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5)
2018 (56)
2019 (50)
2021 (45)
2023 (33)
五月中,所在城市的圖書館因要與county的圖書館 transition而關閉三個月,所借的書要在5/31日全部歸還。我戀戀不舍地等到6/1中午才去還清,同時也舒了口氣 -- 我這隻蝸牛這下可以卸下背在背上的書了(由此可見讀書讀報非我所愛也),三個月可以不去讀這些永遠讀不完、一邊讀一邊忘的雜誌,也趁機可以把家中的書讀一讀。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 Anger and Mourning on the American Right是幾個月前在圖書館門口的書架上以25美分買得的。買的時候不知作者何人(隻知back cover上寫著是一名社會學家),不知內容,更不知此書是2016 National finalist for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for Nonfiction。這或許也是我與此書的緣分。
書的作者是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一名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社會學家。她花了五年多時間寫了這本260不到的書,而書後的endnotes卻有50多頁長,采訪的記錄有4690頁之多。五年間,她從北加州,一個以liberal著稱之地,南下路易斯安那州,一個保守右派州。她走訪四十位Tea Party核心支持者,以及二十多名各行各業的居民。基於這些訪談,作者思考整理出一本書,書中的觀點不參雜自己的評判,盡量客觀地還原當地居民的所感所想所思。但這並不妨礙這本書的深度 -- 書中所揭露的現象讓人痛心疾首,所提的問題讓人深思。
路易斯安那州作為全美排名第49州的深紅州是個窮困潦倒之州,總體健康指數排名倒數第一,有著最糟糕的勞工法,惡劣的環境汙染,是個不適宜居住的差州之一。書中描述到,有些地方因石油公司的開采,廢材料不加處理的傾倒,造成環境、河流極度汙染,地麵會因為地下鑽孔斷裂,房屋會因煤氣泄漏被毀,“天空的飛鳥遇經汙染氣體會一頭栽倒”,不少鄰居和親屬因患癌症相繼去世。。。
平均而言,紅州居民的壽命比藍州居民短五年。事實上,路易士安納州(75.7歲)與康涅狄格州(80.8歲)之間的預期壽命壽命差距,相當於美國和尼加拉瓜之間的差距。
然後即便如此,當地居民並不歡迎聯邦的資助和介入,甚至反對EPA(環境保護署),認為政府的法規幹預就如同水泥,隻會讓問題僵化。(Regulation is like cement: you lay it down and it hardens and stays there forever.)
難道路易斯安那州的那些居民會不知道環境汙染給他們的健康帶來的危害嗎?他們是親曆的受害者,麵對環境的加劇惡化,他們其實是矛盾的,即書中反複提到的諸多paradox。他們認為,人類的發展是需要犧牲的,環境汙染是我們為進入資本主義付出的代價(Pollution is the sacrifice we make for capitalism. )“難道你願意回到茅草屋點煤油燈的時代?”(Do you want to go back to life in shacks reading by kerosene?) 他們需要生活,需要工作,需要石油公司的進駐給他們帶來就業機會和富庶的前景。有工作有錢才有做人的尊嚴 (Work had been a passport out of fear poverty and humiliation for her father and others a generation back.)。他們瞧不起不勞而獲吃政府福利的人,崇尚勞動者是光榮的,痛恨那些插隊者-- 比如Obama時期在政治正確的旗幟下,黑人、婦女, 同性戀者等等所賦予的優先權。在他們看來,這些借機插進隊伍裏的,是他們前進路上的攔路虎,阻礙著他們去實現美國夢,他們是不值得同情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裏,白人自覺被邊緣化,至少文化上已經被邊緣化,成為在大眾眼裏四麵楚歌的少數裔。在這塊他們和他們的祖先生生不息的土地上,他們自己成了陌生人。
川普的出現讓他們看到希望,看到轉機。他們把川普當作是圖騰(totem), 一種可以讓信徒聚集朝拜,互相取暖互相鼓勵的精神力量。他們希望美國再次強大,白人的地位(white supremacy)重新回歸。或許,川普給他們提供的是一種情緒價值,一種emotional self- interest,一個讓他們在群情激昂中看到希望的領袖。
這也是他們堅定不移抵製民主黨,支持共和黨的原因,哪怕他們的支持者最後提供給他們的政策或許仍然隻夠他們苟且地活著-- 繼續低薪工作,河流土地繼續被汙染,他們的子孫後代繼續接受劣質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概念,叫同理心之牆 (empathy wall)。作者認為是人與人之間的這樣一堵牆阻礙我們去深入理解他人,讓我們對那些持有不同信仰或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的人表現出冷淡甚至敵意情緒。如果我們能跨越這堵牆,設身處地替他們想,從他們的視角看問題,或許能增進理解,消除障礙。而作者自己,一個來自最liberal環境的社會學家就是在爬越這樣一堵牆。她走進他們的生活,試著去了解他們故事背後的深層含義(deep story),以及他們的憤怒和悲哀。
有意思的是,此書寫於2016年,寫在川普擔任總統前。九年後,在川普再次被當選總統的今天讀此書,意義深遠。
麥子這裏說得好,我想澳洲也有這樣的情況吧,真正的原住民是非常弱勢的群體,沒有發聲的機會,屬於自生自滅的那麽一群人,沒有什麽人關注。這世界的法則還是叢林法則吧,我想。麥子做過記者,犀利地看到本質。還是希望我們生活的地方/國家/世界越來越美好吧!謝謝麥子臨帖!
“在這塊他們和他們的祖先生生不息的土地上,他們自己成了陌生人。”白人專注於自己在社會變遷中的失落,但我記得印第安人是路州的原住民,從這個角度講,他們才是從這片土地被趕走、被遺忘的一群人,這一點和澳洲原住民的情況類似。“同理心之牆”很有啟發,跨越立場差異,多些理解和同情。謝謝暖冬讀書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這本書得獎一定有其原因,其實人與人不就是求同存異嗎,隻要本質好,善良,在一個地球上,可不要相互尊重理解和接納呢。謝謝菲兒臨帖,七月好!
暖冬的書評寫得非常棒,有警世作用。這本書在今天高度分裂的政治環境中,提供了一個少見的“傾聽”範式:不急於判斷,嚐試真正理解。暖冬最後一段尤其寫得好。另外我覺得無論是什麽政治傾向,或是哪個派的,人性的善良也很重要。。。。。
這本書的話題很大,也沒有答案,也似乎不太可能有答案,現在的很多事我們普通百姓看不明白的,能有一份理解就不錯。
我們都在呢,我今年博文寫得少,菲兒亮媽她們依然很勤快!
聞香七月好!
好久不見,看來四季變化,老朋友依舊。
我想歐洲也有很多問題,老牌的帝國衰落,移民湧入,不過我們普通老百姓做不了什麽,過好自己的日子便好。謝謝輝蘑菇的留言,喜歡!周末快樂!
謝謝暖冬分享,我對這個世界的未來是悲觀的,盡管這並不意味著我的生活態度悲觀,“增進理解,消除障礙”,前者也許可以,後者很難,因為有各自的利益,而資源和機會都是有限的。
問好暖冬,周末愉快!
這本書更多的是羅列事實,大量采訪後了解的事實,包括很多環境汙染的嚴重性各個細節。作者沒有做很多深層的分析,所以光讀這本書很難找到什麽答案。
不可否認民主黨的很多極左政策帶來很多弊端,希望美國能夠再次強大,但是我想製造業是回不來了的,很多事情實施起來並不是那麽容易。
謝謝等等臨帖,給我寫這麽多!周末愉快!
你這個“一麵鏡子”的說法很有啟發,謝謝你留言!
謝謝暖冬用心寫作好分享!周五愉快。
悲哀的是,所有人都痛恨牆對麵的人。殊不知,那就是自己。
我對我們下一代的未來不那麽樂觀呢,AI的發展讓人看不清前景,我的主張就是趁現在有工作能賺錢,趕緊積累點財富,這樣如果哪一天沒工作了,總有口飯吃:)
謝謝主流臨帖和留言!讓我們共祝願世界美好,未來可期!
對於我們這些華裔家庭,小孩的生存能力至關重要,要不然,即使家庭相對富裕,也有可能在貨幣貶值或金融市場上迅速墜落,淪為窮人。
不僅在美國,在歐洲也存在大量移民湧入,白人被邊緣化的問題呢。從白人的角度,我也能empathize他們:)謝謝Joyce臨帖留言!
你博文提到白人,現在西裔人非常多,他們生的孩子也多~~
京妞自己伯克利畢業,應該更能了解在伯克利這種那麽自由的環境下生活,作者能做到不偏不倚,實屬不易。你不說,我都沒有想到是政府資助的。也是,國家需要這樣的研究,讓兩黨的divide 變得narrow,而非widen.京妞說的是,政局不穩定,世界需要empathy。謝謝京妞臨帖留言!
empathy wall 的提法很深刻。 現在感覺 WALL 是越來越高了。 就連美國會的兩黨都互相壁壘很高,現在世界各處都看到這種惡性循環,直至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