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殘陽

曆史,是過去的現實, 現實, 是將來的曆史, 我們不糾纏曆史,我們創造曆史!
個人資料
蒼山殘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炒房?你們都比不過曆史課本裏的康有為 國家人文曆史

(2016-10-04 07:43:56) 下一個

康有為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但家境並不富裕。人們稱他為康南海,但他家在廣東南海縣丹灶蘇村隻有一套80來平方米的房產,據說康南海30多歲前多半生活在這一廳兩廊兩室的房子裏。40歲前,他在廣州花埭買地建了一套別墅,連同曾祖父在廣州購置的“雲衢書屋”,算是在大城市有了兩處房產。

 

跟很多傳統文人不同,康有為走了一條特立獨行的道路。一般文人不敢脫離體製,但康有為無所謂。這跟他的家境或學殖有關,即他出身於破落官僚家庭,不富,但也不像寒門士子那樣熱衷於體製的功名,這樣家庭出來的子弟反倒最具革命精神。21歲時,康南海開始接觸西方文化,也是一個既不會膜拜又不盡棄之的年齡,這注定了他頭腦中的中西學問要碰撞,要改造。33歲時,他在廣州租了一處房子,創辦“萬木草堂”,開始聚徒講學,宣傳改良變法思想。6年後,他在花埭買地蓋房。人們說康南海空疏,其實他的謀生本領不算差。

1891年,康有為租下“邱氏書室”並創辦萬木草堂,宣傳維新思想,這裏成為了戊戌變法的策源地

 

40歲時,康有為開始了流亡生涯,他的家產被抄沒了。他得以避免譚嗣同等人流血的命運,得益於光緒皇帝的保護。經過“十一次死裏逃生”,康有為到了加拿大,他的演說才能在華僑麵前發揮得淋漓盡致。華僑們希望祖國強大起來,他們深知,祖國要強大,必須要變法。康有為抓住了機會,他是華人社會變法的勇士、領袖,他說到光緒皇帝的遭遇讓人同情不已:“(皇上)所(索)雞粥而不得……”他說到西太後的專製令人切齒:“三十年來之積弱,我四百兆同胞兄弟之塗炭,皆由西後一人不願變法之故。”他說到中國的未來又讓人振奮:“外之合海外五百萬人為一人,內之合四萬萬人為一人,其孰能淩之?”

 

百年後,我們遙想康有為在華僑麵前演說的情形,仍可為前人的純粹和熱情打動。康有為把聽眾的情緒調節到高潮,他會高呼:“願齊心發奮救中國否?願者拍手。”與會者無不應聲鼓掌。他又問:“大眾願齊心發奮,救我皇上否?”人們又報以熱烈的掌聲。1899年7月20日,康有為聯合加拿大華僑領袖李福基、馮秀石等人,攜手創立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即後人通稱的“保皇會”。保皇會規定,凡入會者須繳會費2元,用作宣傳、通信、辦報之資,並集資開礦、興辦工商。

 

康有為從身無分文的變法革命者、流亡者搖身一變為擁有巨大資源可以調用的雄才霸主。他的空想一旦有人落實起來,也會變成巨大的生產力。他曾經如此“空想”:“若海外五百萬人,扯算計之,每人能以煙酒之餘,人捐美洲銀五元,合中國銀十元,則有五千萬矣。先開銀行,印銀紙行之,可得一萬萬零二千五百萬矣。以三千萬辦輪船,以三千萬辦鐵路,以三千萬開礦,以五百萬辦雜業。他日礦路輪船有股份者分利無窮。以三千萬辦一切救國事,以養才能之士、忠義之人,立國體以行之,則中國立可救矣。”他還許諾:“苟救得皇上複位,公司中帝黨諸臣,必將出力捐款之人,奏請照軍功例,破格優獎。”“凡救駕有功者,布衣可至將相。”保皇會前後共建立總會11個、分會103個,會員多達百萬之巨。這在今天都是一個奇跡。保皇會總局設在香港、澳門,康有為任總會長,梁啟超、徐勤任副總會長。

保皇會1907年在墨西哥發行的華墨銀行股票

 

保皇會用股份製的方式,向華僑出售股票、募集資本,創辦“廣智書局”和後來的“新民叢報社”。梁啟超則以提供文稿為由,占有三分之一的股份。僅1902—1903年間,梁啟超就分得“新民叢報社”的紅利上萬銀圓,約合今人民幣百萬元左右。類似的事業、企業不止一種,如1903年,康有為發起成立了名為中國商務公司的股份製公司,總局設在香港,在廣州、上海、橫濱、舊金山都設有分局,並先後開辦了十餘家企業。他的聲名如日中天時,連孫中山的哥哥都向他的保皇會捐款。

 

有人為此說康有為大發“革命財”,將華人的一片愛國心用來消費、變現並據為己有。因為華僑們的捐款並不是捐給康有為個人的,但康有為有私用之嫌不說,他在管理上也貪大圖多,急於求成。華僑們的資金,被他用來“今日提東,明日提西,今日辦某店,明日辦某店”,客棧、電車、書局、漁業,甚至房地產,都染指其中。1906年年初,康有為了解到墨西哥辦銀行很有利,就到墨西哥辦好了開辦銀行的手續,有人勸他投資地產,他就投資10萬元購買若幹地塊,地塊果然漲價了。

 

類似這樣的事極多。他的攤子大、排場多。但他是保皇會總會長,他可以任意支配善款。當“新民叢報社”虧損時,他向梁啟超保證解決他和家人的生活費,問梁啟超需要多少錢,梁啟超回信說:每年費用3000銀圓。康有為立即撥付,給梁啟超本人3000銀圓、給家屬1000銀圓、給梁啟超的兄弟學費每年1000銀圓,共計5000銀圓。僅1907年,康有為一次就從保皇會的善款中挪借13000銀圓給梁啟超做黨務活動費,並決定每年給梁啟超4000銀圓、麥孟華3000銀圓做安家費。

 

這樣的保皇會注定被華僑和社會拋棄。隻是康有為並不反省原因,他離世前還感傷道:“草堂萬木草蕭蕭,吾道何之離索遙。”康有為的心境是悲壯的。在1914年回國之前,他有16年時間“流亡”,他自認為是效“耐苦不死之神農遍嚐百草”的精神,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經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後遊曆英、法、意、日、美、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印度、越南、緬甸、巴西、埃及等42個國家和地區。考察世界各國政情民情,籌措經費,“保救大清皇帝”,以實現君主立憲、國富民強的政治理想。

康有為在美國芝加哥遊曆

 

這種悲壯也會成為得意。56歲的康有為回國時,他已經被人們視為保守派了。他請吳昌碩為他刻了一枚印章,文曰:“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遊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裏。”他的事業沒有起色,弟子叛出,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分崩離析。但他個人的家業卻日漸大了起來。在廣東士紳鄧華熙等人的聯名請求下,民國廣東政府決定發還被清朝抄沒的康氏家產。因為一所房產被拆遷了,政府將廣州永漢路(今北京路)附近的一座深宅大院即“回龍舍”分配給康有為,並加發官產,作為對康有為的賠償。

 

康有為的經濟頭腦在保皇會時代空闊無用,回國後用來自家理財派上了用場。他先租賃了上海新閘路16號辛家花園,花園占地十畝,裏麵有假山、池塘、紫藤棚、葡萄架,還養了大龜、海狗、袋鼠等觀賞動物。每月租金120銀圓,合今人民幣近1萬元。兩年後,康有為將廣州的房產變賣,到上海炒地皮,獲利頗豐。

 

1921年,64歲的康有為在上海愚園路自購地皮10畝,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園住宅,取名“遊存廬”,即通稱的“康公館”。康公館築有兩幢西式樓房,康有為在其中開辦了“天遊學院”。康公館內還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延香堂”、一座傳統形式的平房“三本堂”。院內有大池塘、假山、各種植物動物:有從日本買來的櫻花400株,從蘇州買來的紅梅數十株,有桃花400株,還有罕見的開綠色花的梨樹;兩隻孔雀,一隻猴子,一頭麋鹿,一頭驢子,大池子中遊弋著500尾大金魚。

“遊存廬”,後拆除建成愚園新村(今愚園路750弄)

 

康有為被今天的年輕人稱為“房叔”,他在晚年購置了幾處別墅。杭州的“一天園”,上海的瑩園,青島的“天遊園”,據說占地分別為30畝、15畝、9畝。如果戲說這位“康聖人”,我們可以說他是一位謀國不成謀家謀房有成的康叔。他的家業之大也超乎今天年輕人的想象:他先後有六位妻妾,六個子女,日常侍候這些老爺太太、公子小姐的有10多個女仆、30多個男仆、廚師,據說還雇有兩個頭卷白布、滿臉絡腮胡子的印度“阿三”為其看門。平時來康家的門生故舊和食客,少則10餘人,多則30餘?人。

“一天園”解放後並入劉莊,成為杭州西湖國賓館的一部份

康有為青島故居:天遊園

 

排場大,花銷大。大米一項,平均每4天就要吃掉一石(176斤);每月單夥食費就要花費400銀圓以上。雇員每人月薪平均12銀圓,共計每月支付工資500銀圓。康有為自己的花費如電報費每年就達上千元。有人為康家算賬,每年大約要花掉20000銀圓,合今人民幣百萬元左右。

徐悲鴻為老師康有為繪製的全家福——《康南海六十行樂圖》

 

康有為熟讀傳統經典,他深知“生財有大道”。保皇會一次募集百萬美元,其中有10萬元支付給康有為遊曆各國“考察政治”,康有為拿此款購買了不少古董、文物,後來還出售一批以變現。除了炒地皮外,他也廣交朋友,其中不少人對他有饋贈。康有為是書法大家,他在報刊上登載賣字潤格廣告,在上海、北京各大書店放置“康南海先生鬻書潤例告白”,中堂、楹聯、條幅、橫額、碑文雜體,有求必應,無所不寫。他的潤筆費大致是:“中堂七尺者三十元(銀圓),每減一尺減二元,每加一尺加二元;小橫額三尺內二十元。磨墨費加一(元)。”這項收入每月在1000銀圓左右,合今人民幣5萬元左右。

康有為書法《行書七言詩》

 

徐勤和梁啟超在《致憲政黨同誌書》中曾稱頌康有為:“先生以國為家。夙不治家人生產作業,每遇國難,輒毀家以圖紓救。居恒愛才養士,廣廈萬間,絕食分甘,略無愛惜。”這話說得漂亮。康有為有過“以國為家”的階段,也有過“以家為業”的晚年。他的事功和人生至今未被人們認知,因為他的事功和人生顯得大而無當,後人難以擔當。他是政治家、投機家、投資家,還是文人、書法家、學者、教主,讓後人評說起來,確實是很難當的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info2008 回複 悄悄話 晚清第一騙子,禍亂中華的罪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