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0)
2019 (55)
前幾天讀到一位博主有關美國烘焙名店Dunkin Donuts的文,心生感慨,Dunkin Donuts是我在美國接觸的第一個品牌。現在,我知道的品牌恐怕數不清了,但是萬事開頭難,那些我最先了解的異國品牌,充當了我在美國的品牌啟蒙,構成了我移民生活的一部分。
Dunkin Donuts
來美國的時候正值暑期,老公平日出門上班,我初來咋到膽子小,多數時候和女兒宅在家中。晚飯後的全家散步,是一天的高潮,也是我和女兒最期待的放風時段。沿著我們公寓前的路往右走,很快就走到63 Dr 和Woodhaven Blvd的交叉口,那裏有一塊三角形的綠地,上麵放著幾張長椅。通常,我和老公坐在長椅上聊天,五歲的女兒蝴蝶一般圍著我們撒歡。
三角地的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帶著甜味的奶油香,讓我想起童年短暫停留上海時,西式糕餅店飄出的好聞的味道。上海在我的童年記憶裏,沒有畫麵,唯有濃得化不開的奶油香。現在想來,鬆軟的散發著濃鬱奶香的麵包,驚豔了我這個西北窮孩子的味蕾,在我的身上留下了誇張的味覺記憶。
每次到三角綠地,我都要念叨,我聞到了上海街上的奶油味,這附近有糕餅店嗎?老公不勝其煩,四周巡視了一番,指著路對麵的那家有著粉紅招牌的店說,應該是那家Donuts店散發出的味道。幾個月之後,我走進了那家店,花花綠綠的Donuts給人一種甜膩膩的感覺,讓我的興致大打折扣,Donuts真的是太甜了,讓我這個甜牙齒都招架不住。從那以後,再路過它家的時候,就不再注意到迷人的奶油香了。
現在的網絡真是方便,我搜了一下,20多年之後,那塊三角綠地還在,街對麵的那棟房子,還是粉紅色的Dunkin Donuts。我幾乎沒有再去過Dunkin Donuts,但是我記憶中的奶油香,已經從兒時的上海,換成了那家Dunkin Donuts, 街對麵的三角綠地,蝴蝶般的女兒,還有長椅上的年輕的我們。
看到下圖的三角綠地和路對麵的Dunkin Donuts店嗎。
Gap
不記得我是怎麽知道Gap這個牌子的,總之有一段時間,它是我知道的唯一的時裝品牌。
剛來的時候,穿的都是國內帶來的自以為時尚得體的行頭,仗著年輕,仗著無知無畏,自由自在地行走在異國街頭。和大多數女人一樣,手頭鬆快一點之後,衣櫥裏的衣服就不夠穿了。我在陸陸續續中,從頭到腳,添置了不少Gap。有一天,幫我帶兒子的阿姨羨慕地說,你衣櫥裏有好多Gap,你的名牌衣服真多呀。那年月的Gap,至少是勞動人民眼裏響當當的名牌。
Gap的消費者定位比較年輕,無論是款式還是版型,Gap並不適合我這種身材嬌小的人。隨著我認識越來越多的品牌,Gap很快從我的時尚寵兒變成了棄兒,個人感覺,Gap的品牌價值一直在下滑,我兒子女兒這一代年輕人,幾乎不會選擇這個牌子了。去年回國的時候,在購物中心看到一家Gap店,最醒目的標誌居然是全店甩賣,價格低得可以和國貨競爭了。
Banana Republic
這幾天,拜衝擊國會的川粉所賜,Banana Republic成了流行詞。有人哀歎,川普治理下的美國,從世人向往的燈塔,變成了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是我知道的第二個服裝品牌,沒想到,香蕉共和國,還是一個真正的政治詞匯啊。我特別想知道,選擇Banana Republic這個名字的品牌創始人,當時是怎麽想的。
Banana Republic這個牌子,是我在紐約的好朋友小麗告訴我的。小麗的婆婆在曼哈頓開了一家幹洗店,老太太對Banana Republic非常推崇,說它家的襯衣是她見過的質量最過硬的,穿到底都不褪色不變形。於是,Banana Republic成了我心中的時尚大牌。那時候這個牌子的正價還是挺貴的,我時常去離家不遠的一家專賣店淘貨,見到折扣大尺寸合適的單品,毫不猶豫地收歸己有。
現在,我的衣櫃中隻剩一件它家的衣裙了,它是一條全毛質地的無袖洋裝。剪裁合體做工精細,滾邊是用做內襯的綢緞精心縫製而成。它和我兒子年紀差不多,有些地方還被蛀出了小孔,隨著職場的著裝風格越來越輕鬆自由,它的利用價值越來越低。盡管穿的時候要屏息收腹,我還是舍不得淘汰它。這條裙子,見證了Banana Republic對品質的曾經的堅持,這種執著,即使在現今更加昂貴和著名的大牌中,也已經不多見了。
Forever 21
隨著女兒進入青春期,Forever 21進入了我的視野。陪著女兒購物,我也會在店裏挑挑揀揀,找一些年輕但足夠低調的衣裙豐富我的衣櫥。就這樣,我用大女孩服裝區中有成熟感的衣服武裝了自己好幾年,好在那時候年輕,身材也還在線,並沒有特別突兀。
女兒離家,我開始回歸曾經熟悉的品牌,卻發現這些品牌的經營理念已經發生了改變。Banana Republic的高質量打了折扣,幾乎淪落到大賣場的水平。走進我曾經最中意的褲裝品牌店Express,冷色調的高級感沒有了,滿眼都是Bling Bling的Party風。曾經女性氣息十足的Anne Tyler,不要說年輕一代了,甚至無法取悅我這個熟透的大媽了。
跟著衣裝品牌一路走來,我發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Trick。20多年前,我的體型屬於瘦削型的,我購衣的尺寸是美版最小的0或2號。這些年,自我感覺,已經超過豐滿向肥胖進軍了,許多品牌,我的號碼居然還是2號。這樣的改變,算是善意的欺騙嗎,反正我挺受用的。
你說得對:商家也是不容易,質量和價錢,隻能顧一頭。很多品牌,都是舍棄了質量。但是舍去了質量之後,漸漸也丟掉了品牌價值。
BR也曾經是我喜歡的牌子,主要是他家有petite碼,適合我這種小短腿矮星人 LOL
隻是後來質量越來越不行了BR也曾經是我喜歡的牌子,主要是他家有petite碼,適合我這種小短腿矮星人 LOL
隻是後來質量越來越不行了。商家也是不容易,質量和價錢,隻能顧一頭。很多品牌,都是舍棄了質量 :(
關於國內的價格,我也是深有感觸。我的閨蜜玲時尚,約會時選了一家高檔購物廣場。她還沒到時我自己逛,看到一家法國頭飾店,櫃台裏的發卡閃閃發光,我看了一下價位,都在人民幣兩千以上。接著她帶我去一家唐裝店,每件單品都在一萬以上。
一個不太注重時尚的高中同學,帶我去了另一個高檔購物廣場,單品的價格也是動輒上萬。不過她說,大多數人隻是在那裏看看樣子,然後在網上找非常便宜的相似的款型。因此,這些店的生意並不好做。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Kalvin Kelein的牛仔褲在國內要一千多人民幣。因此,我現在回國,給兩個閨蜜都是帶衣服。下次你給婆婆買衣服時,也可以考慮在這邊買,價廉物美。
禾兒,我的2號是要打折扣的。人的高度和寬度是要成正比的,我高度不夠,寬度也要按比例縮小,你說對嗎:-)
小C說“國內的幾乎質量稍微好一點的價錢驚人。”——————真的是這樣子,我還看上一件連衣裙,一看價錢,1萬五千塊!:)我是2019年7月回去的,剛巧碰上我婆婆過生日,她不讓買太貴的,按2000塊以下買。我和先生的腿都跑細了,2000塊以下的衣服真的拿不出手。最後,給她買了件套裝,3800塊。
迪兒穿2號的呀,身材太棒了!我一直穿4號的,從年輕起就沒變過。:)
我以前自作主張買過。白送給女兒都不要。我反複告誡自己不要自作多情,有時還是會忍不住,常常拍了照片發過去,在店裏等著她回複,同意了才敢買。當媽的,因為無條件的愛,隻能這麽卑微:-)
Banana Republic 我現在還給我女兒買的,不過Forever21的東西在走下坡路的,服裝行業不好做。問候迪兒!
這家甜圈店也是我們倆的最愛,服飾品牌也很喜歡,好分享了。祝新周快樂健康,吉祥如意!!
博主的文章有趣。 博文是個人化的形式,論壇就是不一樣的構架,基本上是與公眾討論的形式,但有些人水平有限,自得其樂,還蠻橫刻薄是沒有市場的。 說到底時尚不是為他人而穿衣服,生活在別人的眼裏,看他人眼色穿衣,否則大家都應該穿製服了。
這幾個我都知道:)
謝謝迪兒分享!談品牌,談時尚,談流行等等,不是某個人的權利,不管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裏巴人都能談,隻有沒水平的人才會劃分界限。引領時尚不易,談時尚等就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在任何地方,出現討論或爭議,都是一種好的現象,但是對於有的人的挑釁、惡意攻擊誹謗、嘲笑挖苦之人,隻有迎頭痛擊,給個教訓,缺少家教和教養的人,就要給些顏色看看哈。
迪兒寫的真好。我就記得剛來美國時那個高興啊,終於有各種各樣我可以穿的女式漂亮衣服和鞋子。很多就像給我訂做的。要知道在國內買不到我這麽大號的。每次都是空手而歸。所以到了美國就不想走了,就衝買衣服也得在這邊:)
我看上一套非常喜歡的,但是沒買,上衣2200人民幣,裙子2800人民幣,5000塊一套太不劃算了!
— 國內的幾乎質量稍微好一點的價錢驚人。
我不懂名牌,穿到身上人家告訴我是名牌,我的腰杆就直起來咯~~
禾兒也在說我的2號,讓我覺得挺不好意思的,有點“凡爾賽”之嫌了。不過著20多年來,真的胖了很多,而且還在加速。
Gap女兒小時候經常去那裏給她買,質量還是不錯的,比金寶寶便宜。:)Forever 21原來女兒高中時挺喜歡,現在年輕人都不太去那裏了吧。Banana Republic倒是喜歡,但覺得尺寸好像不太適合我。american eagle 好像孩子們都比較喜歡,公司(總部)裏麵工作的員工都像模特一樣漂亮。Express的西褲我幾乎有它們所有的顏色,是很少版型很適合東方人的店家。Anne Tyler有不少它們的上班的套裝,有時候女兒麵試還會借穿。買衣服我有時都是買女兒也可以穿的,這樣假如我不喜歡,她可以穿。迪兒穿二號千萬不要說自己向肥胖進軍,肥胖是穿不了二號的,哈哈哈。
看到流壇裏麵經常有形形色色的人談時尚,吵架,也是受益匪淺。
我也是找petite的,也發現設計不如以前。還是Talbots比較經典。
隨著年齡漸長和經濟條件變化,我們的審美會發生變化,同時,品牌的風格和經營理念也在發生改變。我沒事喜歡瞎琢磨,忍不住寫下來。
好親切!真的是的,我們對品牌的認識是我們移民經曆的一部分,很有意思。我記得上學的時候基本上沒怎麽買過新衣服,有一次聖誕節和幾個同學出去逛,看到一件banana republic的裙子,很漂亮,還減價,但是我猶豫半天,還是放下了,當時還有更需要錢的地方。後來開始第一份工作,不能整天穿做學生時候的隨便衣服了,在一年之內大量進了很多ann taylor的business casual的行頭,她家有petite選擇,適合亞洲人。後來(大約是十年前?)大概在一年之間,ann taylor好像是換設計團隊了,她家的衣服怎麽看怎麽廉價,非常搞不懂。期待讀下篇!
經你提醒,我也想起來了,我知道的第一個美國品牌也是肯德基,但我從來沒有喜歡過它。女兒小時候,周末我們一起去法拉盛買菜,她吃肯德基,我們找中餐館。後來帶著兒子回國,他還是要找肯德基。當他們長大之後,就都對肯德基沒有興趣了。因此我想肯德基裏一定有什麽成分,特別吸引孩子的味蕾。
我也愛買衣服,常常去商店退一件不合適的,又拎回來幾件:-)
肯德基是我知道的美國食品最早的品牌,不過在北京時就就知道了,去吃過幾次,到美國後去吃時,比較驚訝,怎麽跟我在北京時吃的味道不同呢,雞也比較硬,北京的比較嫩。記得那時北京有兩家肯德基店,一家在前門,另一家在東四。
對於服裝品牌我不是很在乎,喜歡大眾品牌,雖然知道質量重要於數量,但是喜歡經常買新的,觀念就是新的總比舊的好,有時就會犯錯,看到減價的服裝鞋子等等不管需不需要就買,結果有的就會放置在那裏。佩服有的人20年前的衣服還能穿得進去,我是不行了。年輕時的衣服留了幾件,作為紀念。
隻是後來質量越來越不行了。商家也是不容易,質量和價錢,隻能顧一頭。很多品牌,都是舍棄了質量 :(
— 國內的幾乎質量稍微好一點的價錢驚人。
看到流壇裏麵經常有形形色色的人談時尚,吵架,也是受益匪淺。:)
問好禾兒,謝謝迪兒好分享!
肯德基是我知道的美國食品最早的品牌,不過在北京時就就知道了,去吃過幾次,到美國後去吃時,比較驚訝,怎麽跟我在北京時吃的味道不同呢,雞也比較硬,北京的比較嫩。記得那時北京有兩家肯德基店,一家在前門,另一家在東四。
對於服裝品牌我不是很在乎,喜歡大眾品牌,雖然知道質量重要於數量,但是喜歡經常買新的,觀念就是新的總比舊的好,有時就會犯錯,看到減價的服裝鞋子等等不管需不需要就買,結果有的就會放置在那裏。佩服有的人20年前的衣服還能穿得進去,我是不行了。年輕時的衣服留了幾件,作為紀念。
有一段,我特別喜歡Express的西褲,它的材料和褲型都很好,特別襯腿型。我自從換了現在這家公司,可以天天牛仔褲了,那些我最中意的西褲,雖然越變越緊,卻舍不得丟棄。不過這家店早就變樣子了,變得不倫不類。
現在疫情搞得公司都很少去了,更不在乎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