個為首創。在閣中第五層樓廳,展示了由16塊黃銅碑拚成的蘇軾手書《滕王閣序》全文。碑前是《王勃舟渡圖》。

 

下麵隻是王勃《滕王閣序》的首段的前幾句,隨便揀出一偶句子都是一幅絕佳的對聯。

 

《滕王閣序》

王勃〔唐代〕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

 

(五層廳:蘇軾手書《滕王閣序》全文)

 

除了唐代王勃名賦之外,後來又有王緒的《遊閣賦》和王仲舒的《遊閣記》,被傳為“三王記滕閣”的佳話。

 

王仲舒來南昌任洪州刺史及江西觀察使後,重修了滕王閣,並請韓愈作記。820年,韓愈作記時並沒見過滕王閣,卻一揮而就了《新修滕王閣記》。如今,這洋洋灑灑的宏篇以大理石碑文的形式鑲嵌在滕王閣基座第一級高台朝東的牆麵上。而這篇記文使用的是古文文體,並非駢文。

 

我摘抄韓愈《新修滕王閣記》之開篇幾句如下

 

《新修滕王閣記》

韓愈〔唐代〕

    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以忘吾憂。係官於朝,願莫之遂。...

 

 

(滕王閣基台: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 照片取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

 

駢文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南北朝,是中國文法中最嚴苟又最古板的表達形式。作駢文在排偶、聲律及辭藻上所下的功夫勝過表達文意,華而不實!相比之下,古文承先秦漢朝的散文體,用詞質樸、句型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便於直接表達。從駢文到古文經過了激烈交鋒而漫長的歲月。韓愈便是唐朝古文運動的領袖。

 

倡導古文在隋朝時便有發端。以節儉著稱的隋文帝曾下詔禁止“文表華豔”。在唐代也有多人提倡,但從未形成文壇運動。到了王勃所處初唐時,駢文體仍為主流。

 

時至盛唐,發生了“安史之亂”。它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是由唐朝將領胡人安祿山與史思明反叛朝廷而發動奪權的戰爭。從755年到763年,”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

 

戰後,唐朝國力大衰,形成藩鎮割據局麵。此況下,韓愈樹起古文運動大旗,目的是要恢複儒學道統,鞏固王朝,用文風改革來複儒興國。韓愈現存詩文700餘篇,其中散文近400篇。他為滕王閣所作《新修滕王閣記》反映了他的散文風格。

 

古文運動在北宋時再掀高潮。韓愈一定沒想到,二百多年後的宋朝有一位江西藉的文學大家歐陽修(1007-1072年) 繼????了他的古文大業。歐陽修以韓愈為宗師,反對浮靡的時文,力圖改革宋代文風。

 

唐宋兩朝是中國文壇的盛世。聞名於世的唐宋八大家就是兩朝古文運動代表人物與江西臨川文學家的大集。可以說,沒有古文運動,也就沒有唐宋八大家。換句話說,沒有江西人就沒有古文運動,也就沒有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中,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神。歐陽修、三蘇(蘇軾、蘇轍、蘇洵) 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都是江西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八人中,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都是江西人。

 

從初唐時期王勃(675年)的《滕王閣序》駢文,到中唐時期韓愈(820年)《新修滕王閣記》的古文,這些圍繞著滕王閣的千古文章和它們的作者,展現給觀眾一條中國文體,由繁至簡,”文以載道”的發展道路。

 

在今天看來,古文相比於白話文仍太過文言,但從駢文到古文卻是一大進步。它奠定了百年後(1910年)的新文化運動的再次文體改革之基礎,讓我能過渡到今天的白話文。試想如果我們仍停留在古代文法階段,用駢文或古文來寫一份科研報告,那將是多麽不可思議。

 

下一篇我將談談與滕王閣有關的彥才名家。

 

 

 

上一篇 滕王閣2-古閣話傳奇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412/70804/894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