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妮燕

聽從心靈的聲音,講述感動的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狡兔三我

(2018-07-06 14:23:55) 下一個



我是70後媽媽,上有七八十歲父母,下有8歲稚子,全職工作的同時還是擁有兩個貓主子的鏟屎官。生活中恨不得把自己掰成N瓣,把方方麵麵照顧周全。最近突然有一種奇妙的想法,狡兔尚有三窟,我願意擁有三種年齡的自己。

一,90後的我

我目前的工作已經到了職業的天花板,想想同樣的工作還要幹二十年,難免有些意興闌珊,但如果是九零後的我,這是一個多麽令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大公司,工作地點、工資、福利都好,而且工作中鍛煉機會也多,90後的我會每天興高采烈的去上班,接受各種新思想和新事務,不同的心態幹同樣的工作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和心情。

同樣是麵對公司以外的工作機會,人到中年出於各種顧慮,跳槽總是瞻前顧後,如果是90後的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會興奮的迎接每次挑戰和機會,減少那些不必要的顧慮,獲得更多的機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人的生活圈子越來越小,到後來就局限於公司,家,孩子的學校三點,如果是90後的我,會每天去結交新朋友,經常與朋友結伴旅遊,一起運動,一起去品嚐美食,過著神仙般的日子,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決於自己的思維方式。

二,80後的我

孩子像精力旺盛的永動機,而做為70後的父母工作一天回到家已經精疲力盡,沒有多餘精力再賠孩子上躥下跳,而心裏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得跟中年人似的,於是夏天周末學老外帶孩子出去露營,漂流,hiking,而70後的父母總感覺有些力不從心,覺得隻有在自己床上才睡得著,露營簡直不是人過的日子,hiking,自己都走不動,還要背著水,拖著孩子,更是望而生畏。但不去吧,孩子宅在家裏看手機電腦後果更糟糕。如果是80後的我,有足夠的精力去應對這些對孩子有益的室外活動,同時自己還能享受這個過程。

另外對一種語言的接受速度跟年齡是成反比的,年齡越大,接受得越慢,70後的父母大多是中年移民,英語進步如同蝸牛爬,而同期來的孩子,英語卻是一日千裏,特別是很小就來到國外或者生在國外的移民二代,幹脆就不說中文了,生活中全用英文,70後父母最後可能跟自己的孩子之間的交流都成問題。而80後父母大多是二十幾歲出國甚至十幾歲就出國了,70後父母的英語跟他們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三,50,60後的我

中年才移居海外的技術移民,多半國內外兩頭踏空,一方麵沒有趕上國內的高速發展紅利或者因為不是來自北上廣,沒有豐厚的房產做後備,離財務自由還很遠,還得老老實實找工作,而且工作十五年以上才能退休;另一方麵,發達國家嬰兒潮黃金年代已過,在七八十年代,一個家庭中一個人工作養活全家人還能保持高質量的生活是常態,而現在普通中產家庭,夫妻兩人都工作成為主流,否則不能維持相應的生活質量。大家也許還記得以前歸國華僑的風光,那是因為那時中國人普遍收入低,外幣值錢,而現在移民回國探親鮮有不失落的。國內的高鐵,新機場讓人目不暇接,過去那些不如自己的同學好友現在仿佛個個都比自己強。

同樣麵對強烈的對比,如果是50後或60後,心態就好得多,一方麵他們已經五十知天命或六十而耳順,已經可以開始憧憬享受福利的退休生活;另一方麵他們大多經曆過上山下鄉或文革的洗禮,知道名利乃身外之物,相對於財富,全家人的平安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對於兩頭失落的境遇早已淡定,幸福的感覺來自於於內心,他們不願做無謂的比較而自尋煩惱。

90後熱情洋溢,80後精力充沛,60後平和安詳,他們各有優勢和幸福的理由,難道就剩下我們70後獨自在風中淩亂? 不,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70後承前啟後,經過一定的努力和修煉就能集大家所長,擁有以上狡兔三我的幸福。

首先修煉心態,去掉沒有意義的焦慮和胡思亂想。我們雖然沒有60後的那段艱難的閱曆,但我們可以通過讀書來開闊自己的眼界,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經驗,沒鞋穿的時候想想沒腳的人,不把自己跟國內比,做到知足常樂應該不難,一樣能享受60後平和的幸福。

其次堅持鍛煉身體,養精蓄銳,我們當父母的就像一段橡皮筋,經常被生活拉扯,但如果拉得太緊必然被拉斷。而我們的優勢是有足夠的自控力,和生活經驗,讓我們遊刃有餘的做一個精力充沛的父母。

最後放下包袱,開放思想,輕裝上陣,努力學習,馬雲說過,四十多歲,請花時間做好自己,別東想西想。做好自己最喜歡和最能做的事情才是通往幸福之門的關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溫妮燕 回複 悄悄話 不止十年,65歲退休,還有20年,既然是奮鬥,就要抬頭看路,不能隻能低頭拉磨,你說對嗎?
衡山老道 回複 悄悄話 70後還可奮鬥10年,別東想西想,哈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