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Justice -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讀書筆記

(2023-09-26 12:02:31) 下一個

這是14年前哈佛的一門公開課,由政治係教授Michael Sandel講授。對社會影響深遠,之後教授出了這本書,還有人還建立了一個網站Justiceharvard.org.  油管上也有講課的全部12個錄像,環環相扣,精彩紛呈,引人入勝,發人深省。我注意到第一節課的觀看者是3千7百萬次,最後一節是近90萬次。我仔細看了全部,並非後麵不精彩,而是大多數人並沒有看完。我是看了錄像之後看的書,書和講座基本結構一樣,但書上的內容更多。

如結尾所述,絕對的公正不可能實現的,從始至終課程或書都是在探討:我們該怎麽做?

對於Justice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麵:財富的分配,個人的自由和責任,社會資源的分配。

涉及的話題包括,大到:社會上財富的分配是否公平?是否該強製富人繳高額稅?代孕母親的權利,同性戀婚姻的立法,墮胎,Affirmative Action在大學錄取中的合理性。小到:凶手來追討藏在家裏的朋友我是否該撒謊?在主動和被動地去犧牲一個人和5個人之間該怎麽選擇?困在海裏瀕臨餓死邊緣的三個船員是否該殺害並吃了已經奄奄一息的同伴求生?

在討論這些話題的同時,教授完美地詮釋了曆史上相關哲學體係裏的各種理論:

實用主義(Utilitarian)以John Stuart Mill 為代表,相關案例是食人的船員,後來這三個船員吃了同伴活了下來並得以等到獲救,實現了以1獲3的產出最大化。

但學生們都覺得哪裏不對,雖然食人是全體投票的結果,是瀕死的男孩同意的,但他是主動同意的還是被動同意的?雖然對團體來講,他似乎應該同意,但他真的願意放棄生命嗎?

還有一個例子,是福特汽車,明明已經發現了設計上的安全隱患,但福特算了一筆賬,用戶總量乘以出事的概率再乘以應為每個死人付的賠款,仍小於把全體車輛召回改裝的花費,所以福特沒有召回汽車。在福特的計算中,人和為他們生命所付的賠償額等值。

這些看似有理的實用主義理論其實很愚蠢,Utilitarian不認識一個人作為個體的價值,還以為凡事都可以準確地用錢等計量單位來衡量,並假設獨立事件對周圍和將來沒有影響所以沒有加入計算。更險惡的事,Utilitarian容易被統治者利用,用你的cost獲得我benefit,就像食人的船員一樣,隻需強調團體的利益就理直氣壯。

實用主義最有力的反對聲音是John Rawl, 他也並不讚成Meritocracy(精英政治),而是倡導平等主義(Egalitarian)。他的理論不能從字麵上理解,尤其是不能從中文字麵去理解,是比較辯證的理論。這裏有幾段John Rawl的言論:

此外還有John Locke 的自由主義(Libertarian)和Immanuel Kant 的Autonomy (自治)。

但是,在平等主義(Egalitarian)之上,個人不是唯一單位,而且個人並不完全擁有自己。一個人是鑲嵌在社會中的,與周圍人不可分離,我們並不真正擁有自己。就像Aristotle 說的不參與公眾事務的人根本無從談美德。He believes the public life is far more virtuous than the private and because "man is by nature a political animal".

那麽Solidarity(團結一致)算不算我同類對異己的偏見或自私?人是應該先忠於自己的小家還是先忠於自己的國家?在此,我想起《大學》裏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我看來這個順序是內在的不可改變的,一個人不從愛自己的小家開始,談何愛國?

本課程和書中最有用的一點,我認為就是教授在這裏提到一個理論:檢驗Justice的標準,並不是看這個做法本身是否公正,而是當這種做法普遍地發展到整個社會以後,它會帶來好的還是不好的效果。 所謂好還是不好,是看common good for the purpose of good life.

就在今年,美國最高法院判哈佛錄取中的affirmative action違憲。而14年前,affirmative action就已經在哈佛的課堂有了激烈的討論。種族的存在是一個事實,多種族的共生是美國不可避免的重要的問題。幾年前我在各學區代課時深切體會到,一個種族的領導者不可能是來自其他族裔的人,affirmative action有其存在的原因。Michael Sandel教授引用了他人,其實也是他自己的看法:“隻要我們在對待個人時,沒有帶著偏見或輕視,就不算違憲。”大學的目的是什麽?大學除了維持運營,科研教育,也對社會擁有責任。如同討論同性婚姻是否合法時,我們要先看婚姻的目的是什麽一樣。婚姻是兩個希望建立長期而且是排他關係的個人的契約。與現如今的極左思想結論相似但原因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案例也很好地解釋了另一個Justice的判斷標準,就是查看動機和目的,書中所說的Teleological。

很建議教課的人去看一遍Michael Sandel的講課錄像,如何激發興趣,啟發思維,如何掌握課堂的脈搏,如何引導 學生,如何用提問,停頓,案例選擇實現教學效果,the best teacher of how to teach。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