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trading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個人資料
正文

zt:中國剩女被催婚的視頻,感動歪果仁的卻是她父母...(組圖)

(2019-02-22 09:42:45) 下一個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34 次)
 

話說,
元宵節一過,中國的陰曆新年才叫真正過完了。
 
隨著這些年歪果仁對中國文化越來越感興趣,春節的話題也一直被海外友人關注著。
 
他們漸漸了解了春節是中國傳統裏最盛大的節日,是“世界上最大的種群遷徙”,有“世界上最多人收看的電視節目”,充滿好吃的好玩的、闔家歡聚喜氣洋洋的一段時間。
 
但今年春節過完了,卻有一個春節歡騰熱鬧氣氛背後,隻有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的小細節,被外媒注意到了。
 

“中國春節怕回家的‘剩女們’”
 
說到外媒關注到這個問題,還是因為一則中國的廣告短片。
 
這幾天,你應該也從各種各樣的渠道,看到了SK-II今年“改變命運”係列的新視頻廣告,它的名字叫“她們為什麽不回家過年”
 
片中出現了三位在外打拚的獨立女性,表達了自己對於回家過年的恐慌:

“過年是一種負擔、一種壓力。”



“一回家的主題已經不再是團圓,或者是我終於回來了。而變成了婚姻、婚姻、婚姻。”



而父母的想法也極其真實:
 
“女孩子在外打拚太累了,還是傳統一點生兒育女。”



父母催婚,確確實實是帶著“為你好”的初衷,在他們那個年代人的意識形態裏,女性孤身一人在異地打拚實在辛苦,如果能有個人陪伴你幫助你,壓力就會小得多。
 
然而這個“為你好”的綁架形式表現為催婚,並且試圖以他們的價值觀去說服孩子,兩代人的矛盾就會被激化。
 
被催煩了的孩子,“我為你好你煩什麽”的父母,這樣爭吵話發生得太多了。
 
但是帶著情緒的雙方,又很難去客觀冷靜地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問題的死結在於,這些女性,她們是抗拒催婚,而不是對婚姻本身排斥:
 


怎麽才能讓父母理解現階段的自己,並不需要婚姻也過得很好,讓父母了解自己現在有更想要去做的事情?
 
影片中的三位,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
 
她們終於鼓起勇氣,手寫了一封信,告訴父母自己的真實想法。
 
“首先在這個世界,必須要學會獨立,而不隻是嫁為人妻。”


並且在這個春節,邀請了自己的父母,來到她們所在兩個城市中間的地方相見。
 


在“中間點”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似乎父母和女兒更能夠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
我該找還是會找的,
你隻要相信我,我就能做到。”
 

 
而父母也終於夠理解孩子的心聲,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你可以獨立生活了,我們放心了。

爸爸媽媽都支持你。”



SK-II的這係列視頻,到這部已經是第三個了,個個都是在國際上造成了大討論的故事。
 
從2016年刷爆外媒的“中國剩女相親角”
 
到2017年的打碎女人年齡恐慌的“人生不設限”
 
再到這一部,聚焦到春節回家催婚引發矛盾的“為什麽她們不回家過年?”,同樣引發了歪果仁對“過節催婚”的討論,再次登上了一大票外國媒體:
 
從USA Today:“溝通是解決中國剩女的婚姻壓力的關鍵”



到英國:“護膚品品牌的紀錄片視頻力挺中國單身女性”
 

到瑞典:
 

再到澳大利亞:“護膚品牌SK-II在新推廣中關注了中國年輕女性的婚姻壓力”



之所以能引發大家的共鳴,是因為這個故事的前半段,簡直是真實得可怕……
 
本該是最開心的一個節日,過年回家卻變成了許多中國人的一塊心病。

搶回家的票很累,拎著大包小包並上年禮擠火車很苦;

親戚來拜年問學業、工作、房子、感情很煩;

同學聚會是自報頭銜、職稱、公司效益的小型名利場,間或穿插(你並不在意的)誰剛結婚、誰又生了二胎的新聞聯播。

最可怕的是,在家裏還要接受來自父母的靈魂拷問:

“別老拿工作搪塞,你歲數不小了,再不找對象還誰要你?”

“我看張阿姨上次給你介紹那個誰誰誰,條件那麽好怎麽不聊了?李阿姨家那小子,初四你去見見?”

於是……

是不是就是三周前的你?
 
可別覺得這是隻有咱們才會遇到“中國特有”家庭問題。
 
因為歪果仁回家過節也一樣好嗎!
 
近的友鄰日本,催婚那是從老到小一起上:
 

——回老家被爸媽被爺爺還有被妹妹各種問——
“有女朋友了嗎”“你不結婚我死不瞑目”
說了不下一百次,真是夠了!



到美國:

——我哥聖誕節很不願意回家,

因為他受夠了總是有人問他:

“有對象了不?”等等這些...

這家夥兒永遠在路上,在旅行,從不休息也不想安定下來,

可悲的是,我的家人都沒有試過去理解他...

 

——“你同學都生孩子了,你連對象都沒有。”

這幾乎是每次我回家的唯一主題,我父母甚至動員我所有親戚勸我結婚。

這壓力實在太大了。

解決方式:打死也不回家!

 

——“諾亞方舟隻能一對一對上”的現象在美國也依舊存在啊!

可以說,催婚絕對不是隻有中國單身人士才會遇到的問題,更不是隻有女性才會麵臨催婚的壓力。
“在地中海國家,男性一樣麵臨著催婚的壓力。”


不分男女不分地域,甚至不一定和年齡相關,婚姻壓力一直都無形的存在著。
 
歪果仁也紛紛對這個視頻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有的人表示,父母們可能把結婚這事兒想太簡單了:

 

 

 

“為人妻、為人母一點也不容易。他們怎麽會認為結婚就會很輕鬆呢。

我當妻子和做媽媽的時候,總希望可以回去工作,因為工作是集體的,壓力不是一個人扛。”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不僅不會催婚,還會逼著讓女兒自立自強:

“我一直要求我三個閨女依靠自己,永遠不要指望別人可以照顧一輩子,也不要追求那些物質的東西。

拿到個學曆,找個好工作,多旅行。

婚姻和孩子以後再說,順其自然。”


有些人覺得這是中國兩代意識的碰撞,在逐漸變得越來越好:

 

 

“對於一個曆史文化悠久的國家來說…改變是需要時間的,這至少是很積極的一步。”


更多的人,則是為片子中的三對父母最終選擇支持孩子而感動:

“幹的漂亮,老爸老媽們!”

 

 

“我感動得哭了。

這些姑娘們,還有她們的父母,都值得最好的!”

 

“最讓我暖心的點,是看到這些父母雖然不一定完全認同,但他們都選擇支持自己的女兒。”

 

“我真的替這些姑娘們高興。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價值,是需要很多勇氣的。

她們很幸運,和自己的父母達成了共識,我知道現實中這真的很難做到。

為這些家庭打call!”

 

“聰明的女孩子們。真高興她們的父母終於意識到,自己養的閨女是多麽的優秀。”

 

 

“看到家庭成員間真誠真摯的溝通,實在是太美好了。

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個很好的模範。”

 

“我被這些真心愛著自己孩子並且願意聆聽她們心聲的父母打動了。

父母之前的觀點,可能僅僅是因為孩子沒有認真提出自己的想法。

這麽多愛和這麽多支持,我哭得稀裏嘩啦的。

不能一味的嚴厲批判父母,因為他們也隻是在做他們知道的事情,事實上他們願意去溝通嚐試理解,這就已經是很棒的了!”


有的人總結,基於愛的相互理解是一切的關鍵:

 

 

“每個孩子都應該獲得父母的愛和支持,反過來一樣。

生活已經很艱難了,隻有這樣才能過得更加輕鬆。

對你的家人誠實,但注意你的語言和分享的事情,不要讓它傷害自己的家人。

愛,愛,愛,能讓一切重生。”


婚姻壓力盡管在社會當中普遍存在,但拜托,這已經9012年了,
 
與我無關的人怎麽看我,對於當代獨立的年輕人來說,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甚至當七大姑八大姨問煩了,網上隨隨便便就能找到一大堆“反催婚”語錄懟回去。
 
但是當這個催婚壓力來自養育了我們、又以他們的真心為我們好、沒有抱著絲毫惡意的父母。
 
就算你想我行我素,感情上卻做不到滿不在乎,矛盾由此而生。

不僅僅是在婚姻一件事上,回想一下你長大以後和父母之間的不快,是不是都是來自於這裏?
 
影片中的解決方式,是女兒們邁出了溝通的第一步,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疑問,
 
“中間點到底是什麽,找個中間的地方見麵就能夠達成互相理解的目標?”
 
“父母如果都這麽開明,隻需要一次溝通就能解決,那是不是也不會有催婚恐懼的矛盾了?”
 
“這樣的轉折和結局,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我看了在外媒投放的翻譯版本,對“中間點”的含義有新一層的理解。
 
在中間點相見,就是Meet me halfway,
 
既有在地理上的中間站相遇的意思,也有另外一層意義:
 
互相理解,從而找到彼此不同價值觀之間的平衡。

和父母之間的代溝,怎麽可能隻有催婚和反催婚這一項?
 
選擇的工作,選擇的伴侶,甚至你的人生規劃,世界觀都不同,矛盾多了去了。
 
當與父母的矛盾出現,更多人采取的是“不想回家”“說了你也聽不懂”的消極方式,
 
那換個思路,與其指望思想僵化的父母先伸出溝通的手,不如思想開放的我們選擇先踏出第一步。
 
一次嚐試不行,就再一次。
 
他們為你好,你就讓他們看到你現在過得也很好。
 
評論裏有個姑娘,在31歲終於打贏了反催婚的戰爭:

“我現在31歲,我媽終於理解了我,把這個話題放在一邊了。再也沒有秘密的定親、無止盡的催婚和相親。

亞洲的父母都被文化背景所限製了。曾經我也煩到完全不想參與任何令人沮喪的家庭聚會,不是因為我單身,而是他們讓我覺得我不結婚就不是個完整的人。

但花了這麽久的時間,我終於讓她看到,我很快樂而且很堅強。”


所以你看,“用愛發電”也不是什麽玄幻的事情,真心愛孩子的父母,總會願意來到“中間點”和你達成共識。
 
這個影片其實僅僅隻是以“催婚”這樣一個普遍存在的話題,引出了如何解決與父母間因為價值觀不同而導致的種種問題。
 
或許這條視頻不應該僅僅給我們這個年紀的年輕人看,而是應該轉給我們的父母
 
讓他們了解,有時候我們需要的,隻是他們的支持和信任。
 
這才是這個視頻教給我們的道理:
 
改變命運,絕對不是等待世界和他人的理解,

而是自己鼓起勇氣主動跨出做自己的那一步。
 
畢竟,你的生活,最終還是要自己過的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