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

對於她來說,無論是異鄉或者故鄉,她隻要它的心----愛,安穩,寧靜和信賴。
正文

“爾雅日記” 疫情下的美國日常生活(八)

(2020-04-18 14:06:34) 下一個

 "人間紅塵的日常,無非是身邊的柴米油鹽和人情世故。爾雅的日記,記錄著自我的日常生活世界,也傳遞著世界中的非日常時刻。她用文字表述著平凡日常中,點點滴滴的美和暖洋洋的碎碎念。也因此,爾雅的日常也是非日常的剎那間。

在微信上得知爾雅摔傷後,便遞話給她:保重身體。然後,彼此都在自己的日子裡過活。爾雅無意間的摔跤,痛了肉身也靜止了日記,或許,這是一段偶然的靜態時光。靜中待動的養傷日子裡,睡覺,追劇,看花,曬太陽,,,爾雅的身心保持著自由自在的平衡。正如她在此篇日記裡所說的 ‘時間緩緩流過,天地間那股龐大細致的安寧沁入我的身體與內心。’爾雅養護皮肉之傷的同時,也在養心。因為,字由心生。

===鬱乃,讀爾雅日記(七),隨感而發之語。"

(作者在蒙特瑞海邊)

 

4/18/2020

如不出意外,這些天我該與美國的文友們漫遊在巴塞羅那,我們的西歐北非之旅正拉開序幕。旅遊結束後,將從卡薩布蘭卡返程去中國成都。這是去年底就預定好的行程及機票,可惜計劃沒有變化快,突然間,全球就籠罩在冠狀病毒的瘟疫肆虐中。

(電影“北非諜影”中卡薩布蘭卡的‘裏奇咖啡館’)

那天腿摔傷,去診所縫針,醫生叮囑三兩天後回來檢查,以防感染,並預約了拆線日期。其實傷勢不很重,心理負擔卻重,因疫情期間,畏懼出門。

第三天是周六,早早起床,經過前兩天的思想鬥爭,還是決定去診所。受疫情影響,今天是此小診所營業的最後一天,拆線預約也取消了,但推薦了另一家較遠較大的診所。

與LG鎖了房門,走過院子,還未出柵欄門,心中又打鼓:去還是不去?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這兩周,正是美國疫情高峰,政府也呼籲民眾能不出門便不出門,且回來後,倆人又將進行洗衣沐浴等一係列消毒活動,想想都麻煩。望向LG,權衡利弊,折返回家。

每天觀察傷口情況,都說時間是療傷良藥,可隨著日子流逝,怎麽總不見好?且有膿血。不免憂鬱,擔心感染?LG說:大風大浪都經曆過,這點小傷算啥?

但目前我的擔心似乎有點本末倒置:重點不是傷,是怕去醫院。便又提前擔心傷愈後將去醫院拆線。LG信誓旦旦:拆線完全不必去醫院,他自己便可操作,因當年的赤腳醫生都能搞定。可是,他連赤腳醫生都不是呀!

已過預約的拆線日期好多天,傷口終於愈合。由於對非醫療專業人員的不信任,還是決定去醫院拆線。兒子在網上找到鄰近城市的一家 Urgent Care。昨天,LG開車陪同我前往,一路花開,春光明媚。

這家診所規模較大,是一排兩層的建築。房前有諾大的停車場,稀落地停了些車。診所門外立了小櫃台,坐著一個戴口罩的工作人員,地上每隔6尺畫一條藍線,供來訪者排隊。此時隻有我倆,工作人員問清所需。又問近期是否咳嗽,是否發燒,曾否旅行等問題,得到否定答複後,便準許我一人進入。

我叮囑LG不要亂走,呆在車裏等我。

診所內很清靜,環境也空曠,覺得自己之前瞎擔心。其實想想,這種社區診所,來者不是小病小痛便是意外受傷,真正的大病或傳染病人會直接去大醫院,不會到這種社區診所來,而且越危險的時候也是相對安全的時候,因別人也畏懼出門。看到醫護人員舉止從容,他們天天麵對各種各樣的人都不緊張,我又何懼之有?如此想來,心中安定不少。

稍要吐槽的是:拆線這種小事,前後居然要勞動三位醫護人員。先是護士進來為我稱體重測血壓量體溫,為醫生準備好小刀剪鉗子等醫療用品;護士出去不久,醫生進來實施拆線,她非常耐心細致,確保沒有一點點線頭遺漏,拆完線叮囑我回去後要保持傷口幹燥通風;醫生出去後,緊跟著進來另一護士,她幫我傷口塗抹油膏蒙上紗布,又交給我幾頁打印紙,其中包括拆線後的注意事項等等。

拆完線回到家,然後是換衣洗衣沐浴洗發等一係列消毒,好在LG沒進去,便免了這些工作。事畢,身心輕鬆不少。

值得高興的是,近兩天,美國聯邦政府給民眾的疫情紓困金,我們全家均收到了(每人$1200)。其實我覺得天天宅在家,沒多少花錢的需要,LG卻說我:飽漢不知餓漢饑。

行筆至此,剛從網上看到:“$1200紓困金不夠用?然而,新計劃每月發$2000又來了……直到就業恢複到危機前的水平。”“這項更為慷慨的刺激措施將包含在潛在的第四項紓困法案中,白宮與國會正就此進行磋商。”

目前還有給不同收入不同階層的各種補貼,正在進行中。比如:為受到帶薪休假條款影響的企業提供稅收抵免,幫助減少企業損失;個人如果還不上貸款,不許收房;還有學生貸款,給免除利息。

還關注到窮人家的孩子,停課後,這些孩子們沒有了學校的免費午餐,學校則免費開車送到家裏;如果沒有設備上網課,學校還給他們發ipad……

美國不管是哪一層的防疫管理,保持信息透明是絕對的。美國有相當成熟的傳染病報告係統。醫院的醫生對每個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都會上報。國家疾控中心和各級政府也必須向社會公開透明的信息。

所以川普在電視直播上,口口聲聲這死人那死人,這缺醫療物資那少醫護人員,這沒準備好那有漏洞,不斷輪播各地缺醫少藥的情況,實時播報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讓全世界都知道美國疫情的嚴重性。

想想川普也不容易,若把他看成鄰家老頭,覺得他每天操心操肺,寢食難安,哪比得上人家含飴弄孫,怡享天年的平頭百姓!自從他當上總統,不僅私人財產縮水十幾個億,還被這彈劾那調查。如今這大把年紀,天天在記者招待會上,一站就是幾小時的電視直播。川普的疲勞寫在臉上,看得出,他是在兢兢業業為國家和民眾操勞,盡最大努力把美國帶出這個巨大災難。所以這些日子,川普形象變高大了,民調支持率不但沒降,相反還創下彈劾以來的新高。

美國康涅狄格州,一位巴基斯坦裔醫生發明了呼吸機創新管道,好像是用三維打印機實現的,可以同時供7名患者使用。而且技術公開,免費索取相關技術資料。為了表達感謝,當地居民在警車開道之下,緩緩經過這位名叫薩烏徳.安瓦爾醫生別墅前,鳴笛向他表達敬意。樸實無華的醫生站在自家草地上,向車內民眾頻頻揮手回應。

一方無私奉獻,一方真誠感恩,令人動容!

向兒子講起這則故事,同時鼓勵他:你發明的不同款式遊戲機零件,也是3D打印機製作出來的,若你拓寬思路,也可以像此醫生,為人類作貢獻呢。(另,前些天我曾問他:你這樣發明製造出來在網上賣,又自做有廣告視頻,銷售不錯。相關工廠是否會從網上直接把你創意拿去,改進他們的產品?我不懂,估計他也不甚了解。)

在重災區紐約,疫情已到拐點。前天州長稱,紐約已度過了抗疫戰中最艱難的時刻。 仿佛天意,當天傍晚,雨後的雙彩虹,橫貫曼哈頓,給疫情陰霾下的紐約人民,帶來了不少精神慰藉:

“流雲灑淚倍晶瑩,洗豔嬌花碧草青。

千點雨珠千點願,半彎彩帶半彎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爾雅的花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文取心' 的評論 :

洛陽紙貴。
文取心 回複 悄悄話 妙筆生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