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trading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個人資料
正文

zt:38歲FB中國程序員自殺背後:夠不到前1%就是失敗

(2019-10-01 09:16:54) 下一個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46549 次)
 

高學曆,大廠程序員,人過30,究竟可以過上什麽樣的生活?

這兩天,年薪170萬阿裏p8程序員在微博上征婚,引發了熱議。

他南京211,北京985,有車有房,阿裏p8程序員。

雖然這波征婚引發了不少爭議,很多人噴他。

但目前所知的是,已經有不少女生投條,多的那位博主已經回複不過來,還有幾個已經聊上了。

也就是說這個男生的經濟條件、婚戀市場地位,都十分之高,怎麽著都算得上半個人生贏家吧。

那麽我請大家想象一下,浙大本科,南加大碩士,前思科員工,Facebook程序員,人生會是怎麽樣的呢?大概率人生贏家對嗎?

可是,他自殺了。

就在前幾天,他從Facebook總部大樓一躍而下。

這件事情,在中國的社交網絡上沒有激起多大水花。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

不過,我的浙大校友們,時不時就會提起。大家都感到很痛心。

同樣名校,同樣大廠,差不多的工作,一個人生贏家,一個英年自殺。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麽造成了這起悲劇的發生?我們又能不能從這起悲劇中思考一些什麽?這樣的悲劇到底能不能避免呢?

答案是肯定的。

 

1

 

先說說這起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自殺事件。

 

2019年9月19日中午11點左右,美國矽穀facebook總部大樓,38歲的陳勤從四樓一躍而下,當場死亡。

根據名字和履曆,人們找到了一個領英賬號。進一步搜索履曆和資料,這才知道,他是浙江大學99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畢業生

2011年,他到世界知名高校美國南加州大學讀了個計算機碩士,13年畢業後進了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商思科,2016年,又進入外包谘詢公司Ryzlink工作了幾年。

去年3月5日,他入職臉書。

全家人和他一起生活在美國。他的愛好也很多,登山、徒步、滑雪...

從這些履曆看,怎麽找都算得上人生贏家。

可怎麽就自殺了呢?

據知情人士透露,陳勤在Facebook最忙的部門之一——廣告技術部。

陳勤的家人也說,陳勤工作極其拚命。最近半年沒日沒夜的忙項目,常常深夜一兩點才回家。

周末也隻在家裏待半天,就又去公司工作了。

前穀歌和臉書日裔員工,也是如今的YouTube視頻博主Patrick Shyu在Facebook內部群裏了解到:

廣告技術部工作壓力極大,任何一個小失誤,都有可能造成幾百萬美元損失。

最近的公司考核裏,陳勤的工作評級開始下滑。如果這個極度考核不理想,他就會被公司放入PIP項目。

PIP是什麽呢?全稱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即績效提升計劃。

績效考核不理想的人,會被PIP。公司會要求他們在一段時間內提高表現,名義上是給他們機會。

但其實,據有關員工透露,這個標準一般都無法達到。這其實是大公司創造出來,為解雇員工服務的“潛規則”。

在被PIP之前,陳勤開始尋求換組。

他找到了願意接收他的組,上司也已經答應了,一切都很順利。

可就在換組的最後一天,上司卻說不能換,因為考核不合格,必須要待在原來的組。

上司還跟他說,隻要留在組裏,季度結束時就會給他的績效一個好評,到那時就可以換組。

可據說,上司隻是因為組裏人手不夠,以這種方式強迫他留下來。他找了好幾次人事負責人,可最終還是他的上司贏了。

這不就是職場霸淩嗎?但陳勤沒有辦法。

他一直忍到了季度末。可他的上司卻出爾反爾,還是給了陳勤一個差評,陳勤依然沒有辦法換組。

上司軟的和硬的兼施,欺騙與羞辱齊上,陳勤卻無何奈何。

因為他全家在美國,至今沒有拿到綠卡,全靠他的工作簽證。

一旦他丟了工作,全家將因為失去合法身份,不得不回國。

接著,上司把一個嚴重的係統bug交給陳勤負責,截止日期前必須完成。

在截止日期前一個小時,陳勤和上司爆發了劇烈的爭吵,然後從4樓一躍而下。

大家各自猜測陳勤自殺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經濟壓力,有人說是因為簽證壓力。

中年不易,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我覺得絕不止這麽簡單。

陳勤已經工作了這麽多年,而且都是在國際知名大廠工作,經濟條件能有多差呢?

就算再不濟,還可以回國啊。隨便一個大公司都可以衣食無憂,到小公司也可以當個合夥人。

可他就這麽自殺了。到底是為什麽呢?

2

其實,陳勤並不是第一個自殺的華裔工程師。

2018年6月17日,在聖地亞哥高通工作的華裔工程師大衛·吳(David Wu),因被辭退,從總部辦公樓六樓跳下,當場死亡。

圖: David Wu 墜樓的高通Campus Building AY

他清華大學本科,多倫多大學博士,2008年進入高通,擔任基帶集成部門工程師,在高通工作了7年。

2015年9月,高通削減14億美元開支,大規模裁員15%(超過4500名員工)。大衛·吳當時失業。

2017年8月,他又回到高通工作,成為一名合約工程師。去年6月,跳樓自殺。

網友們一片淒然:

@秦臻0912:這麽好的專業和工作背景,回國更可以趕上芯片大潮。找份好工作太容易了!太可惜了。一路走好,望天堂再沒有鴨梨山大!

@leftright:不理解,這樣的技術和工作背景,加上現在推崇科技的大環境,他換個工作應該很容易,不至於一裁員就跳樓吧。

他和陳勤一樣,都是名校畢業,都在美國科技巨頭工作,卻都自殺了。

就算陳勤有簽證壓力,大衛·吳總沒有吧。

再說經濟壓力,大衛·吳工作那麽多年,據同事透露,在家期間,他接了很多Android 程序開發的工作。

經濟壓力真的有那麽大嗎?應該也談不上。

更何況,即使在美國,也還有幾億比他們生活差得多的人。

美國的貧民窟

而且,他們真的沒有任何退路了嗎?

就像網友們說的,以他們的工作履曆,就算現在回國創業的環境沒有那麽好了,隨便進個大廠工作也完全不是問題,收入也是中上水準。

他們怎麽就自殺了呢?

在我看來,真正壓垮他們的不是經濟問題和簽證問題,而是無法接受自己失敗。

他們覺得被公司解雇了,是因為自己失敗;

 

在美國混不下去回國了,更是因為自己失敗。

 

這些當然有他們自己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在美華人這個大染缸。

我們就說工作,在美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如果一個公司裏來了兩個華人,最後一定隻剩一個;如果一個公司裏來了兩個印度人,最後全公司都是印度人。

為什麽呢?因為虛榮和攀比。一山不容二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這麽說可能有些誇張,但是在美國生活的華人,精神壓力可能比工作壓力還要大。

因為大家變著法的秀名校,秀大廠工作,秀新買的大house。甚至秀兒子在哪個學校讀書。

第一次見麵,你就能把對方的家底了解的清清楚楚。不用你問,對方就會變著法滔滔不絕地講給你。

據知乎網友“皮大佬”說:

華人來來回回就那麽小的圈子......同一句話,他們變著法的加定語秀出優越感。

前幾天碰見個大娘,說他過來給兒子看孩子。我放棄了二十萬年薪的工作來給我斯坦福畢業的兒子看娃。

認識沒幾分鍾的路人。我最近參加了我們清華校友會。

......

同學聊天,“sunnyvale最近on fire啊,要買就這裏,升值潛力大。我最近在那又買了套,你們有什麽近況?(明知道聚會中有幾個連房子都沒買)

朋友聚會。一個剛跳進去大廠的非拉著一個已經40多歲的最近失業的QA,給別人講怎麽刷題。一會又拉著一個普通公司的討論package,講他如何糾結各大廠的offer。

聲音如此洪亮才使得根本不在聊天對象的我聽的清清楚楚。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你如何能夠壓力不大?中年失業,在這群人裏又如何能夠抬起頭來?

縱然這些人原本已經甩了地球上60多億人幾百條街,和失敗沒有一絲一毫關係。

但別人也會變著法地告訴你,你這就是失敗。

陳勤和大衛·吳恐怕也隻能無奈地說一句:我這一生修過許多bug,卻修不好這人生。

這種“不成功就是失敗”的心理影響到的不止是大人,已經給華人子女的心理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

3

2014年11月的一天,岡恩高中的老師向全校孩子,宣讀了一份十分特殊的聲明。

那是前一天晚上臥軌自殺的學生卡梅倫·李(Cameron Lee)留下的遺書。

人們從這個孩子身上找原因,可最後發現他學習好、體育好、人緣好。

人們又從學校身上找原因,可是岡恩高中,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十分知名。

在這所學校,74%的學生,父母中至少一位擁有研究生學曆。

這些學生,每年約有20名被兩英裏之外的斯坦福大學錄取,四分之一會進入美國知名的加州大學。

 

斯坦福大學

 

人們又從家庭條件找原因,可發現他們幾乎都是富二代。

很多中國家長為了孩子能在這裏讀書,連度假都放棄了。他們精打細算,隻為了在這裏買房,讓孩子在這裏讀書。

矽穀某學區房小區

這些學區的家庭,平均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

在這裏生活的“富二代”們,開車上學、衣著華麗、成績優異、醫療無憂。

他們中的大部分,都要進入斯坦福、南加州大學等世界名校,然後步入上流社會。

人生贏家人生贏家,還是人生贏家。

除了人生贏家,還能用什麽詞形容他們呢?

可這個孩子,怎麽就自殺了呢?

更奇怪的是,就在他自殺三周前,已經從岡恩畢業一年的學生奎恩·金斯(Quinn Gens)也臥軌自殺。

卡梅倫·李自殺3個月後,岡恩中學的學生哈利·李(Harry Lee)也跳樓自殺了。

同樣在這一片的帕洛阿爾托,和岡恩一樣,也是一所全世界知名的高中。

卡梅倫·李自殺4個月後,帕洛阿爾托高中華裔男生朱清耀(音)臥軌自殺。

兩所知名高中,短短4個月,4名學生自殺,其中人3人是華裔。

他們幾乎人人功課優秀,有人還拿了全A。

他們自殺後,人人不解。

可這已經不是這裏的第一次“係列自殺”了。早在2009-2010年間已經發生過一次。

這裏10年來的自殺率,是全美自殺率的4-5倍。

 

在卡梅倫·李自殺之前,家長們都認為,自殺的孩子都有社交障礙或者精神問題。

直到卡梅倫·李,樂觀開朗,成績優異,和同學關係也那麽好,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好孩子。怎麽就自殺了呢?

他在遺書中寫道,自己的死和學校、朋友、家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卻也沒有說為什麽自殺。

但這讓那些家長們更慌了,自己的孩子和卡梅倫·李沒有任何區別,很有可能是下一個啊。

一件十分諷刺的事情是,在科技極度發達的矽穀,中年人們在研究人工智能、研究長生不老。而高中生們,卻在排隊參加同學的葬禮。

人們太想搞清楚卡梅倫·李為什麽自殺了。

研究了所有,最後發現,他唯一的不同就是似乎從來不睡覺。

朋友說,周六淩晨三點想吃快餐,找他就對了。

問他為什麽還不睡,他會說自己在做功課。

 

人們不是都說,去了美國不用高考,就可以輕鬆讀大學嗎?

於是,近年來,超過80%的申請人說自己是為了子女教育移民海外。

 

怎麽他還要熬到淩晨三點?

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的丹尼斯·波普教授指出:

不要認為美國的學生生活在天堂中。美國學生壓力也很大,他們除了搞好自己的學業,還要兼顧很多課餘活動,如果你在中學時沒有加入過什麽社團,也沒有什麽特長,沒有一所大學會錄取你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美國東西兩岸的華人聚居區,很多學生除了學十多門功課,還要參加幾個社團,每周還要做幾個小時義工,還要搞科研。這些都決定著他們能不能上一個好大學。

於是,很多高中生每晚的睡眠,隻有四五個小時。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桑尼亞·盧薩 (Suniya Luthar )對富裕孩子進行了長期研究,發現他們明顯抑鬱、焦慮的比例,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到三倍。

他們酗酒和濫用藥物的比例,不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甚至比貧窮孩子還要高。

他調查後發現,這些孩子們“在學習和課外活動中表現出色的壓力很大”。

他讓他們從10個選項中挑選父母的價值觀,5個和成就有關,5個和個人幸福有關。

大多數人都選了成就,而選成就的人,相應的煩惱就多很多。

但他們也沒辦法。

父母的一切言行和反饋,讓他們認為,自己犯的錯誤越少,別人就會越喜歡。如果有人在工作和學習中比他做的更好,那自己就徹底失敗了。

在這些孩子眼裏,如果沒有達到成功的最高標準,自己就一敗塗地。

他們比其他很多孩子優秀一萬倍。再不濟,他們也能過上中產生活。

但他們打心底裏覺得,自己一敗塗地,於是絕望地選擇了自殺。

尾聲

兩個名校畢業,在Facebook和高通工作的成年人。

3個出身美國富人家庭,在全美知名高中讀書,即將步入名校的華人孩子。

他們都選擇了自殺。

可是他們,又都比95%的人生活好上無數倍。

即便丟掉工作,他們回國打拚,生活也依然會好過95%的人。

說句實話,這些年科技和互聯網蓬勃發展,國內的環境確實要比國外好上數倍,即便是美國。

而那幾個自殺的孩子,就算他們考不上斯坦福,也依然可以生活無憂,最起碼在中產以上。

但他們都選擇了自殺,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敗了。

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內卷了。

什麽是內卷呢?

是說一個社會或組織既無突變式的發展,也無漸進式的增長,長期以來,隻是在一個簡單層次上自我重複。

最經典的現象,是央視記者在陝北采訪的那個放羊男孩:

“為什麽要放羊?”

“為了賣錢。”

“賣錢做什麽?”

“娶媳婦。”

“娶媳婦做什麽呢?”

“生孩子。”

“生孩子為什麽?”

“放羊。”

曾經,我們都對這個放羊男孩嗤之以鼻,永遠停留在自己的思維意識裏,埋頭前行,卻看不到外麵的世界。

但是仔細想想,我們很多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呢?那幾個自殺的富人階層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放羊男孩行為上的內卷還無傷大雅,最可怕的是人心上的內卷。

幾十年過去了,矽穀的華人圈依然如此。

他們讓所有來到那個富人圈子裏的人們認為,丟掉了工作就是自己失敗,學業上不夠優秀就是自己失敗,自己的人生也就徹底完了。

於是他們結束自己的生命,和這個世界告別。

殊不知,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麽多人沒有功成名就,沒有體麵的工作,但他們打心底裏快樂。

他們為自己練了一個月的廚藝,做出了一份好吃的番茄炒蛋而高興;

他們為自己終於寫出了一篇很多人喜歡的文章而眉開眼笑;

他們為自己新學會了一個遊泳的姿勢而內心充盈;

他們在家裏拿著手機看了一場喜歡的電影,和所謂上流人士是公司最牛逼的員工,因為快樂所分泌的多巴胺,沒有任何區別。

這早已經是一個多元價值的世界,也是一個人們更注重內心愉悅的時代。

陳勤自殺後,一位原本因為壓力過大,好幾次想要自殺的Facebook員工,在公司匿名社交app上寫道:

......有好幾次我都想過要自殺,並且還去閱讀假如我死後,我妻子能夠受益的死亡保險。到今天我才意識到,沒有一份工作值得為之犧牲,等明年拿到我的GC後我就離開Facebook。”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份工作,也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或者任何人的一句話,值得你為之付出生命。

共勉之。

參考資料:

 

栗子、魚羊,《FB中國程序員之死:年僅38歲跳樓輕生,浙大EE畢業生》,發布於ZAKER“量子位”

《Facebook 華裔員工自殺內幕揭露| 為什麽他要結束自己38歲的年輕生命?》,發布於“北美灣區天天匯 ”《華人Facebook跳樓自殺原因疑曝光?前同事稱:工作8年沒綠卡,疑遭上司壓榨》,發布於“美國報道”《高通華裔工程師跳樓自殺,任職7年後遭解雇》,發布於微信公眾號“程序猿”

Kathy《矽穀少年頻繁自殺 價值觀施加太大壓力》,發布於騰訊科技

徐娉婷《矽穀為何出現學生自殺潮》,發布於“騰訊文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