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子如何不丈夫——孫立人和林旺的故事】
一、前言
本文不是原創,是摘匯散布在網絡媒體上的有關文字,經過整理、節選、編輯而成。有興趣於原文者,可用“孫立人”、“林旺”兩個關鍵詞在網絡上查找。
音樂無國界,人的品格亦如是,不能以政見、階級、種族、國籍等社會因素來品評的。
孫立人將軍是我敬仰的國民革命軍將領之一,不僅因為他的臨陣破敵的戰功,更因為他的為人品格和作戰風格。
二、孫立人將軍
國共內戰時期,孫將軍在東北曾數破林彪大軍。但是,至今鮮見大陸方麵對孫將軍有貶損之詞,反到是國軍方麵的爭議頗多。
從國軍方麵的評論來看,孫立人將軍是一位公認的優秀人才;作為軍人,孫立人將軍是一位臨陣破敵的常勝將軍;如果不是倭虜侵華,孫立人將軍則會成為一位傑出的科技人才。惜其個性不能見容於傳統的中國文化社會環境,而未得一展其抱負。
下麵的文字摘自於台灣方麵的媒體,由於原文是繁體字,所以隻做了節選,未對文字有改動。雖然有些評說帶有偏好,但大多還是非常中肯、客觀。
孫立人被認為是國民革命軍中,具備豐富現代化作戰經驗和卓越指揮才能的將領,他非常愛護部屬,因此由他所帶領的軍隊極具向心力、非常地忠貞愛國。孫立人並且擁有崇高的國際聲望,是國民革命軍中與眾不同的一名將軍,也是中華民國國軍當中極少數從美國軍校畢業的高階將領,因受西式教育的影響,陸軍總司令任內他批評政工權力過大,是威權時期少數勇於提出改革建言者。孫立人是以客攻主、以少戰多、以弱敵強而皆能克敵致勝的名將。他長期在補給完善的精銳部隊任職,無論在中緬印對日戰役,或在東北新一軍對中共的戰事等,麵對各種艱苦複雜的作戰環境皆有深刻的認識與卓越的戰績;但因個性心直口快、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圓通,再加上深得部屬們的尊敬與美國政府的青睞,使他於不知不覺中,陷入政治漩渦,而遭人構陷。
孫立人終身抱持忠貞信念不改。在《孫立人言論選集》中,孫立人多次強調做人要腳踏實地,以「誠」與「拙」自許,主張誠懇,反對以小聰明奉承上級。中華民國前駐泰大使、曾隨孫立人將軍擔任秘書四年的沈克勤,在日後公開的蔣介石日記中關於孫立人一案記載,以自對孫立人一生的觀察,用「直性而行,率性而為」八字,作為孫立人個性與行事作風的評價。沈克勤表示,「孫立人的精忠報國是不容懷疑的。」他回憶,1974年,他偷偷前去病床探視長期遭軟禁而臥病的孫立人,提及以佛家忘我來平撫被監禁與生病的苦難,遭孫立人指責:“如此,誰來救國?”他始終不曾忘記對國家的責任。但孫立人對於當時以國民黨政府為主所力行「以黨領軍」與蔣中正、蔣經國希望推動個人威權崇拜之理念作風頗有不贊同的微詞,造成他受到蔣中正整肅的結局。
孫立人過去在對如作戰策略或佈局等諸多處置作法之會議上,常會為一件事情的看法而與自身意見相左的長官或同軍階將領發生爭執,即便從事後觀點來看孫立人之意見看似是較為有利或正確,但當下之堅持己見的固執行為已令與孫立人共事過的長官、同軍階將領感到不悅。他功業過大,引起蔣中正與其他將領側目,因非出身黃埔係統,也不擅長逢迎,因此不得蔣中正信任。
反對意見則認為,孫立人孤高自傲、無黨籍,與作為國民革命軍主流的黃埔係將領格格不入,也不擅協調各方麵間之矛盾,使他在注重人脈的國民革命軍中難有大作為。劉宜良(江南)的《蔣經國傳》中曾提到:「孫是個非常優秀的帶兵官,但是位很壞的領袖。講人際關係,和他的同輩,幾乎沒有人可以和得來。」香港《七十年代》刊「孫立人在台兵變經過」一文,對孫立人受排擠的情況有相當生動的描寫:「可憐的陸軍,四麵是海,可憐的總司令,孤掌難鳴,陸軍提出的許多問題,都遭到空海軍的聯合杯葛、阻礙。有時孫立人氣急了,就在會議上向蔣中正報告說:海軍、空軍如何好、如何行,那麼請總統將陸海空三軍測驗一下,比一比,看究竟那一軍好。先從我們三軍總司令考起,比文也好、比武也好、比立正稍息也好、比X+Y也好,由你們海空軍決定好了。像這樣情形,最後還是由蔣中正打圓場。」其部屬沈克勤回憶,空軍總司令周至柔曾多次表示想與孫立人結拜,但孫立人為了爭取陸軍權益,曾當眾與周至柔吵架。因為對政戰係統不滿,蔣經國來拜年時,孫立人也置之不理。
1955年孫立人事件發生,據當時擔任總政戰部主任的張彝鼎指出:「這件事情很複雜,孫立人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老總統(蔣中正)也很看重他,但是孫立人的個性太強。」「做為一個武將,能和古代的郭子儀或民國的徐永昌那樣,隨和一點,會比較好。像徐永昌,先後在馮玉祥、閻錫山及老總統手下做過事,和每一個人都處得很好,這樣才算成功。」
孫立人曾在美國留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率領中國遠征軍,獲得美國軍方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中華民國當時最優秀、最具國際觀的將領。但也因此在國民政府遷台之後遭到蔣中正懷疑他挾美國以自重。
1949年2月11日,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派一名中將特使到台灣,邀請孫立人到東京會談。孫立人通過臺灣省政府主席、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陳誠先要求蔣中正的許可,蔣中正同意後,孫立人搭乘麥克阿瑟的飛機飛往日本。麥克阿瑟告訴孫立人,美國希望孫承擔防衛台灣的責任,美國將給予他全力支持,但孫立人表明他支持蔣中正。回到台灣後,孫立人立即向陳誠報告麥克阿瑟與他的談話,並要求陳向蔣中正報告此事。
美軍顧問團至台灣對蔣中正提供建議,蔣中正曾經詢問過美軍顧問,對中華民國國軍將領的評價。其中隻有孫立人得到美軍顧問的高度評價,認為他可以指揮20萬人以上的部隊,至於陳誠,被認為隻有團長的能力。
1950年,美國國務院曾提出內部假想方案,在台灣發生動亂時,考慮要求蔣中正下野,軍隊指揮權交給孫立人;以胡適替代蔣。但在6月韓戰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美國國務院內部轉而支持蔣中正,假想方案並未實施。
孫立人長期主張反攻大陸,在韓戰期間,曾主張借此機會反攻。從蔣中正以後被公開的日記裡可知,從1951年的1月初開始,孫立人提出反攻大陸計劃,極力想說服蔣同意這個方案,同時希望取得反攻大陸全盤之軍事指揮權,甚至以辭職要脅。結果被蔣批評為「自不量力,隻想藉美國之感情保護。」
中華民國前陸軍上將、寓居在香港的張發奎,在《張發奎口述自傳》文中評論中華民國過去活躍於檯麵上的政壇人物時,對孫立人之下場的是如此評論:「恃才傲物是孫立人失勢的主要原因,美國人想扶植他反而害了他。他以為美國人支持他,以至得意忘形。然而,美國人是不可靠的,孫立人的矜才使氣使他得不到蔣先生的信任。」
三、林旺
林旺是一頭緬甸象,其父母在一家林業公司從事搬運林木的工作。因此,林旺就如奴隸一樣,生來就是一頭林業工象。由於自幼與林業工人接觸、生活,對於人類有著親近感,能服從人類的指揮和驅使。
1942年初,日軍入侵緬甸,進逼滇西,意欲切斷滇緬公路這一條中國抗戰的唯一“輸血管”,從而由後方夾擊中國,打到重慶,徹底滅亡中國。
由於緬甸多山,道路崎嶇,加之原始森林、河流,無法使用機械化的交通工具,侵緬日軍就征用了當地的大象和馴象師。
征召林旺和其同伴的日軍部隊是有“叢林之王”稱號的日軍第18師團。該師團也是參與侵略中國的日軍部隊之一,是製造南京大屠殺的元凶之一,在中國欠下累累血債,是我們中國人的血海深仇之敵。
在日軍中,林旺們的日子可不好過。按照日軍十八師團輜重兵部隊的報告,由於道路崎嶇艱險,使用大象運輸,負重能力並沒有想象的那樣大,一頭象隻能背負250-300公斤的物資,時速5公裏,與中國軍隊在拉加蘇、李家寨等地對抗時,運輸兵要翻越險峻的萬塔格山,大象是人背肩扛以外唯一的運輸工具,一次到前線往返要兩天的時間。
由於戰局對日軍日益嚴峻,日軍往往強行讓大象背負500公斤以上的物資,結果許多大象很快出現“鞍傷”不能使用,到中國軍隊進攻孟關的時候,在前線的大象已經從近100頭減少到了十幾頭。
四、孫立人初會林旺
1942年初,日軍入侵緬甸,進逼滇西。為了保住滇緬通道,這條最後的援華生命通道,中國曾兩次派出遠征軍赴緬甸作戰。
在1942年3月至8月的第一次赴緬作戰期間,因為自私、卑鄙的英國人背信棄義,不戰而潰,導致中國遠征軍主力敗走野人山,數十萬大軍因戰傷,疾病、饑餓而死亡過半,幾乎全軍覆沒。
隻有負責掩護的新三十八師,待國軍與盟軍全部撤退後,師長孫立人沒有服從命令從野人山撤回,而是沿著英國人開辟的小道,安全到達印度境內。
1943年春,經過美軍顧問訓練,換裝了美製裝備的中國駐印軍再次組成遠征軍,從印度出發,開始了第二次遠征。反攻緬甸,打通滇緬公路,打回中國。
根據現有材料,林旺的被俘,很可能發生在著名的西通切路戰之後。西通切路戰是孟拱戰役的一部分。1944年5月,日軍第十八師團為了遮護孟拱基地,在其以西的加邁、卡盟等地據險死守。中國軍隊突出奇兵,112團團長陳鳴人率部人手一口砍刀,從渺無人煙的林莽中強行穿插六天六夜,成功鑽入敵軍後方,突然搶占加邁與孟拱的樞紐西通,切斷日軍補給線,一舉將十八師團主力納入中國遠征軍的大包圍圈之中。這一戰,包圍圈內外的日軍發瘋一樣猛攻西通,卻在陳鳴人手下伏屍累累,不得寸進。被圍日軍糧彈皆無,在中國軍隊四麵攻擊下完全被打散,中國軍隊乘勢拿下孟拱。
這一仗打斷了這個“叢林戰之王師團”的脊梁骨,僅僅被打散後餓死的日軍傷病員,就有兩千多名。日軍師團部是依靠工兵在樹叢中用斧頭和砍刀勉強打開一條“伐開路”才逃脫的,師團長田中新一幾乎是赤手空拳逃了出來。這條“伐開路”窄處僅有一人寬,大象根本無法通過。麵對進軍神速的中國遠征軍,日軍隻得丟棄了林旺等大象逃走。
假如林旺這次沒有被俘,其命運十分堪憂,因為日軍的後勤運輸是有自己特色的,在前線,他們通常采用水牛和山羊(甚至還有猴子)運送物資,目的是在物資缺乏的時候,運輸者本身也可以被當成食物吃掉。在英帕爾戰役中,同樣是用大象運輸物資的日軍在糧食不夠時,確有殺死大象食肉的舉動。
此戰中,追擊日軍的遠征軍士兵士在茂密的叢林裏聽到輕微的聲響,迅速開槍把敵人擊斃,近前才發現林中有六匹騾馬,還馱著許多物資。正當士兵們要牽騾馬返回時,一個士兵發現不遠處有黑乎乎的龐然大物,大聲吆喝:“起來!”
沒想到,站起來的竟然是兩頭大象,身上馱著的都是日軍指揮官留下的金銀財物。
部隊還在進攻,有官兵建議就地殺掉兩隻大象,孫立人聞訊,特地拍了一封電報製止,並派兩名士兵負責看護。其後,38師的官兵又俘獲了多頭大象。
孫立人將軍說:“大象無罪,有罪的是日寇,我們不濫殺戰俘,更何況是兩隻無知的大象。”
就這樣,林旺留在了遠征軍中,開始了它和將軍的傳奇友誼。那時,林旺的名字是:“阿妹”。
加入中國軍隊的林旺和他的同伴,待遇明顯改善。這是因為,當時和日軍在緬甸作戰的中國駐印遠征軍,已經全部美械化,新一軍和新六軍的主要運輸工具是美製十輪大卡車和各種吉普車。工兵部隊也十分積極,公路和輸油管修得緊跟著一線步兵的屁股。如此大象幾乎沒有用武之地,原來的“民工”成了軍中的明星和寵物。
孫立人將軍很喜歡這些大象。緬北之戰勝利後,孫立人要求把大象也一起運回中國,讓同胞看看特殊的戰利品。
1945年,這群大象和它們的騎師,以及騾馬隊踏上滇緬公路,開始了去往中國的旅程。限於當時的條件這些大象無法用車輛長途運輸,這些大象不得不步行踏上了這一條艱險的旅程。
離開了野生植物繁茂的緬北滇西雨林,人們才意識到大象不能適應堅硬的公路,路上的碎石劃破了大象的腳掌,造成傷口感染化膿。為了照顧大象的腳,護送的象群的後勤部隊盡量繞開公路,在山林裏穿行。盡管如此,還是有多頭大象因為照顧不周而在路上相繼死去。在進入中國境內前的艱難的旅程中,共有六頭大象不幸身亡。進入中國境內後,孫立人才聽說大象死了一半,趕緊派車來運輸它們。
大象的夥食問題也是個麻煩。它們的食量實在驚人,派去護送大象的連隊隻有一點喂養騾馬的草料,根本填不飽大象的肚子。新一軍的後勤部門為此吃盡了苦頭。
商議一番之後,遠征軍官兵們決定,讓這些大象自謀生路,靠賣藝養活自己。因此大象們不得不臨時學會一些簡單的表演技巧,沿途玩些雜耍給自己賺點兒夥食補貼。
大象雖然聰明,但隻能聽懂緬甸語的指令,這些把日軍打得抱頭鼠竄的中國士兵,對幾頭大象束手無策。好在,新一軍在俘獲大象的同時,也俘獲了負責管理、訓練他們的馴象師。馴象師開始教這些大象打滾、下跪、伸鼻子等動作,沿途賣藝賺錢。
這些大象中,最聰明的就是林旺了,它不僅會簡單動作,還有豐富的情緒,高興了大笑,傷心了甩鼻子。
就這樣,林旺和他的同伴們靠賣藝討來賞錢,再去買飼料,通過勞動填飽肚子,跟著遠征軍進入了廣西。
五、無衣·與子偕行
1945年7月,孫立人所率新一軍剛剛準備反攻廣州,日軍就投降了。孫立人的任務從反攻變成了受降,侵華司令官岡村寧次解下隨身佩戴的日本皇家寶刀,在受降儀式上獻給孫立人。
當活下來的象群抵達廣東時,戰爭已經結束了,一個新的任務,修建遠征軍陣亡將士公墓,正等著林旺和同伴去完成。
受過美國軍校教育的孫立人,從不說“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種話,他對所有將士的承諾是——
“招魂隨旆,同返中原,永享春秋,長安窗夢。”
還在抗戰尚未取得最後勝利時,孫立人就開始醞釀為國捐軀的官兵的最後宿地。
當年《大公報》駐軍記者呂德潤的回憶,1945年1月,史迪威公路通車。在隨軍前行的前夜,呂德潤特別到伊洛瓦底江邊的一所木屋,向孫立人道別。
屋子裏隻有孫將軍孤身一人,旁邊還有一條獵狗。呂德潤問孫立人“是否有需要捎帶的國內物件?”
孫立人沉思片刻說:“如果你方便時看看昆明街頭有沒有賣冥鈔的,如碰上就請你代我買一些回來。”
“冥鈔就是燒給死人的紙錢。”孫立人苦笑著解釋。
接著他又說:“並不是我迷信,隻是我實在不知道,還能用什麽別的辦法,去祭奠那些為國犧牲的將士們。”
呂德潤後來說:“我采訪過不少中外將領,像孫將軍這樣重感情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孫立人對新一軍有一個不成文慣例:仗打到哪兒,公墓就修建到哪兒。
他說到做到,從密支那到臘戍,從南坎到卡薩,緬北十餘城市,都建有新一軍陣亡將士公墓和紀念碑。
孫立人知道公墓留在異國不安全,他承諾將來要帶他們回家。果然,後來這些公墓都變成了荒地、豬圈、公廁……
新一軍凱旋回國時,除了大象、戰俘,還有上萬陣亡將士的遺骨。
一到廣州,孫立人就三次乘坐軍用飛機盤旋廣州上空,為陣亡將士尋覓風水“寶地”,作為忠魂安息之所。
最終他選定了白雲山馬頭崗,1945年11月5日,廣州的公墓奠基興建。
1946年春,新一軍開始在廣州修建遠征軍陣亡將士公墓。公墓所需費用由新一軍全體官兵自願捐獻,最少的也有一個月的俸祿,沒有花國民政府的一分錢。
修建公墓的過程中,林旺和同伴們負擔著運載修築陵園所需的木料、石料的任務。除了林旺和同伴,還有600名日本戰俘。孫立人說要“以流汗報流血”,“以慰先烈於九泉”。
工兵連每天從廣州戰俘營,押解600名日本戰俘到沙河工地施工,這些日本戰俘很老實,工作很認真,中午自己做飯。
與此同時湖南發生了饑荒,新一軍的官兵們在勞作之餘帶著林旺和同伴進行義演,把所得款項全部捐贈與湖南災區。
兩年後,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落成,墓區規模蔚為壯觀。
公墓占地4萬平方米,一塊青石紀念碑居於紀念塔正麵,刻有孫立人的手書隸體——“陸軍新編第一軍印緬陣亡將士紀念塔”。
紀念塔中央駐守著一隻銅鷹,它是新一軍的軍魂,以射殺日寇的炮彈殼熔鑄而成。銅鷹重逾千斤,守護著二萬七千名烈士的骨塚。
在紀念塔的東側,孫立人將軍還曾為自己預留了一塊長3米寬1 .5米的墓地。並留下遺言“死後不進國家忠烈祠,要與印緬抗日戰亡將士葬在一起”。
1947年9月8日,公墓落成祭禮上,兩千多人身著墨綠色的軍裝、臂戴黑紗。孫立人站在紀念塔下,如同一棵筆直的鬆樹,瘦削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沉默良久,他平靜而緩慢地說:“我站在墓前,遙望西南,十分懷念那些印緬陣亡的袍澤。他們英容雄姿,仿佛就在我的麵前。我時時在懷念他們,我永遠在哀悼他們。”
隨後,致敬禮炮齊鳴。此時,隻見林旺也轉向西南,舉起鼻子仰天悲鳴了三次,每次長達幾十秒。
六、台灣歲月
遠征軍陣亡將士公墓建成後,四頭大象分別被送到了北京、上海、南京和長沙的動物園。剩下包括林旺在內的三頭大象,被安置在廣州的一座公園內。
1947年11月,孫立人奉命到台灣練兵,他把林旺母子和另一頭大象——阿蘭帶了過去。不幸的是阿蘭死在了路上,隻有林旺母子到達了台灣,住在台北的軍營裏。
台灣年輕的士兵和林旺母子在一起 。
在軍營裏,林旺母子是孫立人將軍的特殊寵物,見證著他率領遠征軍浴血奮戰的日子。
林旺也很喜歡孫立人。每次孫立人來他都好像提前有感知,會比平時更加興奮,食欲也會比平時好。
遠遠望見孫將軍,林旺就會邁著巨大的身軀,擺動著風扇似的大耳朵,一步步向恩人走來。
每次將軍都像老友會麵一樣,深情說:“啊哈!林旺,你好呀!”
而林旺也會向將軍伸出長鼻,用鼻尖輕柔拍打著將軍,似乎在說:“謝謝你來看我,將軍。”
將軍離開時,它也會晃動著鼻子,像在依依惜別。
兵營裏的其他官兵們也都很喜歡林旺,它成了軍隊的團寵。
戰後的台灣,一個上尉的月薪大約74新台幣,光是一個林旺的夥食費,就相當於9個上尉。
剛到台灣時,林旺的名字還不像一頭雄象,它叫阿美,許多士兵稱它為“阿妹”、“乖妹妹”。
林旺非常聰明,漸漸聽懂了中國話,別人喊它“乖妹妹”的時候,它會知道是在喊他的名字,張開嘴巴像笑一樣。
士兵們唱軍歌,林旺也會跟著搖擺身體。部隊集合的時候,林旺偶爾還會去湊熱鬧排隊,學士兵的操練動作,別人喊它“走開”,它就乖乖地轉身走掉。
有一次,一位軍官想搞惡作劇,在喂林旺的香蕉裏塞了辣椒粉,把林旺辣得直打噴嚏,噴出了一堆惡心的糊狀物。
林旺知道自己被戲弄了,打噴嚏時精準地對著喂它辣椒的人,噴了那人一臉,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部隊還發明了一種罰站姿勢,叫做“我愛林旺”,要求罰站的時候一隻手捏鼻子做圈狀,一隻手持槍從圈裏穿過去,像大象的鼻子一樣高高舉起。
這麽重感情的大象,卻也不得不忍受一次次離別。
1950年代,林旺的母親病逝了,它變成了孤零零的一隻象。
受到感情上的刺激,林旺幾天都在悲鳴,不願進食。
大象有時候比人還重感情,失去親人的大象,一輩子都會在痛苦的記憶裏掙紮。
曾有位研究者把音箱藏在灌木叢中,播放一頭去世大象的聲音。聲音響起,它的家人們開始拚命嚎叫,不停地四處尋找。
而它的女兒,失眠了好多天,一直在發出哀嚎,尋找自己的父親。後來,這位研究者再也不忍心重複這個實驗。
英語裏麵有一句諺語: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大象永遠不忘記。)
失去了母親的林旺,情緒越來越不好,再加上部隊編製發生變化,林旺暫時被送到農民家寄養。
但它卻毀壞了農家的樹林,沒人能控製得住它。
1954年,孫立人將軍決定把林旺送給台北市立動物園,園方找到了一隻3歲的雌象馬蘭和它作伴,這時,林旺已經37歲了。
林旺被拖板車從營地運到動物園,總共走了3天。
到動物園後,林旺聞到其他動物的氣味,立刻舉起鼻子嘶鳴,動物園裏的獅虎也都用嚎叫回應。
護送它的軍官說,那叫聲讓人幾十年後都忘不了。
林旺原來叫阿美,動物園園方認為阿美這個名字太女性化,大象是熱帶雨林中的王者,因此給它改名“林王”。
沒想到,有一個記者把“林王”聽成了“林旺”,刊登出來之後,大家就都喊“林旺”這個名字了。
從此,林旺走進台北千家萬戶。
37歲的林旺與3歲的馬蘭喜結連理,典型的老夫少妻。據說林旺脾氣很臭,舉止粗魯,嚇得馬蘭差點跳牆逃走。
被關進動物園,絕不是林旺的選擇。
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送走林旺的第二年,孫立人就因“兵變案”被幽禁。
孫立人出身名門,父親是清末有名的教育家。13歲就以第一名的成績,成功被清華錄取。
清華求學期間,又帶領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擊敗了菲律賓和日本隊,勇奪冠軍。
那可是沒落中國,在國際大賽裏得到的第一個冠軍。
孫立人帶領的籃球隊
後來孫立人到美國留學,放棄土木工程學,轉去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習,從此,開始了他戎馬一生的軍旅生涯。
如果他不從軍,一定會是個體麵的文化人。
但事實證明,孫立人在軍事方麵有著超人的天賦。
抗日戰爭時期,孫立人在國內戰場聲名鵲起,在緬北戰場又讓盟軍刮目相看,一度被日軍尊稱為“戰神”。
也正因為他的功績過於顯著,讓蔣介石父子產生了危機感。
1954年,蔣介石剝奪了孫立人的軍權。隨後逮捕他的老部下,進行長時間的嚴刑逼供,炮製出一張供狀,汙蔑孫立人準備發動政變。
此後,孫立人被軟禁在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號的庭院裏,一去就是33年。
一代戰神,命運從此改變。
孫立人戎裝照
孫立人被限製人身自由,取消了薪水,每個月的收入就隻有台灣政府發的一點點生活費。
這點錢一個人還可以勉強生活,可要供一家人的吃喝、兒女的學費,這就捉襟見肘了。
為了補貼家用,也為了能籌夠學費,孫立人隻好承包一座小山,在山上種植果樹,果子成熟了讓人背到市場上去賣。
除了種果樹,孫立人也種起了玫瑰,他養出的玫瑰濃香四溢,每次一拿到市場上就被一搶而空。
後來大家得知這是孫立人種的,便取了“將軍玫瑰”這個稱號。
種玫瑰是為了生活,可孫立人卻對茉莉花情有獨鍾,他在臥室旁邊種了紫白兩色的茉莉花,每年就算開得再好,孫立人也不舍得賣。
後來孫立人告訴他的孩子,茉莉花是清華的特色,聞到茉莉花香,他就會想起那段美好的歲月,也會想起那些跟他一同並肩作戰的戰友。
他最忘不了的,還是留在異域的兄弟。
逢年過節,孫立人都會默默來到神龕前,為死去的部下們焚香燒紙。
就在孫立人艱難求生時,林旺也生病了。
1969年,管理員感受到林旺的身體出了問題,後來在他的糞便中發現了血跡。經過檢查,林旺的大腸裏長了腫瘤。
當時沒有麻醉大象的技術,獸醫隻能把林旺綁起來,強行做手術切除腫瘤。
這場手術使林旺留下了心理陰影,雖然它的身體好了起來,脾氣卻變得暴躁了。
從那以後,林旺在每年冬春季節都會有一段時間異常狂暴,具有極強的攻擊性,用牙傷害馬蘭,甚至會把它踢到壕溝裏。
由於它的行為不可控製,動物園管理人員給它上了腳鐐,活動範圍忽然變小之後,林旺出現了嚴重的刻板行為,經常左右搖晃頭和身體。
當年在緬北戰場征戰殺伐的一人一象,都徹底失去了自由。
直到晚年,林旺才為孫立人爭取到一個平反的契機,報了當年的救命之恩。
1983年,林旺66歲,動物園準備為它舉辦一場生日派對。
園方本來想請孫立人將軍來,讓他看一看自己的老夥伴,但當時孫立人將軍還未獲得自由,肯定不能來動物園參與慶典。
於是,他們邀請了當年入滇緬作戰的孫立人部下,這些官兵都知道林旺的身世,當年也正是他們陪林旺從緬甸進入中國。
這個建議得到了當局的批準,於是,20多位與孫立人有關係的官兵終於相聚了。
他們在公開場合為林旺慶祝生日,私下裏難免會談到孫立人將軍,從那以後,他們就以動物園作為聚會地點,在林旺麵前懷念崢嶸歲月,也希望促進當局釋放孫立人。
台灣解除戒嚴後,10名高級軍官組成“印緬遠征軍聯誼會”,第一次聯誼會就在孫立人所在的台中召開。
1987年,孫立人終於獲得釋放。此時孫立人已是88歲高齡的老人,身體每況愈下,但思鄉之情卻越發濃烈,多次想要回去故土看一看,可由於身體原因,始終不能成行。
1990年11月19日,孫立人病逝於家中,享壽89歲。
臨終前,孫立人對兒子說,不把他葬在大陸的話,棺槨就不要入土。
孫立人的棺槨還裸露在台灣。
2003年2月26日,林旺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