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亦非


心怡之處便是美之所在,尤喜寂寥之美……
正文

機器智能 11. 共築:群體智慧的構築 (轉)

(2023-02-13 12:54:09) 下一個

共築:群體智慧的構築

讀到這裏相信有一些讀者會有一個疑問,如至今介紹的智能活動機製(條件反射、延遲判斷、過程反饋)獲得智慧的假說都是正確的話,這樣的過程都是屬於自然演化的過程,都是非常緩慢的,尤其是最後介紹的過程反饋,更是強調個體知識的獲得是靠教化及實踐後的悟道來獲得的,這是一個既漫長又不確定的過程。有人甚至認為這樣的獲得智慧的概率會比讓一個猴子終身亂敲打鍵盤,最終撞大運敲打出一篇有意義的宏篇大論的概率還要低,可是人類近幾千年來的智慧發展似乎是日新月異,迅猛發展,這好像完全不符合事實,並以此來嘲笑智能的自然演化學說。應該講如果我們認為智能演化隻是一個猴子的事的話,那確實如此,要進化出如今人類的智能,其概率幾乎為零,但問題是世界上的猴子遠不止一個,而且其中的一族恰恰發展出了“智能”語言,這樣使得智能的演化不僅僅是一個猴子單獨的演化,而是變成了一群“猴子”群體性的 -- “協同演化”。

在這裏我們對協同演化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當群體中的某一個個體偶然地發現了一個新知識點,然後通過語言漸漸地被群體中的其它成員所接受,當大家在實踐中發現這個知識點是可再現,可驗證之後,就會使得這個知識點成為群體智慧的一部分,並得到更廣泛的傳播,而接受了群體智慧的個體,就不需要從頭開始悟道了,而是在群體智慧的基礎上再進行實踐與悟道。這樣的結果,使得群體智慧的協同演化不但能使獲得知識的基數(個體數)不斷增加,同時由於悟道的基礎永遠是在最新的群體智慧平台上進行的,這還使得發現知識的基礎(平台)也能不斷提升。這樣智慧積累速度的提高不僅是倍數的提高,更是指數級的提高。也就是所謂的相乘效應 (Multiplier Effect),這樣的相乘效應再加以時日,會使任何一種微乎其微的概率提升到必然發生。

其實群體演化對演化速度的加快作用還不僅僅體現在相乘效應上。當群體智慧以相乘效應的速度增加時,個體對群體智慧的掌握也存在這一種叫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的情形。就是越是智能水平(自適應、自組織)能力高的個體獲得的群體智慧就越多,越容易生存下來,而不能跟上群體智慧發展速度的個體連同他們的DNA會被一起淘汰出局。說到DNA,它既是生命的密碼,其中也蘊含著智能的密碼,個體智能機製就是靠這一些密碼,遺傳給自己的後輩的。而DNA既然是密碼,也就意味著DNA本身也是一種高度結構化的信息,也是智慧的一種表現。而這個智慧信息的組成看似是由我們個體生理生成的,但其實並非如此,能生存遺傳DNA的個體,本身就是被群體智慧依靠優勝劣汰篩選出來的結果。在協同演化的係統中它其實是由更高層次的群體智慧在演化過程中“抉擇”挑選出來的結果。再往高一層來看,人類的生存本身也是更高一層次的群體智慧 -- 大自然所蘊含的大智慧“抉擇”挑選出來的結果。

群體智慧的協同演化就是這樣一種機製,它一邊協同各個個體一起演化,一邊又通過對參與者的優勝劣汰,將構建智慧的能力不斷篩選、提升,然後代代相傳。智慧的演化之路就是這樣波瀾壯闊地展開著。

篇外:
現今,我們個體離開了人類群體智慧,已經完全無法獨立地構建概念、表達思想,甚至進行思考,個體智慧已經徹底地演變為了群體智慧下的“小聰明”了。因為哪怕個體獲得了的信息間的關聯關係既知識,最初也隻能記錄在他自己的大腦中,如沒有轉化成語言傳播出去,並被大眾驗證與接受,形成共同的群體概念,成為群體智慧一部分的話,那麽再聰明的想法與發現,也僅僅是小聰明式的個體智慧。隨著他的肉體(神經網絡)消亡也就灰飛煙滅了。也就是說我們個體智慧隻是整體智慧的一個子集,我們個體智慧的作用也僅僅是為了補充和完善人類的整體智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