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刺學所謂滯針,明楊繼洲(濟時)《針灸大成》:“如針至深處,而進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圍起皺紋,其針如生在內,此氣實之極也。”
讓思維散散步,不妨這樣考慮:針入體內組織,一般都要受到組織的排擠。排擠針出,這時極端地說,進不能退可以,這是進滯;進可以退不能,這是退滯;退不能進也不能,這是全滯。
讓思維多走幾步,滯針,其實就是針刺學蘋果落地問題。粗看就是個簡單現象,細想玄機秘要大有講究。
滯針,在較為輕小程度上,是針刺的普遍現象;而且,更重要的,是療效機製之一。滯針,提示組織對針體的兩個反應:團緊接近結合;推動。假設出這兩點,退滯進滯乃至全滯,都可以得到融洽解釋。
滯針現象的玄機,就是方向性。例如,有人認為,撚轉針體導致滯針,反向撚轉即可緩解滯針。這個雖然不錯,可惜是思維缺少散步的結論。散步思維,結論空間立即擴大:如果滯針是普遍的存在,那麽,進針和持針的方向,就有調滯的功能。以靜製動,以向取滯,這樣,如同蘋果落地變為極為複雜的引力問題,滯針就是引領針刺學提升的綱領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