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好像有個說法,吃什麽補什麽。按這個說法吃豬肚是補胃的:))
很多年前還住公寓時,教會小排聚會輪到各家是要準備晚餐的。常常一個人要忙一天,準備十幾二十個人的飯菜,那時每家的孩子都還小,大人小孩一起來好熱鬧的。記得自己菜單上常常有的一道菜, 就是煮豬肚,簡單,不需要煎炒,故此不油煙。有個朋友吃後,也想自己學著做,跑去大華, 從架子上抄起一盒拎回家煮,煮完才發現買的是豬耳朵:)) 這些年自己教會不去了,小排也不參加了,寫到這裏,竟有幾分懷舊之情。。。
雖然豬肚營養不錯,但是內髒這些東西吃多了不是膽固醇高,就是其他什麽指數會高,因此女兒不在我不買的。這次女兒回家了,借機解禁,買了一大堆豬肝豬肚豬耳朵五花肉豬大排,接下來還準備買豬蹄膀豬舌頭豬尾巴,還有豬心豬腰:)) 搞的好像跟豬有仇似的。
應Oncemm之邀來post兩張豬肚的成品照。昨晚煮了一大個,沒想到拍照,已經吃了一半(基本女兒一個人吃)。今晚還剩下一半,做晚飯時回鍋熱了,切片入盤並拍照。祝Oncemm申肚成功:))
這是從冰箱裏拿出來昨晚剩下的另一半,已經煮熟了的,上麵還泛著白花花的肥油星:
重新回鍋煮開後切片入盤,澆上一些湯汁,如果不夠鹹,另外準備一小碟醬油醋:
現在華人超市買的豬肚基本上都是清洗幹淨了的,如果不放心,可以自己用鹽或麵粉再搓洗幾遍, 如果不想太油, 可以扯掉附在豬肚裏麵那些白白厚厚的像肥油一樣的東西.。
具體步驟如下:
1. 焯水: 將洗淨的豬肚放入清水中,水沒過豬肚,燒開後,將泛著 泡沫的水全部倒掉。這一步主要是將豬肚再清洗一遍。然後豬肚重新放入鍋子,加入料酒、薑片/塊,一小塊冰糖,一個幹辣椒,一兩個八角,如果紅燒就加醬油,白切就等煮到後麵了再加鹽。加水,水大概差不多要沒過豬肚。
2. 大火燒開,改小火,大概煮一個多小時。注意水不要燒幹了,豬肚湯最後要留一點澆在切好的豬肚上。 如果最後水燒幹了,那就加水,如果湯太多了,那就把火重新開大一些。如何檢測豬肚是否軟糯了,拿一隻筷子戳一下,以此判斷豬肚燒軟了沒有。豬肚要燒得軟一些比較好吃。
這是不是零失敗的recipe啊?
我這個方法很簡單,有人也放胡椒粉啊等等的佐料。另外切片後,也可以炒芹菜、青椒紅椒之類的。
哈哈,看到暖冬說你家某人吃的東西比較挑,比較簡單。我家那位也是,說是簡單,其實很挑:D 我家倆小孩也不吃內髒,隻我一個人吃做的興趣就不大了。
祝周末愉快!
不好意思,最初想出這個標題是為了鼓勵Oncemm做,而且我自己確實從來沒有失敗過。當然豬肚最好要新鮮些。謝謝強爺留言!
暖冬寫得真逗,什麽豬耳朵,什麽和豬有仇了,哈哈哈,我的肚皮也快笑破了!暖冬好手藝,點讚!
昨晚睡不好,今早起晚了,現在手忙腳亂的。祝你申肚成功,這樣他就可以常常吃了。我還特意加了兩個字"零失敗":))
暖冬這個貼太及時了,吃啥補啥,在王府笑破肚皮的人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