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著對選擇性緘默症的焦慮,送兒子進入了小學的kindergarten,開學之初,我就跟班級老師Mrs. Chopek解釋,因為兒子的語言環境是中文,所以暫時不會說英語,但能聽懂部分英文,請給予耐心。之所以把兒子打造成新移民的形象,是因為我心存僥幸心理,說不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又兒子突然開竅懂事了就開口說話了,所以不能一上來就跟老師說孩子有問題,免得把她嚇到。
但不巧,兒子遇到的是一個野心勃勃,年輕有為的而且愛做秀的老師,學校所有的外派培訓都給了這個老師。每每培訓回來之後,她就急於用培訓學到的新媒體工具與新認識的國外同行聯絡,有英國的,有美國的,通過網絡媒體讓班上的小朋友與國外老師班上的小朋友交流,這當然是個激動人心的好事,同時也能讓她在教育係統揚名立萬,但在這個交流過程中出現了一個不和諧因素,那就是我那不說話的兒子,每到互動說話環節,到我兒子這就煞風景的打住了。老師對孩子日漸不滿,隔三差五的開始找茬,一會寫郵件說孩子在學校不聽她的指揮(我兒子動作一向慢半拍),一會說孩子排隊時推別的小朋友(其實是兒子又在使用肢體語言跟同學交流),一會說教室裏有兩本書不見了,懷疑是我兒子拿回家了(一般老師遇到這種情況不會發郵件給哪個特定的學生,隻會群發郵件詢問),等我在家找了兩天沒找到之後,她又說在教室裏找到了,而且這種丟書找書的戲碼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我對老師的態度終於忍無可忍,直接寫信向校長投訴,信裏把我所有不滿都擺出來,特別是她發郵件找書事件(估計這次投訴之後,我兒子即使真不小心把學校的書拿回家,也沒人再敢吱聲了),而信的結尾則態度非常誠懇地請校長轉告Mrs. Chopek,對她想做秀的心情表示理解,不過也請對孩子再多點耐心。
投訴的效果是立杆見影的,過了兩天,教育局就來人約我和Mrs. Chopek老師一起在學校見麵,記得那天剛好是兒子的生日,剛坐下不久,廣播裏就響起祝他生日快樂的聲音。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在這次見麵會上,我隻字未提老師的不是,而是盡量提供孩子成長的前因後果的信息,並積極聽取教育局和老師的建議。我得到的建議是在家裏多跟孩子說英語,創造英語環境,同時教育局老師也表示會派專人來學校一對一的輔導孩子說話。
會談後的幾個月,兒子在學校說話仍沒有任何進展,老師也再不敢得罪我了,估計在學校對孩子就采取邊緣化的態度,不理不睬。我想到馬上進入一年級,要換老師了,隻要老師不逼孩子講話,不刺激他就行了,所以Kindergarten最後兩個月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轉眼到了一年級老師換成了Mrs. Gould, 一頭利索的短發,精致的妝容,但一看就更成熟和有耐心。一開始我仍然跟老師不鹹不淡的打了招呼,告之我兒子在學校不說話。我想也不用我說太多,肯定學校的老師都知道他是一個“問題學生”了。
果然Mrs. Gould 表現得更有耐心,每次在跟我提意見之前肯定是先大大表揚我兒子,然後再說上課能不能聽到老師的話後,動作再快點之類吧啦吧啦的話。
但由於孩子在學校完全不說話,老師沒法通過問答來測試他的語言能力,所以所有在學校有關口語或閱讀的練習或測試都需要拿回家來做,別人在學校五分鍾完成的事,我們需要在家裏花一個小時單獨先錄下來,然後我再發給老師。雖然麻煩,但至少通過這種方式,老師終於聽到兒子的聲音了,記得有一次老師在教室裏放兒子的錄像,班上從沒聽過他聲音的孩子們都驚呆了,大概以前還以為他是啞巴,自從這之後,班裏的小孩又給他一個新標簽,那就是“shy”, 我親耳聽到一個小男孩跟他爸爸介紹我兒子時說,這是我們班的誰誰誰,非常shy, 從來不說話。我聽後心中萬分苦澀。
我的兒子害羞嗎?在家裏不覺得啊,甚至還有點窩裏橫。每次開家長會去學校跟老師見麵,兒子前一秒鍾在路上還跟我談笑風生,一進教室,在看到老師的一刹那,臉上像起來化學反應似的,騰地一下紅得跟猴腚似的,然後整個過程不敢拿眼睛看老師,緊張得跟什麽似的。我反複跟他強調,看Mrs. Gould 多喜歡你呀,就跟媽媽一樣,你為啥不跟老師說話呢,孩子不吱聲。
在英文環境裏不說話,那在家以外的中文環境呢?為了讓他有更多的說中文的機會,我決定加入當地華人教會,因為那個教會有一些跟他一樣大的中國孩子,父母剛從中國來,所以這些中國孩子大多還能講些中國話,而且教會有一個很大的體育館可供孩子們活動。當孩子們在一起瘋玩的時候,家長們通常擠在一堆聊天。這時並不外向的我隻能勉強自己去跟那些並沒有什麽共同語言的媽媽們搭訕。有一次,我正在聊著,就見兒子捂著腦袋委屈得走到我麵前,看到我就開始哭起來,我把他的手掰開一看,腦門上起了一個雞蛋大的包,我正準備問怎麽回事,旁邊跑來兩個剛才跟他一起玩的中國小孩,吧啦吧啦的惡人先告狀,說我兒子纏著他們玩,又不說話,所以隻好用塑料棒驅趕並打了他,理直氣壯振振有詞的架勢讓人感覺我兒子挨揍是應該的,而我那可憐的孩子被搶白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我的心裏那個難受啊,全家人捧在手心裏的寶貝,平時在英文學校裏受排擠也就算了,到了中文環境還要挨揍,難道這就是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將來的日常嗎?
不是說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戶嗎,那麽為我兒子打開的窗戶到底在哪呢?
投訴的效果是立杆見影的,過了兩天,教育局就來人約我和Mrs. Chopek老師一起在學校見。。。。" 這樣做真的需要很大勇氣, 一定是被逼到牆角。 你做了,我也做了。 我是把校長告到教育局,還花錢雇了律師, 結果和你一樣,從此以後,學校就和我站在一起了。其實老師想幫忙,但是顧慮學校的規章製度。特教家長真的應該勇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