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

美國癌症治療 抗癌案例
正文

三道防線阻擊乳腺癌

(2016-01-14 08:16:05) 下一個

在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癌症治愈率卻不盡如人意,遠沒有人們期望得那樣高。為什麽會這樣?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多數病人到醫院看病時,都已經是中晚期了。

  可癌症是需要“未雨綢繆”的事,隻有早期發現,這一病魔才有可能被真正打敗。

  不過,常規體檢並不足以捕捉癌症的蛛絲馬跡。因此製訂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防癌檢查,非常必要。那麽,人在各個年齡段需要進行哪些防癌體檢?

  人在各個年齡段需要進行哪些防癌體檢?

  20歲後

  結婚兩年查宮頸癌

  結婚給人類帶來的不僅是甜蜜,也帶來了一些疾病,宮頸癌便是其中之一。作為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宮頸癌每年大約會奪去20多萬女性的生命。但由於宮頸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因此,許多女性一發現就已經是晚期。那麽,如何才能盡力避免這一情況呢?

  宮頸癌與性生活關係密切,國內外大量資料證實,早婚、早育、多產、性生活衛生差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患病率較高。

  40~60歲是宮頸癌的高發年齡,不過,近些年宮頸癌發病趨向年輕化,小於30歲的宮頸癌患者人數有明顯上升趨勢。婦女進行第一次性生活兩年後,最好就開始做巴氏塗片進行宮頸癌篩查,並堅持做到一年一次。30歲以後可依據風險因素檢查,如果三次或多次結果連續為陰性的受檢者,可以減少受檢次數,這樣便可以很好地預防癌症入侵。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一些單位的年度體檢中,常會包含“腫瘤標記物”的項目。腫瘤標記物可以協助診斷和監測腫瘤複發,雖然不能作為診斷依據,但如發現數值升高,則提示可能有腫瘤存在,此時需做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30歲後

  三道防線阻擊乳腺癌

  現在,在女性罹患的腫瘤中,乳腺癌已位列榜首。如果能通過早診及時治療,患者痊愈的希望依然很大。因此,從30歲開始,女性就要對自己的乳房倍加嗬護。

  月經異常,過晚婚育,有家族遺傳,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濫用雌激素,精神壓力過大的女性都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這些女性最好從年輕時就開始乳腺癌的篩查。

  自檢。這是最方便、易行的檢查方法。女性月經結束後的7~10天最適合自檢,停經或更年期婦女最好確定每月的固定一天進行自檢。自檢主要是看和摸,一是站在鏡前看,主要看乳房的大小形狀是否對稱、輪廓有無改變、乳頭是否有分泌物以及是否回縮等。二是摸,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以按壓、螺旋或滑動的方式檢查乳房有無腫塊。當發現自己的乳房出現無痛腫塊、乳房局部或乳頭凹陷、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異常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B超檢查。無損傷,可反複應用。我國女性乳腺組織較致密,通過B超檢查更能夠看清乳腺所有結構的變化,也適用於30歲以下的女性。

  X線檢查。惡性腫塊影像常不規則,邊緣有毛刺,密度較周圍腺體高,這些特質都能通過X線檢查辨別出來。但如果乳腺組織過於致密,就不易通過X射線檢查出疾病,因此適合於40歲以上女性。

  40歲後

  煙民千萬盯著肺

  40歲以上,有吸煙史的人,工礦職工、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及有家族腫瘤病史的人都是肺癌的高發人群。肺癌在早期並沒有什麽特殊症狀,很容易被病人和醫生所忽略。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嗜煙者,應列為肺癌重點普查人群,每半年至1年檢查1次。胸部X線照片或CT等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多變的圓形陰影、肺炎、肺不張、胸腔積液等,對早期發現肺癌有積極的意義。

  70%以上的早期胃癌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體檢就顯得更加重要了。胃癌的篩查方法很多,包括胃蛋白酶檢查、幽門螺旋杆菌檢查、胃腸X線檢查等。此外,內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胃內各部位,尤其對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很大。早期胃癌腫瘤較小,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可達70%以上。

  50歲後

  指檢派上大用場

  指檢對於發現結腸癌和前列腺癌都有一定作用,而且操作起來非常方便、簡單。不過,最準確的方法還是篩查。

  50歲後,有結、直腸息肉,結腸癌家族史,腹瀉、便秘、便血病史的病人,最好做腸鏡進行結腸病變的篩查;而那些不能做結腸鏡檢查的,如高齡、體質衰弱及有嚴重心肺疾病者,可以定期用CT檢查結腸。

  我國前列腺癌病人確診時一般都是晚期了,這極大影響了其生存率。患者確診晚的原因就是缺少普查。其實,普查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抽血查一下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或者由醫生進行肛診。因此,50歲以上的男性都應該在體檢時增加這項檢查。如果一次前列腺特異抗原陽性,不能草率確診,需複查2~3次,並排除炎症,必要時進行穿刺檢查。

  腫瘤專家的防癌16

  癌症就像一粒種子,我們的身體就是土壤。種子能否發芽、長大,完全取決於土壤。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改善“土壤”,做好預防。

  1.不吃發黴食物。花生、大豆、米、麵粉發黴後,可產生黃曲黴素,這是一種強致癌物,可能導致肝癌、胃癌等。

  2.菜別切太碎,少吃熏製、醃製食物。熏製、醃製食物中,亞硝酸鹽含量較多,在人體內與胺類化合物作用會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科學實驗證實,當亞硝酸鹽遇到兩倍的維生素C時,就不會在體內與胺作用生成亞硝胺。烹調時應減少食物中維生素C的損失,盡量做到新鮮食物越快吃完越好。多用蒸煮的烹飪方式;少讓食物暴露在陽光下。

  3.少吃燒烤和油炸食物。當魚、肉等食物用明火烤時,在400℃以上的高溫下,它們所含的蛋白質、氨基酸可能會分解產生多環芳香烴類致癌物,特別是烤焦的部分,一定要少吃。

  4.多吃新鮮蔬菜,少吃肉。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現,多吃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幾率。

  5.洗淨農殘。洗淨農殘的正確方法:一是去皮,除去穀物外殼、水果果皮、根莖類蔬菜的外葉,可減少40%-90%的農藥殘留;二是用流水衝洗,在水中加點鹽能減少蔬果上砷的殘留;三是蔬菜多用水煮。

  6.少喝酒。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稱,無論是含有酒精的飲料,還是啤酒、葡萄酒和烈酒,隨著攝入量的增加,患口腔癌、食道癌的危險顯著升高。如果一定要喝,男性每天應不超2(1份含酒精10N15),女性別超過1份。

  7.不吸煙。煙焦油內含有4000種化合物,其中至少有43種化合物會引起癌症。腫瘤學上有一個“勃氏吸煙指數”,計算方法是,用每天吸煙的支數乘以吸煙的年數,如果乘積大於400(/),患肺癌的危險性會比不吸煙的人高出10倍以上。

  8.少用塑料製品裝食物。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塑料製品來裝食物,卻不知道它們到底有毒無毒。大家可參考以下鑒別方法:一是水檢法。把塑料袋放入水中,無毒的可浮出水麵,有毒的則不會上浮。二是手觸及顏色檢測法。無毒的呈乳白色或無色透明,手摸時有潤滑感,表麵似蠟樣感;有毒的顏色混濁,手感發黏。三是抖動檢測法。抓住塑料袋用力抖一下,聲音清脆的無毒;聲音悶澀的有毒。

  9.曬太陽不能過度。有研究證實,兒童時期如果過度暴曬,會加速皮膚老化,或增加成年後長雀斑,甚至患癌的概率。因此,雖然曬太陽有一定的好處,但切記不能過度暴曬,尤其是兒童,不要在過強的陽光下久曬。

  10.少熬夜,睡足覺。研究發現,經常熬夜的人會導致能夠抑製腫瘤的褪黑色素減少。睡眠不足的話,人體免疫功能會下降,黑白顛倒的生活還會影響內分泌。

  11.勤開窗通風。室內汙染同樣不可小覷,要注意通風,尤其是衛生間。美國保健協會指出,衛生間高溫、高濕的環境更易促使洗衣粉、消毒液等蒸發,彌漫在空氣中。

  長期吸入會刺激呼吸道,損傷呼吸道黏膜,甚至誘發細胞變異而導致癌症等。各種清潔劑、洗滌劑在使用完後,一定要擰緊瓶口,並勤開窗、開排風扇,增加空氣流通。

  12.裝修時謹慎選材料。不用放射性材料,以及含有苯、四氯化碳、甲醛、二氯甲烷等致癌物的建築材料。裝修後等室內氣味排幹淨後再入住。挑選裝修材料時,顏色越鮮豔的石材,放射性越強。白色、黑色的石材相對安全,綠色、紅色的石材相對不安全。

  13.別把工作服穿回家。新衣服買回來先洗再穿;在醫院、廠礦、車間工作的人下班後,應先洗手或洗澡,盡量不把工作服帶回家中。

  14.每天健身。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研究成果顯示:與最不愛運動的男性相比,身體素質最好的男性患上肺癌的可能性會降低68%。有氧鍛煉和抗阻力訓練有助於控製炎症和激素水平,增強免疫係統的功能以抵禦入侵的癌症細胞。

  15.吃堅果。每天食用3個巴西堅果,因為它能提供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硒元素。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與晚期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降低48%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

  16.形成自己的生活規律。關注自己的身體感受,並借此形成適合自己的生活規律,保持心情豁達,安寧、自然地享受愉快的一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