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肆虐以來,“親自”一詞從天而降,隆重回歸華夏大地。老夫略有詫異,特別注意了一下美國本土。隻見各級官員(一把手們)“親自”傾巢而出。各類媒體的頭版,電視的Breaking News,幾乎天天都是他們在交代現狀,公布計劃,回答問題,抽空不忘表演一輪花式甩鍋。他們常用“我們,我”,卻絕少用“親自Personally or in person” 。這絕不是生僻的詞。一般人也常用。像是跟老板拍著胸脯保證某某事辦得沒問題時,常拍出“親自Personally or in person”。透著一股舍我其誰的豪氣。當然,同時也拍上了自己的信用和能力。看來還是政客們狡猾, 說是說,做是做,任何時候留有餘地。這裏不得不提一位政壇奇葩,頂著一頭跟川總相近的金色秀發,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老哥領導英國抗疫新冠,可謂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又親自染病,再親自痊愈。放眼世界各國政要,目前唯其一人。能文能武,宜帥宜兵,可上天攬月可下洋捉鱉。敢對歐盟說拜拜,敢進ICU探究竟。大有英國騎士貴族派頭,性情中人風茂。至於用沒用過“親自”,原諒老夫失察,敬請旅英的朋友們指教。
老夫最早親自學到“親自”這個詞,應該是在文革。那時年紀還小,基本是懵懵懂懂地盡情吃瓜。聽過“解放軍是主席親手締造,副帥親自指揮”一說。對於吃瓜群眾,這很合邏輯呀。忽一日,消息傳來,說副帥“倉皇出逃,葬身沙漠,死有餘辜”。驚得所有吃瓜,種瓜,捧瓜,獻瓜的張口結舌傻了眼,各種瓜掉了一地。再一日,上麵來人收拾。傳達說主席其實早已識破副帥狼子野心,曾放話,“締造者就不能親自指揮嗎?”一問見血。嚇得副帥靈魂出竅,鬧出個9-13. 彼時對中國對世界的震撼,“TNT當量”上,跟後來美國的9-11似有一拚。
文革結束,“親自”一詞好像親自消失了。不知是否因為主事的鄧公,被主席親自提拔,親自打倒了多次,親自被玩弄於股掌的屈辱刻骨銘心,而對“親自”心有餘悸。盡管鄧公後來確實親自操辦了幾件堪稱驚天的大事,也是絕口不提“親自”的。
自古以來,兩軍對壘,陣勢拉開。帥旗之下,大帳之中,必有主帥親自壓陣督戰。唯此身先士卒方可震懾敵威,安己軍心。故交手策略必是先斬對方主將主帥,以亂敵營。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丟了主帥,必遭掩殺。隻剩主帥,倒有可能出奇製勝。諸葛孔明的“空城計”便是千古一例(演義情節,姑且信之)。在在彰顯了主帥親自親臨的重要。
現代語境中,凡用“親自”時,無非告訴人們兩點。一是“親自”者,為該特定環境中的老大。非“一把手”不敢用不配用。二是被“親自”者,必屬事關重大。然而,事關是否重大,完全由“親自”者圈定。所以,隻剩下一個簡單的等式:“親自”= 老大。再看文革,隻有主席才用“親自發動,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總理事必躬親,親自了多少大事,卻從未碰“親自”一手指頭。而副帥對(大概是)別人冠之的“親自”甘之如飴,結果悲慘。鮮活的教訓曆曆在目。
“親自”者享受一呼百應的尊貴,同時也背負了“親自”的風險。重大事物的發展通常會受諸多因素製約,需要各級老大的親力親為,普通民眾的齊心協力,外加天時地利的眷顧。忽略製度的設計,看淡團隊的力量,藐視集體的智慧,嘲笑對天地的敬畏,定會放大個人的弱點。如此放飛“親自”的後麵,潛伏著指數型的不可預知性,諸如同僚下屬的畏懼觀望,消極怠工,敷衍拆台,高級紅低級黑,等等。以致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親自”者也隻能靠甩鍋脫身了。
另外,許多重大事物的技術成分龐雜,需要專業的力量。而“親自”者往往不具備如此招之即來的知識儲備。在重大事物的緊要關頭,隻憑熱血激情,如何能夠未雨綢繆,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往往隻能換來“一聲歎息”。老夫仔細看了幾遍孫楊親赴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為自己辯護的視頻,慷慨激昂的結果是親自領到八年禁賽頂格判罰的悲劇(2月28日生效,目前仍可上訴)。除此之外,這位遊泳天才贏得了山呼海嘯般的歎息。
總之, “親自”從來都是門高風險的技術活兒,需要膽量智慧,遠見卓識。老大們宜謹慎用之。濫用以刻意抬高“親自”者或被“親自”者,甚至當做宣傳自家的招牌,隻會畫蛇添足,得不償失。如“親自”出席,“親自”接見,“親自” 登門,難不成還有不“親自”的出席,接見,登門?而且,人在做,天在看,網在傳。說了“親自”而不真去親自或親自不夠。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親自”自己。
最後,想起“親”的繁體(正體)原型“親”,以及“愛”的原型“愛”。“不見之親,無心之愛”,寓意深刻,也成了漢字簡化“大躍進”而為人詬病的例子。那麽,當年漢字簡化是否被“親自”了呢?既然“親”舍棄了“見”,那麽今天的“親自”,是否也就心安理得地不用親眼見見了呢?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