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Paleink
複活節放假的第一天,去租了三盤DVD。Gone with wind(飄), Life is beautiful(美麗人生), 還有
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圖不眠夜)。無聲的,今日第一愁,是Sleepless in Seattle走過,塵封的畫
麵偷偷穿過沉沉久久的歲
月,從遠處悄悄遊過來, 我仿佛聞到了大學生活的氣息,想起很多年前,學校的電影院裏有我,我的眼瞳曾
在那裏流動。曾經多少真情流露,愛與痛的青澀在逝水年華裏漾過水波。
秋日的陽光起身,從風的麵紗落地,繽紛。
畫麵停頓在Life is beautiful最後一幕, 一卷又一卷的幕布垂落,第二愁有想飛的念頭。一瞬間,不由想起無數老朋友
想起當年曾經熟悉的感情和反反覆覆的鏡頭,繞著一屋匯攏的金色,漫漫無邊際滲入年少敏感而又勇敢的天性。未知中,
孩童已屈從如今理性的青年,未解中接受塵世的安排。
今日我安靜地獨坐在這裏,伸手卻碰觸到生¾ 充滿整個房間,電影帶我回到過去,我錯以為我在中國。在這異鄉初秋
的戲裏相會。
丟失的魂在Gone with wind睡去,重重覆覆,夢的腳印走來走去,徘徊縈回。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我四海雲遊。
也許是幾日沒遊泳的緣故,也許是停不住的緣由,也許是好久不生病了。第二日的清晨醒來,夢仍抱著我生
冷汗,頭有些痛,腳步移不動,方知是發燒了。咽下幾片藥,一個小時後,睡意又緩緩在頭頂盤旋,睡眠漸
漸統領了慢慢墜下的意誌。日影駛過
。。。。。
溫柔的陽光輕輕地掛上窗簾,不覺又一個清晨悄然而來。想起了放在blog裏的承諾,坐下來,我的手指開始
在鍵盤裏移動流轉。思緒點點飄繞,無休無止,卻又千頭萬緒
。。。。。
初醒,漫過瓣瓣[心言]:淡淡地隨他,心痛地掂量著現世,洶湧的心房走過昨日,今日,在對中國傳統文化批
判的思索裏遊動,留給明日緊迫的呼籲;[和尚]的腳步飄得更遠,一直飄到遙遠的五千年前,[文化]沿著[文明]
的迷芒,去找中國哲學完美的理想;[莊冬]激進活躍的思考;
[化學鍵]還在為馬克思生產方式曆史發展決定論灑墨,疑真理矣。我莞爾。絲絲茫然微笑。
我想起馬克思曾經的預言,[資本的自由競爭,將會導致壟斷,結果是資本和財富愈來愈集中在一小部分壟斷資
本家手中,大量中小資產家破產,社會將形成兩極對立:一方麵是極少數富豪,另一方麵是一貧如洗的無產階
級]。
然而,事實上,壟斷並不是那麽極端,中小企業仍然大量存在,同時,另一個新的中產階級¾ 科學家,技術人
員越來越多。隨之而來,階級鬥爭的尖銳化的預言也落空了。
‘[工業製度] –產生於 - [近代科學] – 是由[伽利略的工作所引發的] – 伽利略的發現因[歸於哥白尼]- [哥白尼又
是文藝複興的產物]。。。(Russell, B,1995)
科學[文明]的正與負:科學就像是肉體,從事實問題出發,研究人們所認識的問題。科學偏物質的實際效力,
使它的社會重要性大於文化藝術。[科學不僅給人類控製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且也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方式,經濟組織形式和政府機能,它甚至能改變人的家庭生活乃至人本身。人類未來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依
賴於科學的發展以及人類如何使用和控製科學的巨大力量。] (Russell, B,1995)
中國傳統的事實問題(世界是什麽)和倫理問題(應改做什麽)是糾纏一起。即前一個問題的斷定是由後一個
問題推斷出來的。這個原則是和近代西方以科學方法為主的分析學說的研究方法不同的。
科學賦予人類控製自然的極大能力。也使一部分人控製另一部分人的權力大大增加。科技發達的時代,隻有提
倡新道德,使我們珍視曆史遺留給我們的文化和美學價值,科學才不會被利用來危害人類.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結晶和紐帶,文化修養是拒絕做西方機械文明的基礎,是人生的怡養(nourish)。但是它們
無名的命運很脆弱。
疾馳不停的[文明],忘了遙遠的回憶裏有[文化]的牽掛,他遺忘了她這位朝夕相處的‘往昔’。文化漸弱,在流
水歲月裏漸隱。
科學,觸不到文學含柔的soul。。。。。。
隨著幾個月的中文寫作探索,技巧,思維的練習,感覺漸漸找回。可是同樣精妙的西文卻又停滯,不再自然湧
動。
變化的輕重徐疾,情思曲折莫知所雲。苯拙拉著僵化。複活古字很重要,打算去上學校的Shakespear English,
心,
有點怯:)
隻要你喜歡,你可以拿whatever you want,不必那麽客氣
P。S。偶不懂韓語,但歌曲是transcend soul,是空靈的,它的根於世間無國界,恰似光陰。
這個論題我鋪得有點大了,後麵寫得有點力不從心。等我翻完偶的遁入,我們接著角智。
偶的OBSERVATION還沒寫完呢(課題報告),隻怪我的心太認真:)
HAVE A GOOD DAY!
順便問你句,你懂韓語麽?
老馬同誌基本上還是對的啦,再說他去世後很多年就是那樣的,江山一片紅啊。要不是馬歇爾計劃,恐怕整個歐洲都要"淪陷"了。不過他可能輕視了資本家自救的本能,那就是通過有限的社會福利。就是有了中產階級,壟斷好象也沒有減輕啊, Microsoft, telecommunication的大火拚 ... 時代雜誌有過報導,好象近年來極少富人占有的財富比例越來越高;窮人是少了,不過標準不一樣了,不能在美國的今天還是隻講溫飽吧;似乎加拿大和歐洲更有點象社會主義,不知道是否合了老馬的預言? 隻不過沒有流血,而是通過悄然的溫和變革,這不就是老馬的理論帶來的社會進步嗎?
PS: 學理科的,瞎說了,手上也沒有什麽文獻可查,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