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沃頓商學院亞當教授寫的《Give and Take》,它顛覆了我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認知並破解了我幾十年的困惑。
由於成長環境的影響,再加上我在家排行老大,所以作為家族大姐的我對周圍人一貫都很照顧並願意持續付出,卻很少要求或期望別人來照顧我。我原以為自己天生是討好型人格,而“討好”這個詞聽起來就是是負麵的,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好像類似哈巴狗舔狗。沒想到這本書顛覆了我的認知,它把這種對別人好不求回報的類型定義為付出者(Giver),此外還有兩種類型的人:獲取者(Taker)和互利者,獲取者的特點是:喜歡得到比自己所付出的更多的東西。而夾在兩者之間,小心翼翼計算付出和回報平衡的人,是“互利者”。
作者全麵分析了三種類型的人,並極大地肯定了“付出者”,書中說這種類型樂於分享,不求回報,而且付出大於得到,從長遠來看,付出者更可能成功,並用了一個比喻“付出者輸掉百米衝刺,但卻贏得馬拉鬆”,這是不是應了那句,“人善人欺天不欺”。確實在現實生活中,我看似總是“討好”別人,特別是對周圍人或身邊人付出很多,比如我對公婆與對父母一樣好,好到連我媽都不理解,覺得我是不是讀書讀傻了,但長遠來看,其實我沒啥損失,反而獲得更多,因為公婆對我也特別好,一家人相處得非常和諧,從幸福的角度來看,我是成功的。
作為一個好人(付出者),我一直以來的困惑是,怕自己的好心被“abuse",或者因為自己善解人意好說話,在群體中反而不受重視,是的,雖然我人好不求回報,但也不想被別人當傻子或被人欺負。而現實社會中確實有很多“好心沒好報”的例子,如有很多明星出於善意,長期資助某些貧困學子的學習和生活,等他們長大後卻反過來埋怨甚至憎恨幫助過他的人,抱怨明星明明那麽有錢,本應該給更多,甚至發起輿論戰,搞得好心的明星精疲力竭,最後幹脆不資助了。另外網上有一個笑話,說的是有個年輕人經過一個賓館門口,看到一個乞丐,覺得他非常可憐,於是每天給他20塊錢,這樣堅持了好幾年,後來年輕人戀愛結婚了,生活成本升高,於是某天經過賓館時隻給了乞丐10塊,乞丐立馬追上去問,今天怎麽隻有10塊,年輕人解釋自己結婚了,需要給妻子錢作為家用,乞丐立馬憤怒了,質問道“憑什麽! 為什麽把我的錢給別的女人?太不像話了”,這雖然是個笑話,但寓意深刻,被幫助的人也容易被寵壞(spoil),就像家裏對孩子的教育,中國不是有句古話,“慈母多敗兒”就來自於此。
那麽怎麽才能避開好人(付出者)會遇到的那些坑呢?作者在書中專門就此討論了“付出者要如何避免成為犧牲者或墊腳石?”,強調總是付出而沒有回報確實容易疲憊,最後導致絕望。經過大量的案例分析,作者認為付出者要的是“反饋”,是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並非毫無意義,如果連這點都不要,“完全無私”的付出者,很快就會被疲憊吞噬。隻有在利他和自利之間找到了完美平衡的付出者,才能不斷激發新的活力,做出更多的付出。這裏的“自利”,指的是要從付出行為中得到樂趣。
這一點說得太好了,我就有這樣的親身體驗,20年前,我媽媽的同學的孩子(一個年輕女孩)從武漢旁邊的小城市畢業,想來武漢發展,但苦於沒有工作無法落腳,我當時聽說後馬上給她介紹了一個公司前台的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能養活自己,後來她在武漢站穩腳跟後,並找到了一個各方麵條件相當不錯的老公,結婚後生了三個孩子,還把父母全接到武漢定居。她媽媽後來也不斷向我媽表達感激之情,其實在幫這個女孩之前我也沒想到過任何回報,但就因為得到了正向反饋,讓我認識到雪中送炭(比如幫助別人找工作)是一件多麽功德圓滿的事情,所以後來隻要有這樣的機會,我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做。
結合這本書再加上自己的個人經驗,我總結了幾條“付出者心得”,基本能做到當一個不被欺負的“高級”好人,當然也歡迎大家繼續出謀劃策。
1. 善解人意隻是一個好人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還需不斷學習和壯大自己的知識體係,隻有自己強大了才有能力幫助他人。
2. 永遠不要對被自己幫助過的人(哪怕是最親近的人)有過多的期望,沒有期望就不會有失望,隻是單純地享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3. 利他的時候也自利,給予時不以犧牲自己為前提和代價,不burn out,保持自己幫助他人的動力和持久力。
4. 由於時間精力有限,盡量雪中送炭,而不去錦上添花。
5. 幫助對象盡量選擇看得見摸得著且自己能接觸到的人,這樣有及時的反饋;同時對網絡慈善盡量不要頭腦發熱。
6. 對不稀搭別人信息和幫助的人,即使是熟人,也不要熱臉貼冷屁股,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7. 作為家庭裏絕對的“付出者”,對孩子再愛,也要把培養獨立性放在首位,他能自己做的事情絕對不要幫他做。
8. 發揮自己長處,充分利用新媒體,可以通過寫文章或視頻或音頻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通過媒體讓更多的人看到,使需要的人得到幫助。
以上總結可能有個人的局限性和偏頗,但都是我的真知灼見,祝願每個好人都被善待,每個“付出者”都能享受幫助別人的快樂和幸福!
多嘮叨兩句。儒墨顯學也。快意恩仇,適合墨家,可以讀《遊俠列傳》和《水滸》。古時,什麽idea都有。 :)
我看了一下儒家思想還是略有不同。論語記載,一次弟子問孔子“以得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我對這個“直”的理解,是以牙還牙的意思,不知道您有何高見?
《論語》是一整套方法和策略。如《論語·子罕》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通俗講,就是: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未必能一起去旅遊;能一起去旅遊的,未必可以一起一言不用發,靜靜地喝茶;可以一起靜靜地喝茶,未必能相視一笑。
老美都知道,朋友有遠近,要有整套的、不同層次的朋友,要學會主動地去保持各層次的距離,方法和策略各不相同。這套東西,在儒家有兩種講法兒,一是由近及遠地學,如何學?一是自己作君子,然後慢慢地周圍都隻剩下君子了,如何做?這兩種都可以歸結到禮。想弄明白禮,需要弄明白為什麽;不想弄明白,照做也可以。但現在的情形是,沒有什麽可以照做的了。
至於“以直報怨”,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路人、令人討厭的人,這時如果知道了層次,在那個層次該如何就如何處理,不當東郭先生,也不化友為敵。孔子自己大概不會講以牙還牙這類的話,不失自己的“位格”,不被拉低到對方的層次,是為禮。要想到,被拉到那個低層次裏,他的牙可能比你厲害,他有主場優勢,你還牙可能還不成,雙重糟糕。:)不信儒家的人,以牙還牙,孔子大概也不會計較。子路背著他作事,他也無可奈何,《論語》都寫在那兒了。
好人難當。但作人作到底,天道不會讓你吃虧,這是孔子他們為啥要講這些讓人吃虧的話。不是作好人不好,難在到底。儒家信這個。
順嘴說一句,我最喜歡他的論點就是關於non agree able contributors.我就是這樣的人,一邊幹活一邊不同意別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