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曰集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個人資料
斯人曰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6.5《母親的堅強和善良》

(2016-05-24 21:54:50) 下一個

在文革中期,爸爸被派往了離家很遠的一所"五七幹校"接受思想改造。一去就是幾年。留下我和媽媽在武漢。那時我大概在上初中,媽媽當時受政治迫害被停職停薪,加上一身重病,又要照顧我,生活很是艱難。

 

那幾年裏,爸爸很少回家,每次回家也都隻停留一二天。我和媽媽相依為命,但我幫不了媽媽什麽忙,很多事媽媽還得親自動手。那時從洗衣做飯到買米買煤到都是手工處理也難以找人幫忙。

 

那時是''計劃經濟''年代,糧油肉魚蛋,樣樣都靠票證。平時我和媽媽怎麽也能湊合,最難的是,有親戚朋友來訪。

 

記得一次,爸爸的一個老同學從外地來看望我們。當時,要招待客人,家中沒有拿得出手的菜。媽媽讓我去歺館買了二個暈菜,她自己再炒上雞蛋和青菜。每次看到媽媽忍痛幹活的樣子,我心裏非常難受,可媽媽認為我太小,不讓我做飯炒菜。

 

當時,盡管爸爸不在家,爸爸的幾位遠房親戚卻照例前來造訪,向我家要求經濟幫助。有位姨爺爺,是爸爸的姨父,解放前在漢口家大業闊,早年我的祖父曾在他的公司當過職員。解放後,這位姨爺爺失去了產業。但養尊處優的習慣並沒改。吃穿依然講究,什麽都要最好的。姨爺爺有幾個子女,每人都孝敬老人生活費,但凡到添置昂貴之物時,姨爺爺每每會到我家來拉''讚助''。

 

最早是向我的祖父和祖母要,爾後是向我的父親要。每次前來,媽媽都能讓他如願以償。在父親去''五七幹校’’那幾年,我家經濟上也不寬裕,但隻要姨爺爺來,媽媽一定設法湊齊他所要的數目。

 

記得姨爺爺最後一次來,是需要錢買一件新皮外套。媽媽照例是克服自己的病痛,熱情地招待姨爺爺吃飯,給錢,最後我陪媽媽送姨爺爺到公共汽車站,直到把姨爺爺送上汽車才放心。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爸爸的其他幾位親戚身上。

 

媽媽一輩子都極少享受,姨爺爺購買的高檔皮靴和皮外套,她自己都從未舍得用。但對待親戚和朋友,總是有求必應。從不讓人失望。我曾不解地問媽媽,是不是我們欠別人的錢。媽媽回答說,不是,這是因為我們善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斯人曰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垂讀!
Red_Blue5 回複 悄悄話 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幹校,在沙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