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說起來就長了,隻能挑一些重點來講,不過還是寫長了。二月上旬的一次電話中,女兒告訴我們,她3月13日要跟朋友一起去加勒比海玩。那時的疫情並沒有蔓延,我們也沒有預見到情況的嚴重性,如果說有顧慮,也隻是在腦海中一閃而過。我記得自己當時高興地對她說,你去玩吧!
然而情況急轉直下,華盛頓州的疫情爆發越來越嚴重,一直居全國榜首,直至最近被紐約超趕。3月4日,女兒告訴我們,她早上起來,組裏的人不約而同地在家上班,她也在家上班。我3月1號買了口罩,3月2號寄出,寄到她公司地址,要3月5號才能到,加上又在Costco網上買了一瓶螺旋藻,也寄到她公司的地址,要等到星期五3/6下午才到,就交代她說,東西到了一起去拿,不要走兩趟。結果她等到3月10日才去取,取的那天坐公交車去的,後來告訴我說,公交車是空的。
像很多在這裏長大的美國孩子一樣,她自然相信CDC, 認為隻有病人才戴口罩,認為這種病毒隻會傳播給年紀大的老人,年輕人得的概率很小。萬一得了,也就像感冒一樣,沒有太大問題。我們對她的這種認識很擔憂,又擔心她3月13日的行程,不停地給她發送一些疫情病毒的信息,結果還遭她嫌棄,好像父母的擔心是多餘的,是在控製她。她谘詢了她學醫的同學,她們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她去旅行的計劃沒有改變。
我思前想後了好幾天,半夜有時睡著睡著會自己醒來,總覺得她不應該去,不能去。眼看行程一天天接近,她沒有退縮的意願,3月11日晚上我打電話,非常明確我們的意見,電話裏最後她答應我不去了,但是我知道她是迫於我的壓力,思想並沒有通。 第二天中午11點半左右,我在公司上班,收到了她打來的電話。我拿起電話走出工作區。講著講著,雙方的情緒都上來,嗓音提高,再留在大樓裏講電話顯然不合適了。我走出大樓,天下著雨,地麵已經開始積水。我在雨中走著。她在電話裏質問我,為什麽她的同事、朋友可以去旅遊,為什麽她不行?為什麽她要聽我的?為什麽別人的爸爸媽媽可以不這麽擔心? 為什麽她想放鬆一下,我不讓她去,為什麽我這麽control她?我把我的顧慮一一講給她聽,講到23歲NBA籃球運動員感染了,講到紐約32歲的醫生助理感染了,情況如何不樂觀,告訴她,不是隻有老年人,年紀輕的照樣會感染。問她,在這種時候冒著這樣的風險去值不值? 一個小時在雨中,我苦口婆心,我忘乎所以,不知不覺,身上的毛衣濕了,腳上的皮鞋也被雨水浸透了。我想掛了電話,可她依然在情緒中。我折身回公司拿了車鑰匙,重又衝出大樓,走進車裏繼續談。雨越下越大,雨水劈裏啪啦打著車窗,就像打在我心上。
應該說,女兒是聽話的,但是我的教育是失敗的。她應該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或是說,應該能很快接受我們的信息和意見。孩子大了,外麵世界的吸引力超過了我們,朋友的意見可以一下子聽進去,而父母的叮嚀就是嘮叨,就是control。我想我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要不是我沒有把她生好,要不就是我沒有把她教好,子不教,父之過,責任都在我。我承認在她成長過程中,我管她太多,雖然她上大學後我也慢慢學會放手,工作了更是如此,但是後遺症一直在。為了這次要不要讓她旅行,我開始也是舉棋不定,想著由著她自己做決定,否則下次她會不會就此徹底剝奪了我的知情權了? 可是情況的嚴重性讓我最後橫下一條心,我寧願她怨我,恨我,也不願她冒著這個風險。或許,每個人都有她的命,我的做法對乎,錯乎?
因為考慮到她所處的周遭環境和其他一些原因,我們提出北上十六七個小時接她回家,一家人一起共渡難關。就像網友"陽光南加"在我前一篇留言處說的,趕緊讓女兒回來吧。不是我們多事,是具體情況讓我們這麽做。女兒又是一番"作",一番"拗",因為是我們讓她取消行程,心裏還是不爽吧。那日,她爸在電話裏說到最後,生氣了,說,你現在是adult了,你自己assess現在的situation, 如果你執意要去,你現在去catch up the flight也來得及。如果你不願意回家,難不成我們會綁你回家? 我們有那麽賤嗎,要開車十六七個小時去接你?
女兒最終答應坐周三晚上的飛機回家。某人竊喜,開始在家整理房間,考慮到三個人白天都要在家上班,還要跟她隔離一陣,我們把最好的主臥讓給她。某人又組裝了一張桌子,台麵上放個小架子,擺上消毒紙、杯子、台燈,一邊忙乎,一邊自言自語到,他這是在"築巢留鳳"。
周一3/16號,北加六個縣lockdown了,周二我們所在的縣也發布了封城令。那一刻,我們開始擔心飛機會不會停飛,機場會不會不讓進出。還好,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反複交代女兒,機場飛機上一定要戴口罩。女兒應允了,全程戴著口罩,後來還告訴我們,在機場看見有人戴口罩,但是飛機上沒有人戴。還好,那趟飛機就十來個乘客。
周三晚上等接她回家已經快11點了。我煮了她愛吃的手打麵和特意去買的活龍蝦,端到樓上房間,遠遠地看著她。她朝我招招手,示意我理她遠一點,又說了兩遍"謝謝媽媽",那兩句"謝謝"是發自內心的。
後記: 看到新聞裏說,這個病毒要消失,一是疫苗的研製使用,二是2/3的人都會感染而產生抗體。或許我今天為此所做的一切是個無用功,每個人都有她/他的命,我顧得了她一時,顧不了她一世,隻能盡人事聽天命。
回家好,非常時期一家人在一起同甘共苦共度難關。暖冬及家人多多保重哦!
大疫當前,一家人在一起,父母放心:)
我非常同意樓下一位網友的觀點,現在每一個人的行動,不再是你個人的行為,而是關係到社區和國家,這絕不是唱什麽高調。我的一位同事每個星期天都會去教堂,上個星期六,她打電話問我,去不去?因為她的一個朋友說要去教堂,說不怕死。我說,不怕死?你自己去死可以,但是你感染了病毒,會拖著多少人去死?會給國家造成多麽重的負擔?
很多東方人怕死,但是很多美國人不怕死,這是這次病毒,亞洲國家普遍比歐美國家控製成功的主要原因。
趁這會兒,多和女兒待待也不錯。
中國都能控製疫情,美國一定能!
中國有人告訴我:你們那邊父母比孩子著急,我們這邊之前是孩子比父母著急,讓他們別出門。
我家女兒在紐約,每天地鐵上下班,加上那裏疫情嚴重,早一點意識到了嚴重性。兒子在加州,隻跟蹤主流媒體,認為我們多慮,健康人戴口罩弊多於利。我個人認為,流行早期,政府和CDC的刻意淡化,誤導了美國民眾,導致疫情擴散。
我兒子借著春假,和同學訂了3月16日的大峽穀自駕遊。我自知人輕言微,加上覺得自駕風險可控,沒有阻攔。好在姐姐警惕性高,勸他放棄。接著疫情持續惡化,其它家長也開始發話。現在兒子在家,本學期餘下的課程改為網課。
這個時候,一家人在一起互相關愛,鼓勵太重要了!
拽,有三個讀音:yè zhuài zhuāi
zhuài,是拉的意思。把她拉回了家。
zhuāi,是用力扔的意思。把她扔到主房,靜思14天。
yè,同“曳”,曳動的心。飄搖的心緒,想想還是覺得爸媽好。
琢磨了一下博文,真的把當媽的感情寫上去了。當然字裏行間也感動了我這些讀者。好的博文,就是能讓人共鳴和感慨的那些。
Cool,真的酷!
美國加油!
怎麽不偏頭痛啊,保重喲!
“她在電話裏質問我,為什麽她的同事、朋友可以去旅遊,為什麽她不行?”
感動,看到這裏淚目了!我家的也是一直和我們倔,天天在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