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Jess

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個人資料
正文

智慧生活的四個要領

(2021-02-08 09:20:58) 下一個

  雅各書3章13節: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

  我們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有所成就。

  沒有人能永遠活在世上,所以我們希望在有生之年盡可能地有所作為。人生何其短暫。生命如飛逝去。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有意義的,而不是虛耗在無關緊要的事物上。

人賺不回自己的靈魂!

  在《馬可福音》中主耶穌說:“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麽益處呢﹖”(譯者:經文裏的生命指的是屬靈的生命,或作靈命、靈魂)這個說法很驚人,因為它意味著以這個世界的標準你可能財富、名聲和人氣樣樣都有,你可能高踞職業階梯的頂端,然而在生命終結之時,你卻隻能聽到神說“這些都不算”。賠上靈命就等於賠上人所有的一切。人無法跟神做交易,再重新賺回自己的靈命。

  我們迫切需要從神而來的智慧,隻因要為其付上的代價太大。

  簡短地《雅各書》一次又一次地將我們帶回到這一點上,因為比起錢財,學曆、美貌,智慧才更為重要。那麽,讓我先來問一個問題。假設你現在就坐在一大群人中間,雅各牧師作為我們主耶穌的半個血親弟弟,站在你麵前並且無聲地環視眾人。他突然開口發問:“所有的智慧人,能請你們站起來嗎?”

你是有智慧的人嗎?

  他就拋出了這麽一個問題。下麵的會眾開始竊竊私語,因為感覺這個問題裏麵有陷阱。要是站起來是不是顯得太狂妄了?對於這樣的事情誰能如此肯定呢?想到這裏就會讓人覺得心有不安。如果雅各說的是“請找出那些有智慧的人,讓他們站起來。”,那麽事情就好辦得多了。但他在《雅各書》3章13節中的原話是“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

  換句話說就是“有智慧人的人能請你們站起來嗎?”

智慧不能被隱藏

  智慧不能被隱藏。愚頑人可以靠著保持沉默,在短時間內,讓別人認為他是有智慧的。然而他終歸還是要講話要做事,那時候,真相就會顯露出來。

  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嗎?

  在你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完成雅各牧師的小測驗。他僅用了一句話,就給我們提供了四個要領,幫助我們過有智慧的生活。真實生活中的智慧是什麽呢?這節經文中的真理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一顆尋求的心就會做出聰明的選擇,這樣的選擇就會成為以溫柔的靈為標記的美善的生命。

  讓我們來逐個分析每個要領。

  要領#1:一顆尋求的心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的呢﹖”

  智慧的來源是什麽?請記住智慧遠超過知識的積累。她也遠超過讀書上課。我們都認識一些明明是非常聰明的人,卻因為種種愚蠢的選擇而浪費了生命。智慧並不是那些冠在你名字上的一個一個頭銜。《耶利米書》29章13節說,“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神不躲藏。造物主讓我們可以將祂自己一覽無遺。但是我們卻好像一個去到大峽穀的遊客,忙著在車裏上網聊天卻不肯下車參觀。這個人跟朋友吹噓著“我去過大峽穀了”,可是他還不如就在家裏呆著,因為白跑一趟,其實什麽都沒看到。

神不躲藏

  獲取智慧的第一步就是渴望她超過一切。智慧是神白白賞賜的,卻要我們付上自己所有的一切。因為她是所有美德中最重要的,是不能討價還價的。一個人不可能在不經意間就變得有智慧了,他必須要像淘金子一般地不斷去追尋智慧。

  我之前收到了一封服刑人員的來信。我並不認識這個人,也沒有見過他的麵,除了這封信,我對他一無所知。

  “我已經在獄中度過了23年11個月又21天了。算上之前的,我已經進出監獄四次了,總共在獄中度過了近29年的時光。”

  他來信的原因是:

  “我寫信給你的原因是,閱讀你寫的《一個基督徒所相信的》這本書實在給了我莫大的祝福。我現在已經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我生命的主,並且從罪,從恐懼和奴役中得著了自由釋放。除非一個人願意承認,‘我是一個需要救恩的罪人’,否則他就無法經曆像我這般,從愧疚與定罪中得自由釋放。在閱讀你的書接受主耶穌之前,我曾經無望地被罪所奴役著。”

  他信中的一句話讓我頗受震撼:“除非一個人願意承認,‘我是一個需要救恩的罪人’,否則他就無法經曆像我這般,從愧疚與定罪中得自由釋放。”

人在墜落穀底的時候才會抬頭看

  這就是智慧。

  這個服刑人員在神的眼中比我們這些自由的人還要有智慧。我很遺憾他在獄中才領悟到這個真理,然而如今他畢竟回歸正路了。

  一切都始於一顆尋求的真心。

  就讓我冒下風險做一個大膽的陳述。在神的國度中,任何在屬靈範疇中合乎義的事物,隻要你迫切地尋求,就一定能得到。我們並沒有真正了解到這一真理的重要性。

如果你願意你就可以與神更親近!

  如果你願意…

  你就可以與神更親近。
  你就可以順服神的旨意。
  你就可以為基督作見證。
  你就可以學會禱告。
  你的屬靈生命就能成長。
  你就可以成為敬虔的人。
  你就可以破除不良的習性,改變自己慣有的行為。

  你們尋找,就尋見。這一點適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麵。數個世紀之前,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闡述了一個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神啊,禰為禰自己而造了我們,我們的心是如此煩躁不安,直到它在禰裏頭找到安息。”除非我們先尋求神,否則我們就得不到喜樂。然而我們的生命若不降伏在主耶穌基督麵前,我們就不可能去尋求神。在神的國度中,一顆尋求的心是大前提。

  查理·裏格斯(Charlie Riggs)是葛培裏機構的負責人,他的新信徒門訓和跟進事工做得卓有成效。在他退休之後,有人問他秘訣是什麽。他的回答是:“我每天都不住地禱告,‘主啊,使我力有未逮。’這樣我就知道若不是神幫助我,我必定承受不住。”

你們尋找,就尋見

  使徒雅各對這話必會完全讚同。

  你想要智慧,你就能夠得到它。智慧是神白白賞賜的,卻要我們付上自己所有的一切。這就將我們帶進第二個智慧生活的要領。

  要領#2:有智慧的選擇

  “你們中間誰是……有見識的呢﹖”

  “見識”這一個詞在《聖經新約》中僅出現過這一次。它的意思包含具有某種專業的技能。在醫學的領域中,我們更容易理解它。如果有人得了癌症,他就要去看腫瘤科專家。小孩子生病了,家長就要帶他去看兒科。如果臉部受了外傷就得去看整形科。在生活的各個方麵我們都能看到對於專業的需要。一個有才華的吹號手需要長年的專業練習。一個優秀的歌劇演員也要經年累月地提升自己的歌唱技巧。

“主啊,使我力有未逮。”

  沒有人能在不經意間就成為專家。

  你可能聽說過暢銷書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所寫的《異數》(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他在書中寫到“成就的秘訣”就是一萬個小時。他的理論並不是說,隻要你肯花一萬個小時去做一件事,你就一定能在其上有成就,而是說,你不肯花一萬個小時去做一件事,你便不會有所成就。就如老話所說的,十年磨一劍。

  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我隻知道兩個通向“專業”的途徑:人和痛苦。僅是與那些比我們更有智慧的人交流溝通,我們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正因如此,《聖經》教導年長的信徒要輔導年輕的信徒。年輕人需要好的榜樣向他們來展示,如何在戀愛、婚姻、職場、教養孩子以及服事神上麵做有智慧的選擇。新信徒需要知道如何禱告,如何讀《聖經》,還有如何分享信仰見證。他們需要知道如何因著榮耀神而做出艱難的抉擇。

  另外一個成長的途徑就是經曆痛苦。沒人喜愛這一途徑,但是卻沒有人能免於受痛苦。使徒雅各之前講到過,試煉生忍耐,而這忍耐讓我們靈命成長,使我們毫無缺欠。(雅各書1章2-4節:“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約伯記》23章10節“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對我們也是很好的提醒。如果我們與神同工,困境就會成為一條大道,通向靈命極大的成長。

太多基督徒滿足於“愚人金”

  世上有黃金,也有那“愚人金”(黃鐵、黃銅礦石)。它在肉眼看來酷似黃金礦,但它完全不值錢。太多基督徒在做選擇的時候以有“愚人金”為足。

  讓我來給使徒雅各所說的“有智慧”下一個簡單的定義:它是指處在壓力之下,仍然能夠做出明智選擇的能力。這是父母可以為子女所做的重要的代禱。為你的子女(或孫子女)禱告,讓他們學會在壓力之下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如果給我們兩天的時間考慮,我們大多數人或許能做出明智的選擇。但是人生並不總是這樣,特別是對年輕人而言。他們每天都要做出無數個瞬間的選擇,要穿什麽,去什麽地方,和誰一起去,講什麽笑話,聽什麽音樂,看哪部電影,還有要不要為信仰勇敢發聲。現今的年輕人時刻身處屬靈爭戰的前線。為你的孩子禱告,讓他們擁有神所賜的屬天的智慧,即便是隻有極短的時間給他們思考,讓他們仍能選擇那最上好的。

如果你所做的是對的,他人的看法無關緊要

  做出明智的選擇包括兩個部分:第一,你必須知道什麽是對的。我們現今所生活的時代中,很多人已經喪失了對與錯,是與非的觀念。一切對他們而言都是灰色地帶。第二,你必須有勇氣去選擇你認為對的事。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小段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的演講。在提問時段,有人問他,作為一個身居如此高位的人,如何處理來自各方的批評責難。他回答說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你相信的真理,然後不顧一切地去支持它。“如果你堅信你所做的是對的”,他補充道,“他人的看法無關緊要”。

  我們已經學到了前兩個要領。尋求神的智慧更勝黃金白銀,是蒙神祝福生活的開端。這就讓我們有見識可以在壓力下仍做出明智的選擇。

  這就將我們引入智慧生活的第三個要領。

        要領 #3:一個美善的生命

一個美善的生命

  “他就當……顯出他的善行來。”

  使徒雅各選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匯,來形容蒙神祝福的生命的第三個標識。有些譯本將這個詞翻譯成“好行為”,這可以接受,但是沒有直切重點。有一種相對更好的翻譯是“高尚的行為”。而使徒雅各用了一個形容詞來表達“美好”的意思。它是形容那些養眼的事物。應用在人身上就是“因身心都純潔而來的美善”。

未信的人時刻都在觀察著我們

  這裏的屬靈生活原則是:即便是不信主的人看到你的生活方式都會被打動。

  我們自己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但是未信的人時刻都在觀察著我們。他們會在遠處觀望,但是他們會密切注視我們做事情的方式。不認識主耶穌的人會觀察你如何處理各樣事物。他們會查看,

  你如何穿戴,
  你如何花銷,
  你如何與同工交談,
  你如何對待配偶,
  你如何教養兒女,
  你如何麵對難搞的人,
  還有你如何麵對生活中突如其來的衝擊。

  通常,我們都是事後才意識到有人在觀察著我們。可能是在多年以後,你才收到消息說有人很久以前就認識你,而你順服主敬虔生活的榜樣對他們歸向基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你如何穿戴。

聖徒就是一個讓別人更容易相信主耶穌的人

  你每天的生活不是把人吸引向主耶穌,就是把人推得離主更遠。

  你聽過鍾路得(Ruth Graham – 葛培裏牧師的妻子)給聖徒所下的定義嗎?聖徒就是一個讓別人更容易相信主耶穌的人。這應該是我們所有信徒的目標。

  智慧生活的最後一個要領:

  要領 #4:溫柔的靈

  “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

  接著,我們來探討一個被神的智慧所充滿的生命所顯示的最後一個證據。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充滿溫柔。主耶穌在登山寶訓的第三條中使用了同樣一個希臘原文的詞匯。《馬太福音》5章5節:“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在古希臘年間,溫柔的意思就是能被控製的力量。他們用這個詞來形容柔和的言語,舒緩的藥物,徐徐的清風,還有就是溫馴的馬匹。這四樣事物有什麽共通之處呢?它們代表了四種能夠被人駕馭的力量可以用來行善或作惡。一匹溫馴的馬並不是指它瘦弱,而是指它是一個被它的主人所掌控的充滿力量的野獸。

溫柔的意思就是能被控製的力量。

  聯係上下文,溫柔一詞的意思是“我的力量被神所掌控”。這個性格特征時常需要用於對付那些討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算是溫柔?我可以用以下三種情況來回答 :

  1. 在麵對挑釁時能溫和以對。
  2. 在麵對罪惡時能勇敢以對。
  3. 在麵對指正時能開闊以對。

  遭遇到不講理的人時,是示範溫柔的最好機會。當生活平順沒有壓力的時候,保持溫和並不困難。這並不是溫柔,充其量就算是友好。

  當你壓力緊逼,麵臨著最後期限,各種問題又接踵而來,感覺自己四麵楚歌,無比挫敗的時候,真實的溫柔就會顯現出來了。如果在這樣的景況之下沒有溫柔顯現,就說明你根本不具備這一性情。

不被破碎而單有的勇猛就是霸淩

  我記得大衛·貝納姆(David Benham)說過“沒有在神麵前憂傷痛悔的靈,而單有勇猛,就是霸淩”。我們需要勇敢的信徒不懼怕也不偏袒地為神的真理發聲。可是,有些基督徒一開口,我們心裏就會警鈴大作。因為他們聲音太大,太好鬥,太生氣,也嘴太快了。他們說的內容可能是對的,也有必要說出來,但是卻被他們以那種高高在上的傲慢態度丟出來。如果我們要放膽(我們也應該放膽),就讓我們向神求溫柔,以致我們的信息值得別人一聽。否則,最後的結果就像是我們在霸淩。

  溫柔不會聚焦在自己身上。有時,我們過多地談論自己。我們吹噓自己認識的人,做過的事,去過的地方,還有自己的財富,因為我們要確保別人給與我們自認應得的尊重。但是,《箴言》27章2節說“要別人誇獎你,不可用口自誇;等外人稱讚你,不可用嘴自稱。”如果你都不得不自己去告訴別人你有多偉大,那麽你還能有多偉大?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不需要去吹噓自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他在籃球場上的表現自然會證明這一點。

如果你都不得不自己去告訴別人你有多偉大,那麽你還能有多偉大?

  我們要如何培養溫柔這一特質呢?

  首先,它必然是神所賜下的,因為它不是與生俱來的。
  其次,隻有常常麵對那些難對付的人,我們才能培養溫柔的特質。

  亨利·德拉蒙德(Henry Drummond)在他著名的講演《世上最偉大的事》中說到:“這世界不是一個遊樂場,而是一間教室。生命不是一個假期,而是一種培訓。”

  我們都注冊,進了“生命學府”,而且沒有人在世上,在進入天國之前能夠畢業。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從每一個出現在我們生命裏的人身上,我們都有可以學習的功課。

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

  不要埋怨環境。沒有用。
  不要怨恨難搞的人。沒有用。
  不要抱怨難處。沒有用。

  求問神,“禰讓我從中學習什麽功課?”這才能改變我們。

“主,禰讓我從中學習什麽功課?”

  那麽讓我們用一個問題來回應開頭所講的:“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嗎?”我們已經看到,這個問題雖然簡單,但是答案卻不簡單。我們都覺得自己是有智慧的,但是我們卻犯下很多愚蠢的錯誤。沒有神的幫助我們是不可能擁有真智慧的。讓我再次重複總結這句經文的那句話:有一顆尋求的心,就會做出聰明的選擇,這樣的選擇就會造就出以溫柔的靈為標記的美善生命。

  我們也可以把這句話轉變成一個禱告:

  主,我知道沒有禰我便一事無成,因為禰是一切智慧的來源。求禰賜給我一顆尋求的心,讓我在壓力之下仍然能夠做出聰明的選擇。主啊,求禰賜我溫柔的靈,成為美善生命的標記,好讓別人能藉我的生命看到主耶穌。阿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