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亦非


心怡之處便是美之所在,尤喜寂寥之美……
正文

機器智能 3. 知識:概念的有機連接(轉)

(2023-02-13 10:11:54) 下一個

知識:概念的有機連接

上一篇提到概念是信息在大腦中的映射,而這個映射的結果,其實就是將原始信息與概念信息關連了起來,產生了表征事物的效果。

其實信息間的關聯不僅僅表現在對外部信息的認知過程中,同時在信息匯聚到大腦中樞神經形成概念之後,經過思考概念與概念之間也會建立起大量的連接。經腦科學研究發現在大腦中樞神經表達概念的神經元之間存在著大量的橫跨概念的中間神經元,這一些中間神經元使得概念之間建立起了聯係。如果接受到外部信息後,僅僅在大腦中得出概念,而沒有概念間的中間神經元的連接的話,那我們對信息處理就隻能停留在了認識概念上了,而並不能做出後續的判斷,以及采取適當的反應。而正是由於這一些中間神經元的存在,當我們根據外部信息得到某一概念時,能順著這一些中間神經元的連接引導,做出一些判斷,並根據需要進一步做出必要的反應。當中間神經元連接的概念之間反複出現“或然/必然”的相關性時,相應的中間神經元就會在多次的“或然/必然”刺激下固定下來,從而構成後續我們做出判斷的依據 -- 知識。

這裏用概念間的“或然/必然”的聯係來定義“知識”(我一般用“有機連接”來指代這裏的“或然/必然”的聯係),可能接受過係統西方哲學教育(洗腦)的人看來,是有缺陷的。因為在他們的教科書中,概念的連接隻能構成“命題”而非“知識”。在西方哲學中知識是指:可證實的真的信念,即所謂的 JTB(Justified True Belief)命題,有人將之簡稱為“真理和信念”。但是問題是怎麽才能證明某一個命題是“真”的呢?在主客觀分離的西方,這個問題爭論了幾百年都沒有結果,主要的代表理論有之前提到過的“經驗論”、“唯理論”、“懷疑論”它們的代表人物都從各自理論出發提出了獲得“真”的命題的方法,但遺憾的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完全站得住腳的,每一種獲得“真”的命題的方法都有不能自洽的重大缺陷,都被其他學派所詬病,這使得西方哲學在什麽是“知識”,怎樣獲得“知識”問題上進入了一個死胡同。而近代的分析哲學者們甚至直接宣稱他們的哲學已經放棄了對“真知”的追求了,他們將關注點放在了“語音轉向”上了。

而如果認識到概念本身就是物質世界在大腦中的映射與表達,那麽那怕這樣的映射有時會因樣本不夠充分、全麵,或在映射的過程有偏差,而沒有完全“正確”地反映外部世界的全部事實,但至少我們人腦中的概念本身就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世界真實的反映。當這一些概念經我們的觀察反複確認後在大腦神經中建立起來了“或然/必然”的連接時,這一些連接一定部分地反映了世界的真實,這樣的連接雖然永遠達不到西方哲學中的所謂“JTB知識”標準(在下一個係列中我會說明西方哲學中的“JTB知識”是一種臆想,世上本不存在),但它卻是我們每個人能夠感知到的自然萬物間的真實聯係,是大腦進行智能活動的依據,是我們可以依靠的知識。

篇外;
很多人都會羨慕西方哲學中的認識論為什麽那麽“百花爭豔”。這是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裏主客觀是分離的,所以存在著主觀怎樣認知客觀世界的問題,這就造就了認識論的發達。在西方,怎樣檢驗一個主觀的認知是符合客觀現實的真實,既是一個大問題,同時又是一個永遠也無法證實的超現實問題。既然是超現實的,所以人人都可以來說三道四幾句,這造就了西方哲學表麵的繁盛,而內在卻是虛幻的。例如,休謨的“懷疑論”否定理性知識的客觀性,否定一切因果關係,雖然表麵上來看促成了對“唯理性主義”的反思,但其實完全找錯了靶心,唯理論的命門並不在於理性知識是否可信,而是在理性知識的不可擴張性(下一篇會著重說明)。懷疑論者在主客觀分離的前提下,得出了主觀對客觀世界的描述都是不可靠,不可信的。按照這一理論一切都不可知,連人的存在都是不可知的,這使得認識論最終變成了不可知論了,這看上去爭論得激烈而精彩,其實是多麽荒誕的一幕。而在我們東方,主客觀原本就是一體的,感覺感知的就是客觀的世界,獲得的就是世界的真實(有關錯覺的問題,其實絕大多數不是感知錯誤造成的,而是神經網絡在處理感知時的抉擇錯誤產生的,歸根到底是自身的知識的不足造成的),外部世界是可以被真實感知的,這使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問題就僅剩如何“感知”了,最終到了明代王陽明提出的認識方法論簡單而實用,那就是“知行合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