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二七大罷工”的根本原因應該是《孫越宣言》

(2016-02-07 14:44:42) 下一個

又到“二七紀念日”。1923年1月中旬,經吳佩孚手下的京漢鐵路管理局長趙繼賢批準,京漢鐵路總工會正式掛牌 。趙繼賢局長甚至答應在開成立大會時,鄭州以南的代表由江岸掛專車到鄭州接送,鄭州以北的代表由路局發給雙程免票券,總工會籌委會還在京滬漢粵各大媒體刊登大幅廣告,邀請各團體來鄭州參加成立大會。但到了1月28日,鄭州警察局長黃殿辰到總工會宣布了吳佩孚的電令:隻同意成立總工會,禁止開成立大會。

短短半個月,發生了什麽事情令老吳出爾反爾?中共創始人之一、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參加者包惠僧在《二七回憶錄》一文中將其歸咎於英國人:“就在這時候,吳佩孚的後台老板英帝國主義正在幕後陰謀策動。它是有政治經驗的,長江一帶又是它的勢力範圍,工人一組織起來就不得了,因此就指使軍閥吳佩孚無論如何要把工人鎮壓下去”。

在此前三個多月的10月11日,吳佩孚曾與黃俄李大釗會談,並想讓李大釗當教育總長。再早兩個月,蘇俄代表越飛曾向斯大林報告:“吳佩孚及其政治顧問宣稱完全同意我信中的意見,都說自己親俄。”

自稱“親俄”的吳佩孚,顯然不會聽英國人“指使”殺俄國人養的狗。包惠僧版的“曆史”屬於宣傳品。

真正的曆史記載了1923年1月26日,蘇俄駐華全權代表越飛和孫文發表了《孫越宣言》。俺認為,這才是兩天後的1月28日吳佩孚電令禁止開會的原因。

當時中國各派力量中,俄國人最恨的是張作霖。俄國人曾經看中了吳佩孚和孫文,希望孫、吳合作,對付表麵上親日的張作霖。對此孫文回複:“我很想與他(吳佩孚)合作。但是,以我同那些仍然忠於我的統一國家計劃的老朋友的決裂為條件的合作。我是不能同意的。” 在《孫越宣言》發表的同時,孫文向張作霖作了通報。張作霖回信:“提要勾元,全局在握,老謀深算,佩仰至深”(兩段引文出處見參考文獻[1]和[2])。

俄國人放棄拉攏吳佩孚,並非像有些人為了攻擊國民黨而造謠說的是因為吳佩孚的“民族氣節”:一個自稱“親俄”的人不可能有什麽“民族氣節”。俄國人轉變態度的原因是:在1922年底到1923年初,擁護孫中山的軍隊在對陳炯明的戰事中取得勝利,越飛判斷,“孫逸仙不是今天就是明天,遲早會恢複在南方的全部影響”。 

所以,二七事件的初始原因,在於廣東戰局的扭轉,這引起蘇俄態度的轉變,使原來腳踩兩船的俄國人決定援助孫文。吳佩孚“親俄”當然是為了俄援,俄援沒了自然跟著翻臉。這就害慘了蘇俄在中國豢養的走狗。
 

順便說說,越飛在1922年8月向斯大林的報告中說:“(格克爾)從吳佩孚那裏回來了,說從未見過這樣完美的軍事秩序:秩序和紀律極其嚴整,操練和訓練比讚許的還要好。他受到最高禮遇,包括軍事禮遇。吳佩孚及其政治顧問宣稱完全同意我信中的意見,都說自己親俄。”這段話由三句組成。奇怪的是,最後一句“吳佩孚……親俄”往往被中共媒體砍掉,用於捧吳佩孚打國民黨。如 《人民日報》有一篇借吳貶孫的文章便是一例:

http://www.people.com.cn/GB/14738/14761/25881/2529498.html

此外,俄國給孫文的援助總額隻有252.5萬盧布,外加“一萬支步槍和一定數量的火炮”(參考文獻[3],文中200萬盧布是1924年兌現,又說伏龍芝在1924年3月“親自負責發放 50 萬盧布”,所以有可能總額是252.5萬)。孫文去世次日,俄共政治局就決定援助馮玉祥一百萬盧布(參考文獻[5])。

參考文獻

[1]《孫逸仙給越飛的信》,參見《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一1925)(1),第144—146頁。(轉引自http://www.minge.gov.cn/minge/txt/2008-09/26/content_2494845_2.htm )
[2]何立波《孫中山與張作霖合作揭密》,載《文史天地》2007年第02期

[3]包惠僧,《二七回憶錄》

[4]朱洪,《大革命時期蘇聯和共產國際對國共兩黨經濟援助之比較》,《黨的文獻》2007 年第2 期

[5]楊雨青,《國民軍與俄共( 布) 中央政治局中國委員會》,《近代史研究》2000 年第3 期

duping.net 的跟帖:

新大陸人: 《北洋第一大罪臣,吳佩孚也!》 
北洋第一大罪臣,吳佩孚也!
其罪一,借愛國之名,忽悠五四學生暴亂,斷送北洋參加一戰勝利果實。
其罪二,首開北洋內哄,內阻段總理統一天下,外失北蒙古於赤俄。
其罪三,與赤俄調情作秀,讓黃俄有機會北洋地盤四處活動。

 賽昆:   《多說兩句:黃俄當時是“求寸得尺”,趙局長見牠是吳帥新寵》 
趙繼賢知道,黃俄中共是吳佩孚的新寵,生怕得罪,所以還拿民脂民膏額外給這群俄國走狗“掛專列、雙程免費票”,以討好吳佩孚。當時吳佩孚是中國最有權力的人物,例如“教育總長”的任命,隻是他一句話的事。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俄國人先翻臉,兩天後老吳也跟著翻臉。下麵的走狗不知所以,想鬧事,結果被老吳宰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