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四月中旬回家,我正在讀Amy Tan的小說 Joy Luck club。女兒在家裏隻呆了四天,臨走時告訴我,她從西雅圖圖書館網上幫我借了Kevin Kwan的第二本小說 China Rich Girlfriend, 電子版的,已經loan在我iPad的Kindle裏了, 書的期限是三個星期。
她走後,我很抓緊地讀完了Joy Luck Club,接著又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讀完了China Rich Girlfriend。 讀完後,不禁在想,Joy Luck Club裏描述的母女衝突有沒有發生在我身上?女兒為什麽這麽喜歡Kevin Kwan的電影和小說,不僅拉著我們去看他的電影 Crazy Rich Asians,還買了他的三本小說,自己讀完又推薦我看,還主動幫我借。我剛剛讀完第二本,她又告訴我, 三部曲的第三本小說她已經在圖書館排上隊了。
跟Joy Luck Club小說裏的那一代飄洋過海的移民母親一樣,我們這代父母對孩子的成長灌注了太多的心血,寄托了很多的希望。希望他們成才,希望他們成功, 希望他們進好學校,希望他們出人頭地,希望他們幸福。 跟許多家長一樣,我也送女兒學這學那,其中鋼琴,一學就是十年。 上初中高中後,得知美國考大學繁雜的花樣精後, 又隨波逐流地送孩子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去比賽,去拿獎,而最終她還是與藤校失之交臂,無緣他們的光環和名聲。 如今,她已經工作了,這一切都已經不再重要。
歲月不會回頭,而人又喜歡回首歲月。如果說在培養孩子身上有做的不好、值得商榷之處的話, 那推她學琴可能首當其衝。在高中最緊張的前三年裏,我硬是推著她考完最後的Panel。我聽信老師說的,她有天賦,讓她去參加比賽,去考級,以為這個可以幫她申請到好大學。Panel級的鋼琴對業餘學習者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等同於十幾級的測試, 長長的五首曲子要彈熟練,要背下來。而高二高三又是她功課最忙,最拚命的時候。 所以她一考完Panel, 就再也不碰鋼琴。 這些年的荒蕪,估計現在她連五級的內容都彈不下來。 某種程度上,十年的時間、花的錢基本打水漂了。如果說學琴是一種素養的培養,那完全沒有必要推到Panel, 如果真如鋼琴老師說的,她有天賦, 她也隻是有點小天賦,她的這點天賦不足以讓她在鋼琴上有所造詣。最關鍵的是她自己不喜歡這麽枯燥地反複彈、反複練一首曲子。 人生最寶貴的是時間,我想她的時間沒有花在刀刃上。回頭看,與其讓她練琴,不如讓她多認幾個中文字。
2010年的夏天,她剛上高一,我帶她回國去上海看世博會,隨後又帶她去了一趟北京。那一個夏日清晨,母女倆早早端著小板凳排隊,在世博會大門放閘的一刹那,兩人百米衝刺跑在世博會長長的過道上,想擠進洪流,拿票,看最熱門的展館。接著兩人北上,走在夏日炎炎的北京大街,吃著無數根兩塊錢的老冰棍,去看北海荷花,去走頤和園長廊,還有故宮、長城、圓明園,鳥巢等等。 那一年照片中的她是那麽漂亮,那麽青春靚麗,笑得那麽開心,那麽甜美。 十五歲的花季隻開一次,她的笑容也隨之定格在無數張照片中。就為這笑顏,這趟回國之行也值了。
在北京地鐵裏,她拿著一份中文報紙,央求我教她讀報,曾經一個在家讓她學點中文如拔牙那麽困難的人,主動要求學中文,因為上海北京給她的衝擊讓她有了動力。也在那一年夏天,看著黃埔江邊成群花枝招展,身著漂亮裙裝的上海姑娘,那個在家一直牛仔T恤的她,第二天居然也穿上了裙子,而且從此不排斥裙子。我想,那個夏天留給她的一定不止這些。 出現在小說Rich China Girlfriend裏的上海, 一定喚起了她記憶中的黃浦江,記憶中的摩天大樓,記憶中的東方巴黎, 一個她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考大學的結果放榜後,她無緣於自己最心儀的學校。看著她難過,我曾自責過。 我哪裏做的不夠,是不是在別的家長送孩子去做義工,去夏令營,去參加花樣百出的活動時,我不應該帶她回國遊玩,浪費了一個黃金假期? 可再回頭, 那一年夏天帶她回國卻又是我做的最對的一件事: 十五歲那一個開心的夏天刻在了她的記憶裏; 中國的文化、風土人情和發展中的繁榮,像種子一樣播在她的心裏,讓她今天處在這個日趨全球化的時代,能欣然接受不同文化,認同存在於美國本土之外的世界,會對Kevin Kwan的電影、小說所描繪的似曾相識的亞洲繁榮產生新奇和興趣。
作為移民,不是我們不願意融入這個社會,而是這個社會,有時還是以人種區分。他們作為第一代移民,固然已經沒有語言文化上的障礙,但是他們照樣會碰見不友好的事件,不友好的同事,對她說出類似Go Back to China的話語。作為半個香蕉人,她願意與父母分享我們這代人更熟悉的文化,願意去更深入了解,是一件好事。而作為一位母親,我很慶幸我那年帶她踏上那塊土地,讓她親眼見到北京首都,見到上海魔都,目睹中國的變化,而這一切在八九年後的今天,為她在讀別人描寫中國大都市的作品時奠定了基礎,讓她有了感官上的認識和體會。
十年的鋼琴讓她最後棄之如敝,而一次中國之行則讓她愛上兩座城,其中的利弊不言而喻。
(注:在把文章貼在博客之前,微信發給女兒看,讓她讀了讀,順便問她,為什麽推薦我讀Kevin Kwan的小說,微信截圖存留在下麵)。
你的女兒很優秀,中文也很好,羨慕!我家孩子聽說沒問題,讀寫不夠格。
是的,有時候就是物極必反,你女兒或許是因為有點遺憾說這話,真正讓她學又不一定會喜歡。其實人就是個矛盾體,任何時候。所以你說的對,再讓我們帶孩子,一樣會犯錯,一樣會遺憾,一樣會顧此失彼。再次感謝。祝歸舟妹妹新周好!
養孩子當時很難知道對錯正誤,回頭也不一定能看準,哪怕有兩個孩子。我女兒我沒有逼她彈琴,她喜歡畫畫就一直讓她畫。現在她也不畫了,回頭說要是會點樂器就好了:-(
俺家的,在她兩年級時我就放棄硬推了,而采用花錢引導:隻要她報名學校的club,就獎勵;隻要報名參加比賽或演出,就獎勵;上台鞠個躬,報一下自己的名字和曲目,也有獎勵;得了好成績有獎勵……
結果,她越來越來勁兒了,不管喜歡不喜歡全參加了,連她自己都知道不可能好的數學比賽也去了……
每星期6,她都會給我一張單子,告訴我這周應該獎勵她多少……無奈之下,本土豆不得不決定收她飯費,減少赤字,但即便如此,還是民進國退啊,明年一定加收房租!!! :(((
孩子們長大了,我們都在反省自己。我兒子上大學的時候,沒有這麽多中國孩子,一切都太容易了。所以他不知道珍惜。
如果我再有個孩子,第一我就要教會Ta吃苦,第二我就要讓Ta承受挫折。
但是所幸的是我們都有一個好孩子。
你帶女兒的中國遊真是值得。我正在給全家續護照呢,能記一輩子的美好,我們得去創造。
說的可能不對。但挺喜歡讀你文章,和你交流的。
我兒子會說中文。剛開始把我寫的文章送他讀讀,他還用提建議,用英文寫作思維。後來他告訴我,他需要時間慢慢讀因為好些字不熟悉。
當媽媽的總是不停地對兒女擔心。,聽你訴說,感覺你家孩子已經學了很多了,還在是否感興趣吧,感興趣就願意學了。我們家孩子現在還不會說中文,給她報了個中文班,那時她才五歲,老師用英語教中文,她還算湊合,幾個月學寫了從一到十的漢字,嗬嗬,收效甚微吧,後來換了老師,是用中文教中文,孩子根本聽不懂,就不去了。我在想等她到十歲了,再讓她去學也不晚,這幾年還是在家教她說中文吧,這樣才有好基礎去學寫中文啊。
我家女兒學琴的情況差不多,該考的級都考了。考過後就不願意再摸鋼琴了,連愛好都沒有培養起來。現在回顧一下挺後悔的,一直知道她不喜歡,早點停了多好。對於脾氣強的孩子,興趣似乎是培養不起來的。
到我家兒子的時候,看他沒有興趣,早早就放棄了。
我很後悔,在花季的年齡,象你女兒那年齡的時候,幾乎沒有留下什麽照片,也沒什麽快樂而言,真是白活了。青春年少時的快樂與感悟,還有美麗的倩影,會是受益終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