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老生談感冒病(3)----忌醫者指南

(2016-02-10 02:40:04) 下一個

得病有風險,忌醫須謹慎。但感冒忌醫者,經常有,未必險。諸君請先溫習這個故事: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根據後來扁鵲的議理,這是就一般而言,即病在皮部,多為病之初,易治:“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

就感冒而言,扁大夫(或者扁鵲或者秦大夫秦越大夫)的見解就大有問題了,諸公務必小心,老蔡公之不在乎也未必統統不對----即使他後來送了命。例如麻疹病毒感染,初起呈感冒症狀,到三天日子頭上,出了疹子----疾在腠理,反而是病勢好轉之兆:恭喜大王病將愈也!

這裏麵什麽道理呢?原來,病變元素(例如病毒)進入人體,其進入點常常隻是一個角落,一個局部。經過局部攻堅,病變元素再(多)進入血液。血液是流動的,病變元素向全身擴散。這時,病變元素再通過組織液進入組織,就不是什麽犄角旮旯了,就是大麵積組織如皮膚組織肌肉組織等(甚至神經組織)了。所以,扁大夫之腠理有病,多是病勢由血到液的發展階段。作為外行,病公要曉得:你受到機體普遍疼痛,皮疹,寒戰(發燒後麵再談)這些症狀折磨時,你的病已經進度頗”深“了。

Zika病毒病,有些病人在病程中也出皮疹。從理論上推測,如果一個孕婦感染了此種病毒,而且也出了皮疹,那麽,她的子宮內對病毒的感染,相對較為輕少。這樣說,僅僅是為了幫助諸公理解皮膚組織接受病變元素的道理。由於皮膚組織有外排泄渠道,皮膚組織受病,容易經由外排泄而較快緩解。見到皮膚病變,肌肉病變如寒戰,你可以想到這是血管外組織現象。

病變因素進入組織,也可以進入神經組織。例如,小兒麻痹病毒,就是親神經組織病毒。病變因素例如毒素蛋白,進入腦神經組織,就可以引起中樞神經發病。其中某些因素,進入中樞神經體溫調節區,就會引起發熱反應。

神經組織受累,由病變因素如小兒麻痹病毒引起,不僅如此,還可以由抗體引起。按一般理解,抗體是個好東西,怎麽會這樣?各位聽說過格林巴利綜合症(簡格巴症)吧。這次哥倫比亞Zika病死亡病例,其中兩位死於格巴症。格巴症理論之一,即抗體對接神經細胞軸突鞘引起----進一步引起神經鞘炎症。

蔡桓公需要了解感冒病,病在腠理的道理----非病之始,反兆縱深;需要了解病變因素的循環特點。感冒病程,中醫所謂由表入理,不甚著譜,應改為由點入裏,由裏入表(腠理)等組織。此外,蔡桓公還需要了解抗體。忌醫指南,一定要提抗體。

抗體這個東西太複雜了。不要說蔡桓公,扁鵲也說不清楚的,我們從兒時連續下來的疫苗接種,就是在人工誘導抗體。感冒病時,如何認識理論上極其複雜的抗體呢?

1當一次感冒出現後,兩至三天,病勢持續加重,這個提示對此病致病因素,機體沒有抗體;

2經過血液循環傳播,病變因素發展到皮膚(例如出疹),神經(發熱等),肌肉(寒戰等),大麵積出現問題,機體沒有相應抗體。

沒有抗體的感冒病,持續時間可達一周左右。感冒一周以上,病勢不見緩解,放棄忌醫,毋步蔡桓公之後。

反之,病情輕微,那是不是說,病人就有抗體呢?也不能這樣說。因為,例如病毒感染,這裏還有致病原的質與量的問題。質次量低,病情也是輕微的,例如預防接種的反應。

但無論如何,在機體先自備有針對病原的抗體的情況下,病情是輕微的局部的。即,病輕或有抗體。

抗體參與的免疫具有溫和,針對性強等特性。反之,非抗體參與免疫則較為劇烈,針對性不強。非抗體免疫可以理解為氧化型過程,而抗體免疫可以理解為中和反應,非氧化型反應。很多人聽說過維生素C有預防乃至治療感冒的作用。這個作用,來自其抗氧化作用。

從個人體驗上看,感冒時疼痛例如咽喉痛,全身關節肌肉疼痛,都是氧化反應的症狀表現。在化學意義上,氧化就是失電子反應。就病理意義而言,氧化指非正常非生理性氧化反應。在具有感染因素情況下,氧化反應具有殺傷致病維生素的抗生作用。據此,你可以知道,蔡桓公們片麵強調維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有所不妥。

中間小結:感冒時的疼痛,原則上都是氧化反應。

 

(先存再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