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亦非


心怡之處便是美之所在,尤喜寂寥之美……
正文

機器智能 1. 信息:物質結構的對外呈現 (轉)

(2023-02-12 21:26:31) 下一個

信息:物質結構的對外呈現

要討論人工智能,我們首先要認知智慧的基石 -- 信息。

但信息卻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我們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接觸它,但是至今為止在理論上卻很難定義它,甚至信息是屬於物質的,還是屬於意識的這在哲學上都是一個大問題。這使得對信息本質的認識與定義非常困難,許多人都從不同的角度去定義信息,至今沒有統一的認識。但要想從根本上理解智慧,又不得不透徹地理解信息,我在過往的文章中反複嚐試著說明信息是什麽,讀過我以往文章的人,可能知道我給信息下的定義是:“信息是事物對外呈現自身結構的一種屬性”,並通過定量的分析得出,任何“物”所擁有的信息的量與它承載的“質”的量呈現出線性相關關係,而我們已經知道事物的質量與能量在量上也是呈現線性相關關係,也就是說這三者都是線性相關的,在我看來信息與質量、能量一樣,都是“物”的根本屬性,其中的質量與能量代表了物質的“質料”,而信息代表了物質的“形式" ,事物就是“質料”與“形式”的有機統一體。

正因為信息是伴隨著物質的一種根本屬性,所以隻要有物質就會有信息,如果說物質無處不在,那麽信息作為它的對外呈現也是無處不在的,如果說萬物都會互相作用,那麽信息也在相互作用著(其實物的相互作用就是物的對外呈現 -- 信息的相互作用),通過這樣的相互作用,信息可以被重構(處理),而重構(處理)的結果就使得承載信息的載體--“物”的結構也發生變化,甚至隨之而產生新的物質。讀到這裏我相信有聰明的讀者自然會問,讀你寫的文章也會引起思考,也算做信息處理與作用吧,那麽這樣的信息作用又改變了何種“物質”了呢?我的答案是:是的。通過閱讀,你一定接受到了我發出的信息,我的這一些信息一定會部分地刺激到了您的腦神經網絡,部分地重塑了您的大腦(大腦對外部信息的處理機製會在後續篇幅中簡單予以介紹的),雖然這一些改變可能微不足道,但您的大腦卻會在無數次這樣微不足道的信息刺激下逐步被塑造得越來越聰明,這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信息是物質結構的呈現,信息的相互作用就能重塑承載這些信息的載體,這就是智慧能夠形成的最基本機理,

顯然上述對信息的解釋有一點晦澀難懂,但也不必擔心一時還沒有讀懂,本係列的目的就是想帶領大家慢慢理解這一些概念,在接下來的篇幅中還將邊引入相關的引申概念,同時邊循序漸進地繼續解說這一些概念,加深大家對信息的理解。最終在此基礎上讓大家了解智慧的實質及智能活動的形式與形態,從而說明為什麽機器智能是可能的,同時也將指出機器智能所麵臨的邊界。本係列並不是從算法層麵來解釋機器智能的,在我看來純粹的邏輯算法研究僅僅是停留在方法論層麵上探究,雖然這也很重要、具有實際應用的意義,但要正真理解機器智能,還是應該在哲理層麵來與智慧對話,與智能同行。

篇外:
大家可能也會發現本篇中介紹信息概念時,使用了一些哲學上的概念例如:物質的“形式”與“質料”,這隱隱約約地顯示本係列的部分討論內容將與哲學有關。事實確實如此,要理解智慧,其實原本就離不開哲學,這是因為哲學本來就是研究與探討智慧的學說,但西方哲學由於受到宗教,意識形態的影響,最終困頓於物質與意識的分離,從而使得西方哲學從探討自然與智慧是什麽的問題,變成了人的意識是怎麽認識與之分離的物質的問題了,後期的西方哲學更是變成了唯物與唯心的爭執。變成了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應該是依賴“經驗(論)”的、還是純粹“唯理(論)”的,還是徹底“懷疑(論)”的執拗之中,這樣的結果使得哲學遠離了現實。而其實實哲學作為研究智慧的學說,哲學的思維方式(抽象、思辨、自洽的思維)還是非常有助於我們對智慧的理解的,我計劃在下一係列裏,通過介紹與批判哲學,來進一步解釋本係列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何偉傑(愛忘記)所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