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亦非


心怡之處便是美之所在,尤喜寂寥之美……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用正念吃飯

(2016-09-16 00:33:04) 下一個

 

 

        看過一部根據日本著名漫畫家水木茂的夫人武良布枝的自傳著作而改編的電視劇“鬼太郎之妻”,故事開頭特別好玩,茂在雙方父母的安排下去布枝家相親,臨行前茂的媽媽關照茂,要是對女方不鍾意就不要喝最後的那道味增湯,要是鍾意的話就把湯喝了,媽媽會視情況而行事。誰料相親當天布枝家的飯菜特別可口,吃著吃著茂竟然忘了媽媽的關照一口氣喝下了兩碗味增湯,老太太一看兒子喝了兩碗湯,心想這還得了,這是非布枝不娶的架勢啊,趕忙當場就把茂和布枝的婚事給定了。事後麵對一臉不安的女兒,布枝的父親寬慰女兒說,爸爸答應這樁婚事可不是急著把大齡的女兒打發出去,而是看到茂在飯桌前認真而又享受吃飯態度,認定茂會是一個認真生活的人,所以才會把心愛的女兒托付給他的。說這話的時候布枝的父親滿臉的誠懇和自信。此時電視機前的我張大了嘴巴好久都沒合攏,不會吧,吃飯態度就能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態度,這也太以小見大了吧。

          第一次聽說雖然驚訝,但是對這種以小見大的本領還是佩服得不行,隔天晚上飯桌前我便開始不動聲色地對桌前兩人進行了觀察,還好這兩人吃飯態度倒還算端正認真,隻是爸爸吃飯響動稍微大些(婆婆大人的教育稍有缺失),女兒還好稍微有些偏食,哪天也得教育教育。不對啊,今天的飯菜俱香不說明問題,要是哪天飯菜不那麽可口了,他們的吃飯態度還會如此端正認真嗎,改天我得再繼續觀察。 一改天也就把這麽重要的吃飯態度(不對,應該是人生態度)的事給忘了。

         最近得空看了一行禪師的《正念的奇跡》一書,此書本身被好多名人奉為改變他們人生的奇跡。書中提到了用正念對待生活中的每件事,就好比吃飯,洗碗,好比行住坐臥。

書中所定義的正念就是當下的照覺.

書中說:

              吃飯就是吃飯,上廁所就是上廁所。

  但,我們就是喜歡吃飯聊天、上廁所看報紙。

  於是,我們錯過了正念的奇蹟……

  

  什麼是正念?正念就是保持覺照,清清楚楚地覺察當下的存在狀態,也就是走路時,走路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覺知自己在走路;剝橘子時,剝橘子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覺知自己在剝橘子;洗碗時,洗碗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覺知自己在洗碗

 

          由是又想起了吃飯態度這個大問題,我這個人向來覺悟甚低,但最起碼的自省態度還是有的。以正念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家吃飯態度最不端正的那個人好像不是那兩個無端端被觀察的無辜爸爸和女兒,而恰是那個不好好吃飯卻拿著冷眼看人吃飯,評估人吃飯態度的媽媽。何為知行合一,就是認知與行動相統一,吃飯的時候要知道是在吃飯,犯錯誤後要認識到自己犯錯誤並及時改正,這才叫知行合一,我要來做一個表率,做一個榜樣,今晚我就要用正念來吃晚飯。突然想起不久前看到一篇報道,說一群愛好功夫的小學生暑期參加夏令營去少林寺體驗生活,吃飯時被告知不可以說話,本以為寺廟裏清規戒律就是多,卻原來這清規戒律背後還深藏著正念的道理。

        晚上吃飯時,我端坐飯桌旁,舉手投箸優雅而專注,細細咀嚼慢慢吞咽。平日裏為了健康勉強吞咽下肚的苦瓜,原來這麽苦啊,沒事,我告訴自己這種味覺就叫作苦,原來苦味過後口腔裏會有清爽的感覺。我繼續著用正念吃飯,女兒投來奇怪的目光,我用正念的目光無聲地告訴她媽媽正在用正念吃飯,女兒無趣地把目光移回自己的飯菜。老公倒是識趣,不來添煩,隻是吃飯的動靜絲毫也沒有因為老婆的正念而有所改變。也罷,我及時地提醒自己用正念,我正在吃飯,我細心地體味飯菜的味道,體味當下的幸福。一餐飯下來效果非常不錯,消滅掉的苦瓜比平時多兩倍都不止,飯後照例跟老公出去溜狗,把用正念吃了這頓晚飯的感想作了一個總結匯報。老公沒像往常那樣對我的壯舉大潑冷水,隻是不置可否地沉默,原來他一直嫌我囉嗦,想趁機得個清閑啊。

         回家後我陷入了沉思,我這個用正念吃飯的壯舉是否還要堅持,堅持呢好像要被某些人得利,不堅持呢又顯得自己覺悟太低,我痛苦猶疑,於是我又靜下心來研讀《正念的奇跡》,於是我發現了奇跡。所謂正念就是保持當下的照覺,哪怕我吃飯不專心,隻要我照覺了我的分心,且不說這份分心並沒有給我當下的幸福感增添多少負麵影響,就單憑我的這份照覺,按定義把它視作正念也是合情合理的呀。

         接下來的日子,我吃飯時照舊雲淡風輕,談笑風生,無視女兒老公投來的不屑目光,嘿嘿,不知道吧,我現在不光是在用正念吃飯,我還是在用正念和你們說話,用正念交流感情,用正念建設家庭。

    哈哈,《正念的奇跡》這本書太棒了,建議大家都去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