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今天的烏克蘭和1945的中國

(2025-11-22 16:14:47) 下一個

在西方報刊出現美俄談成,被特朗普批準的關於結束俄烏戰爭28條的詳細條文,主要內容包括要求烏克蘭放棄東部頓巴斯地區領土、烏軍規模限製在60萬人內、烏憲法寫入永不加入北約、邀請俄羅斯重返G8等。這些條件被認為嚴重偏袒俄國,在國內外引起大嘩,很多人不相信其真實性。

但其後的消息,似乎證實了這些條文的真實性。烏克蘭政府證實收到美國發來的全文,澤林斯基發表了基調陰暗的講話,並不包含強烈的拒絕語言,而隻是說烏克蘭遇到了至暗時刻。而特朗普在回答記者問時也暗示了其真實性,還公開說烏克蘭“手裏沒牌了”,隻有7天的考慮時間,他說:“他必須接受,如果不接受,那我猜他們就繼續打吧……“。按照條件,如果烏克蘭不接受這些條件,美國將撤銷其對烏克蘭的所有援助和支持!

大半個世界都為烏克蘭喊冤,就連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分析也是如此。但對於一個弱國,在弱肉強食的大國博弈場,他又能怎麽樣呢。1945年的中國,也麵臨和今天的烏克蘭同樣的情形。

那時,中國和日本的戰爭已經進入了第15年(從1931年開始),付出了極大的民族犧牲,但實力卻沒有什麽增長,而且完全失去了自主性。不但武器裝備需要美國的援助,甚至政府的開支也是,如果沒有美國,公務員都開不出工資。中國政府和軍隊腐敗,慘無人道的拉壯丁,嚴重影響了政府的信譽和軍隊的戰鬥力,在軸心國走下坡路的1944年,窮途末路的日軍發動的一號戰役,竟把中國軍隊打得丟盔卸甲,一敗千裏。而特別來氣的時,戰場中國老百姓深恨國軍,竟然幫著日軍殺死和捕獲國軍。

湯恩伯吏治腐敗,加上部隊軍紀敗壞,老百姓民不聊生,非常仇視這支部隊。在馮小剛的“1942年”電影中有過描述,老百姓餓的地主家的大小姐隻要一個包子就把自己賣了,但國軍還不救災,輪到日本軍給饑民發糧,以至發生河南人民簞食壺漿以迎皇軍,把國軍綁了,殺了(人數達5萬,一個整編軍了)獻給皇軍。正不知道要誇這些人民呢,還是把他們列為叛徒。戰後蔣鼎文和湯恩伯被撤職。鑒於軍事實力的巨大差別,失敗不丟人。丟人的是一觸即潰,絲毫沒有給蔣委員長爭口氣,讓委員長在國際上丟了大人。

相比於其它各戰線盟軍的勇猛表現,中國國內戰場的拙劣表現,讓盟軍的幾大巨頭極其生氣加鄙視。羅斯福本來對中國以積弱之國拖住日軍主力這麽多年還有一點敬佩之情,還拉著蔣委員長參加了開羅會議當了一把巨頭癮,這一下子別說敬佩之情了,剩下的全是不滿和鄙視了。他也意識到,中國沒這個力量打敗日本。

處於下風的日軍在太平洋戰場采取了每戰血戰到底的戰略,造成美軍極大傷亡,以期以此逼迫美國體麵求和。據美軍估算,如果要攻占日本本土,需要傷亡美軍百萬,如果加上滿洲以及中國占領區,這是美國無法承受的代價。那時原子彈試驗還沒有成功,美國急需一個盟國為他減少這種傷亡。中國指望不上了,唯一有能力擔此重任的就是蘇聯了。

蘇聯的情況和中國不同,雖然它接受了美國很大的援助,但仍然具備自主的能力,到1944年,美國的援助對蘇聯的影響已經不大了。蘇聯軍隊前鋒逼近華沙卻不去救助在那兒的為流亡西方的波蘭政府發動的華沙起義,蘇軍熱衷於占領東歐國家卻留著一河之隔的柏林不發動進攻,西方也無可奈何。靠停止援助根本影響不了蘇聯,蘇聯政府的運行也不靠西方援助,因此,蘇聯是完全獨立的一個力量,要讓他幫忙,隻有用利益交換。

蘇聯的開價,就是要外蒙古維持現狀,要租借旅順和大連港,我還要中東鐵路……。這都是以中國為代價的,對羅斯福來說,讓美國兵少流血比什麽都重要,中國不願意,有的是辦法,隻要減少援助,中國政府就揭不開鍋,蔣介石能怎麽樣。於是一句話,行!然後,羅斯福對蔣介石的手段,就像現在特朗普對澤林斯基的一樣,蔣介石能怎麽樣?

俄烏戰爭的爆發,應該與當時西方的戰略有關。當時在獲得蘇聯對東德歸於西方的同意時,西方領導人作出了北約將和華約共同解散,西方勢力的擴張止於東德的承諾。但以後,不但北約沒解散,還持續東擴,不但擴到了所有前華約國家,還擴到了原蘇聯加盟共和國波羅的海三國,並還要繼續擴張到斯拉夫核心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這觸及了俄羅斯民族的底線。一戰戰敗的德國,實力尚在,卻被凡爾賽條約逼到絕境,從而引發納粹上台,發動了更為慘烈的二戰。但人類不會從曆史中學到任何教訓,蘇聯雖然解體但俄羅斯實力尚存,欺人太甚必然遭到反擊,俄烏戰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爆發了。這個敘事,是特朗普也同意的。

以後戰爭的發展,出乎西方的意料,俄羅斯並沒垮,而是越戰越勇。烏克蘭出現了和當年中國一樣的情況,政府腐敗,征兵殘酷,而無論軍事和政府,都需要西方的援助。美國在拜登手下,按特朗普的說法,已經支付了三千億美元,雖然按援助開支隻有一千億,但總支付,包括美軍提供的情報等支持加上去,特朗普的說法是符合事實的,歐洲國家,也提供了差不多同樣的錢。雖然烏克蘭給俄羅斯造成了非常大的傷亡,但要打敗俄羅斯,希望是渺茫的。

對美國來說,一個戰略上的不利情形出現了。美國主要對手是中國,美國對中國最大的威懾,就是在核武器上的絕對優勢。但因為俄烏戰爭,俄羅斯已經完全依賴中國,而中俄兩國的核武器,超過美國。俄羅斯可以在很多方麵幫助中國,在這個三角關係上,美國越來越不利。如果俄烏戰爭繼續,對美國已經無利可圖,而戰略的劣勢將愈演愈烈。美國需要盡快走出這個迷途!

要讓中國來幫這個忙,就像緣木求魚。中國怎麽可能來幫這個忙?因此,隻有美國自己來解決,辦法可能隻有一個,壓烏克蘭屈服。離開了美國,烏克蘭沒有選擇。靠歐洲如何?歐洲當然一百個不願意,特別是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如果烏克蘭投降了,下麵就輪到它們了。但歐洲現在不齊心,其中很多國家,如匈牙利,根本不願意出錢支持烏克蘭,而歐洲出錢的途徑也有問題,目前把主意打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上,但這是不靠譜的。俄羅斯沒像納粹德國那樣徹底戰敗,最後還是要談判解決,沒收的錢總是要還的。歐洲現在的狀態,就是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就像當年中國屈服了,美國也有一套說法:蒙古已經在蘇聯手下幾十年了,蘇聯又沒有戰敗,就算中國不簽字,蒙古也回不來了。滿洲在日本手裏,如果沒有蘇聯打下來,也回不來,現在人家出力,給點好處費也是應該的。按美國的意思辦,美國可以回報以將美國打下來的台灣交回中國,並給與巨額援助,給與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你還有什麽怨言的,感謝我還來不及呢?

現在美國也可以說服烏克蘭:再打下去,你的地越來越少,人也越來越少,而且沒有勝利的希望。再說,那些克裏米亞啊,頓巴斯啊,本來就是俄羅斯的土地嘛。如果按我說的做,你可以保住烏克蘭國家,那些敖德薩,基輔等俄羅斯的母親城永遠屬於烏克蘭了。烏克蘭從此可以加入它夢寐以求的西歐的懷抱,有美國的保護就相當於加入了北約,從此開始民族的新生,這有什麽不好的?

因此,這28條,盡管疑問重重,可能還是目前最靠譜的可以引導俄烏戰爭走向終結的條款。俄烏戰爭,也給世界留下一條教訓,沒有這個實力,就不要幹力不從心的事,為人辦事,不能太指望別人的可靠性,任何老大都是以自己利益為重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這28條,盡管疑問重重,可能還是目前最靠譜的可以引導俄烏戰爭走向終結的條款。】
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已經明確拒絕28條,說烏克蘭領土不容討論。
至於澤連斯基自己是否會同意28條,還難以預測。見以下分析。
澤連斯基跟波羅申科競選時,波羅申科是主戰派,而澤連斯基是主和派,主張與俄國溝通,以實現和平。
當時烏克蘭與頓巴斯武裝已經打了五年。從選舉結果來看,當時烏克蘭民心已經對戰爭感到疲勞,使澤連斯基以大優勢獲勝。
澤連斯基上台後,馬上開始實施明斯克協議,讓烏軍退出協議規定的停火線附近幾公裏寬的非接觸區。
可是,烏克蘭強硬民族主義者拒絕執行明斯克協議,拒絕退出非接觸區。
在網上可以看到視頻,澤連斯基和烏克蘭強硬民族主義者拌嘴,讓他們退出非接觸區,而烏克蘭強硬民族主義者話裏暗露凶意。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在那以後,澤連斯基感覺受到烏克蘭強硬民族主義者對自己和家人安全的威脅,從此以後,他好像變了一個人,不再實施使他贏得選民人心的主張,而是變得與烏克蘭強硬民族主義者完全一致,背棄明斯克協議,使明斯克協議終於沒能實現,而繼續頓巴斯的戰爭。
時間到了現在。如果當年烏克蘭強硬民族主義者對澤連斯基和家人安全的威脅仍在,那澤連斯基大概會拒絕28條,因為,如果他接受28條,他和他家人的性命就可能不保。
如果美國能想出一個辦法,能保證他和他家人的人身安全,也許他能簽字。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那些克裏米亞啊,頓巴斯啊,本來就是俄羅斯的土地嘛。】
蘇聯建國時,克裏米亞本是俄羅斯的土地。
是赫魯曉夫在1954年把克裏米亞當“禮物”送給了烏克蘭。
其實,原來烏克蘭比現在小得多。
南部的克裏米亞是赫魯曉夫從俄羅斯要過來,送給烏克蘭的。
西部的利沃夫州是斯大林二戰後從波蘭切割出來,送給烏克蘭的。
西部的外喀爾巴阡州是斯大林二戰後從匈牙利切割出來,送給烏克蘭的。
西部的切爾尼夫齊州是斯大林二戰後從羅馬尼亞切割出來,送給烏克蘭的。
烏克蘭獨立後,進行了“去蘇聯化”運動。但是,烏克蘭到1991年獨立時領土那麽大,其實全靠蘇聯、斯大林、赫魯曉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