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這不是一個你想聽的勵誌故事,而是一個關於“運氣”和趨勢的故事。
可能因為我在語言上沒有天賦,又可能我對不感興趣的東西不想死記硬背,小時候任性而偏科,對喜歡的科目可以廢寢忘食,如數學,而對於不怎麽喜歡的語文永遠是應付差事,所以數學長期班級第一,語文卻中考高考都不及格,以至上了大學後,才從高考新鮮出爐就提筆忘字,好多字都是秀才認字認半邊,要知道當時是在武漢大學要分最高的係,周圍同學都是各個學校高考過了清北線的學霸,在這個全體優秀且到處藏龍臥虎的環境裏我這個短板立馬雞立鶴群,被熟悉的同學發現後,紛紛戲稱我為“文盲”。
由於很多字都不會寫,上班後雖然有段時間流行五筆字型打字,但由於寫字對我來說就是硬傷,所以即使別人都用,我也對這個打字法避而遠之,對外宣稱我隻喜歡拚音打字,我都不知道怎麽寫,要怎麽把它分解為五筆字型呀,但從那個時候起,我發現上帝之手就開始發力了,不知不覺中,五筆字型打字法開始消失,以至於現在市麵上完全找不到了,大概像我這樣提筆忘字的人太多了,於是我就代表廣大“文盲”群眾把五筆字型淘汰了!
再後來電腦普及再加上出國,就更加放飛自我,平時連字都沒機會寫,何況是中文,而且在這邊學的是會計,整天跟我喜歡的數字打交道,不亦樂乎(我的舒適圈),中文字早忘到爪哇國去了,原來隻是少部分字不會寫,現在倒好,是絕大多數字不會寫。比如我們一般一個星期去一次超市,采買家裏一周的食品,由於要買的東西太多記不住,一般家庭都會寫個清單啥的,而我去菜場前連想寫個購物清單都困難。“大白菜”倒是會寫,但“蔥”、“薑”、“蒜”,包括豆腐的“腐”字稍微複雜一點的字就個頂個的都不會寫了,最後隻能全用拚音代替,看得讓人灰心喪氣,幹脆放棄了,不過最近幾年倒是直接把清單在手機上記下來。
即使成了真正的“文盲”,卻再也沒有人嘲笑我了,因為會不會寫中文字在生活中已經不重要了,這個缺點隨著環境的改變已經忽略不計了,隻要我在家會說會聽中文就行了。而同時由於工作穩定,生活悠閑,我會隔三岔五地把自己所思所想寫成小文章(當然使用的是拚音打字),聚沙成塔,累積的文字通過拚音打字在電腦上開成了花,於是我慢慢的就成為了周圍普通華人眼中的“才女”。
從昔日的“文盲”到今天的“才女”居然是在徹底放棄寫字之後,這不費吹灰之力中年後獲得的逆襲除了讓人感概萬千以外,還大大提高了我彷佛白嫖來的自信並沾沾自喜。但仔細想想,其實不是因為放棄了中文才成為才女的,真正原因應該是遠離了應試教育和內卷的生活環境後,放下了費心勞神且庸人自擾的焦慮,順應趨勢揚長避短,在放鬆的狀態下用文字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於是上帝這時候就給我打開了一扇小窗戶,讓我在這裏發現一個特別的自己並看到窗外世界的別樣風景。
這在美國高級知識分子裏也不罕見,拚寫沒把握。
英語的發音和拚寫對應度低,這也是一個原因。
要不然美國有 spelling bees 這門競賽呢。
聽說德語你隻要知道發音,拚法就絕對不會錯。
德國肯定沒有 spelling bees 競賽。
1. 模棱兩可。
2. 文章第二、三“一逗到底”- 達意了,但少了點雕琢、精準功夫。
記得我小學時學漢字的過程:一開始在學校學了了幾個字以後,回家閑著沒事就看報紙。如果兩個認識的字之間有一個不認識的字,通過上下文猜出來,然後就記住了。後來認識的漢字幾乎全是這麽自己猜出來學的,而不是在學校裏學的。也許這就是先會說話、後學文字的好處吧。到現在也不知道別人學認漢字是不是也是這樣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