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十年代的愛情

(2016-11-13 10:08:22) 下一個

野夫有篇八十年代的愛情,講的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事。這裏說說八十年代前後,包含七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的愛情。

看了林櫻和杜鵑盛開的連載,有感而發,略記一二。

這兩篇連載裏的人物,其實都是那個年代的非典型大學女生。女性的情商就平均水平,是比男性要高的。在小學,初高中不必說,其實青春期都是如此。最近不是英國有篇研究,說是平均而言男人要四十三歲才成熟,女人是三十二歲。

所以我看萬潤南說他班上的女生,家庭幸福的都是女生聰明,愛情主動的。深以為然。女生主動,不是說她們會死纏爛打,或者在內心認定一個人,要在一棵樹上掉死。這些,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現。女生表達感情,往往是想辦法接近男生,讓你能感受到,又不明明白白說破,給她自己留好退路。進退自如,才是成熟表現。

美好的愛情,在我看來,不是辛辛苦苦追來的。是兩人互相都對對方滿意,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的那種。南來客 回憶他的戀愛曆程,寫了篇 隻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是這種典型的愛情。雖然是寫70年的後期的,但那種情感和心態,卻是那樣熟悉。

戀愛婚姻,有個底線,那就是不嫌棄對方。我還看到一位回憶自己在八十年代中期的相親經曆,屢屢失敗。就是因為:“別的都好,就是那個身高太困難了些。” 還好,後來遇到一位不嫌棄個子矮的女生,他也不嫌棄女方不漂亮。一直家庭和睦到如今。

所以了解到什麽是正常的愛情,該如何選擇,心裏就有數了。剃頭挑子一頭熱的,不管是對方還是自己,直接跳過就是。八十年代,大學裏大家交往半徑還是有限的。父母對上學的子女也普遍沒有需要介紹對象的意識。甚至有的還要求子女在大學以學習為主,先不考慮戀愛。這樣,確實耽誤了一些人。不說父母幫子女多認識一些可以交往的朋友,起碼應該教育他們怎人辨識異性的人品個性。不過也有少數派,我也看到一位女士回憶她八十年代中期,讀大學時,母親求她和剛分到父母單位(北京的一家研究所)的大學畢業生見麵。她先開始死活不肯,後來勉強見麵,結婚後一直順利。現在覺得母親這麽做很明智。

如果周圍沒有合適的,一邊等待,一邊積極結識新人,才是明智的選擇。可惜,那個年代,大家沒有這樣的認識水平。後來,種種問題,便因為各種當初的湊合而生了。

回到林櫻和杜鵑盛開的連載。兩篇的女主都因為性格缺陷,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杜鵑盛開寫的女主美麗,畢竟是被父母拆開的。而林櫻寫的“我”則是被自己懦弱而又自以為是的個性所害。還有評論在“我”討論成熟而獨立之後如何處理婚姻戀情。可是,一個懦弱的人,是永遠不會成熟的。

這兩篇連載的相同之處在於女主都有人格缺陷,都是為人處世的反麵教材,不同之處在於作者對女主的認識。一個認識到女主的缺陷和悲劇根源,另一個卻非要把反麵教材作正麵解讀。閑扯這麽多似乎不相幹的故事,那是因為,象“我”那樣,隻看到自己的經曆,腦筋裏扒來撥去的隻有目前為止認識的幾個人,是走不出困境的。要靠別人山上的石頭,要多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

明知某事無望,應反其道而行之。勇氣,是希望之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好文!這句最為經典"戀愛婚姻,有個底線,那就是不嫌棄對方"。。。念記對方的好,欣賞對方的優點美德,才能得到同樣的回報。無論一個人有多麽的優秀,一味孤芳自賞都得到真正的愛情和尊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