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98)
2025 (5)
清晨,老天繼續陰沉著臉。眼下,南美正是夏天。濱臨大西洋的裏約熱內盧,並不熱,屬於海洋性氣候。但當地的濕度卻極高。趕上這樣的陰雨天,伸手抓一把空氣,擰巴一下,水就嘩嘩啦啦地從指間滴落下來。
六點,餐廳裏,重複演奏著早餐時的“吃標”進行曲。大快朵頤之後,之謂在物質層麵上,已經滿足至中部崛起。今天上午的行程,便主要集中在精神維度上的追求。人真是一種不同尋常的動物,吃飽喝足了,不是躺平在窩裏長膘,而是撐得慌。——非滿世界流竄,尋開心不可!
七點二十,驢友們在酒店門口集合,乘大巴出發,開始今日的流竄日程。行至耶穌山腳下,再換乘三軌火車爬山。爬到半山腰,下了火車,又搭乘電梯,上到山頂。邁出電梯門,哇——,傳說中的那座Christ Statue,頂天立地,鋪天蓋地,驚天動地,... ...,都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了,反正就是那麽如此這般地矗立在眼前,讓人徹頭徹尾地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震撼!
從此時此刻開始,來到山頂上所有被稱為人的這種動物,都圍著這座雕像,忙得團團轉,擺出各種各樣的奇特造型,並通過一道攝影的工序,把自己與這座神像,緊密地連係在一起。似乎這樣一來,自己的動物屬性便能得到升華,精神上真正與神在一個維度上了。
這或許是人類追求文明的一種行為藝術吧!說起文明,之謂忽然意識到,西方文明,不像東方文明那樣包容和內向,而是帶有顯著排斥性的、外向型的一種文明。比如說巴西,南美唯一說葡語的國家。葡人自從來到這裏,不光在這裏殖民,還把這裏物質層麵上的每一個角落,乃至精神維度上的每一個坐標,都拷貝成了另一個葡人社會。於是,土著語言、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等,幾乎都消失了。這座雕像,本不屬於這裏,隻不過是這個拷貝過程中的一個經典遺存罷了。
在與神拉關係,套近乎這種行為藝術上,之謂不用花太多時間。因為天生愚昧,並且,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標準定義,我在這裏,千真萬確,算是文盲一枚;即使我再努力,也是枉然,倒不如看看四周的風景。耶穌山原來是一個半島,山坡上是茂密的亞熱帶雨林,it’s the lung of the city,就像導遊介紹的那樣。在更高的海拔上,風起雲湧,氣象萬千,仿佛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好一處風水寶地!
看了一圈風景後,我獨自一人,又流竄到這尊神像底座後麵,見一溜兒擺著三個小雕像:中間的,是Christ Statue的首倡者和集資者Leme神父;兩邊的,一個是藝術設計,一個是結構設計。麵對這座聞名於世的藝術作品,一個拷貝外來文化的經典遺存,我作為執業土木工程師,為自己的行當在其中所作的貢獻,感到一絲迷惘:是欣慰,抑或愧疚?不過,此時此地,之謂僅是一名文盲,根本用不著想那麽多的。
耶穌山的對麵,是另一座叫做Sugarloaf的風景名勝。導遊說,明天吃飽撐著了,再去那兒流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