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現代步兵班裝備以及代價

(2025-10-02 10:30:53) 下一個

戰爭一直到現在為止,還是需要步兵來最後解決問題。以色列的軍備比哈馬斯先進一個世紀都不止,但最後還是要靠步兵一個個據點攻占,一個個人消滅。到了步兵對抗階段,雙方武器實際差距就要小得多了,先進方也要用他們珍貴的人命和不穿鞋的賤民交換了。就是因為承受不起這種交換,美國在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都敗退了。

中國以前命賤,還有一個傳統,認為穿的嚴嚴實實的怕死。從國民黨到共產黨,單兵裝備都是世界上倒數差的。抗日時代,中國軍隊很多都穿的是草鞋,戰鬥時,一顆炸彈除了飛濺的彈片,還能掀起無數碎石。一顆小石頭就能打穿草鞋,腿傷了, 士兵大致失去了戰鬥力。而當時連強國中裝備最差的日本,也是穿作戰靴的,裏麵裹著鋼板,雖然平時走路時有點重,但碎石肯定是傷不了腳的,這能防止多少這種無謂的受傷。而中國軍隊,全麵配備作戰靴,已經是2015年左右的事了。

習近平當政的這些年,在軍事裝備和軍隊建設方麵,還是下了血本。最近央視軍事科技節目報道了單兵裝備和現代步兵班裝備情況。我90年代在野種軍呆過,那時的單兵裝備很差,沒有作戰靴,作戰服和常服不分,鋼盔平時不配。步兵團沒有專用運兵車輛,演習是借的炮兵團的車輛,吉普車都是無裝甲的。通訊工具還是類似於抗美援朝王成用的那種帶個大天線的步話機,通訊兵背誦密碼通訊。被子也就是用幾根繩子捆著,幹糧就是難咽的壓縮餅幹。用軍褲紮住褲腿吹起就成了救生圈,而戰地自救也隻有一塊布做成各種救生工具,需要很高的技巧。我有篇博文描述過一次演習的經曆。(記在共軍野戰部隊服役的歲月)(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246/201609/1309836.html

但如今共軍的裝備確實是鳥槍換炮了。一個單兵的裝備,除了專用的作戰服,作戰靴和頭盔,作戰眼鏡,士兵都攜帶一個大背包,背包裏有睡袋,多用鏟子(可砍,剪,鏟,刺.....),多用網(可做成搖床,變成救生圈,帳篷,當捆綁工具.....),FirstAid自救包,還有很多可以自熱的食品,非常可口。據說中國的戰鬥食品是供給俄國的主要軍用品,這不算致命武器,不在禁運之列。光以上這套非致命單兵裝備,價值就在5萬以上。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在一個體係化,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的典型的加強班(12-15人)中,組織構架如下:

一、 組織架構(約 12-15 人)

 

組成部分 人員數量(人類) 核心職能
班級指揮控製組 1-2 人 (班長/副班長) 決策核心:信息匯聚、戰術指揮、火力分配。
無人係統小組 2 人 (無人機操作員/無人車操作員) 控製核心:操作所有空中和地麵無人平台,維護數據鏈。
有人戰鬥小組 8-11 人 (突擊手/機槍手/火力支援手) 突擊核心:近距離接敵,陣地占領與防禦,為無人車提供掩護。

 

二、 無人作戰工具配置(“無人集群”)

 

無人係統小組將控製以下三類核心無人平台,形成信息-火力一體化的集群:

平台名稱 數量 核心功能
1. 無人地麵作戰車 (UCV) 1 輛 重火力與運輸:配備 12.7mm/30mm 遙控武器站,或反坦克導彈。可作為移動火力掩體,並在安全區域運載重型補給或傷員。
2. 機器人犬/通用地麵平台 (UGV) 1-2 隻 近距偵察與中繼:配備光學/熱成像偵察係統,用於搜索建築內部、隧道或地形死角。同時作為無線電中繼節點,延伸數據鏈覆蓋範圍。
3. 無人機集群 (UAV Swarm) 4-6 架 空中眼睛與精確打擊: - 微型偵察無人機: 提供實時態勢感知。 - 遊蕩彈藥(巡飛彈): 用於對無人車定位的高價值目標進行精確硬殺傷

 

三、 人類士兵的裝備與能力升級

 

人類士兵不再僅僅是武器操作員,而是成為信息節點決策執行者

角色 關鍵裝備與能力
班長/副班長 C4ISR 終端: 專用的戰術平板,實時匯聚所有無人機/無人車的視頻流、目標數據、傳感器信息。負責數據融合目標分配
無人係統操作員 多功能控製器: 集成手柄和頭盔顯示器(AR-HUD),可無縫切換對空中、地麵平台的控製。
所有戰鬥人員 增強現實頭盔(AR-HUD): 將無人機和無人車的實時目標數據、敵方位置標記、射擊彈道預測等信息,疊加在士兵的真實視野中。
火力支援手 智能武器係統: 榴彈發射器或反裝甲武器,具備數據鏈接口,能接收無人機/無人車的精確目標坐標,實現超視距打擊。
通用裝備 高能電池組: 每個士兵攜帶的電源負載增加,用於支撐 AR-HUD、先進瞄準具和數據鏈通信模塊的持續工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envy4525 回複 悄悄話 把老百姓的錢都花在這些裝備上到底是為了什麽?習包子的麵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