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Jess

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個人資料
正文

什麽是死的信心?

(2020-11-17 07:56:52) 下一個

  雅各書2章14-17節

  14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麽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15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16 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麽益處呢?17 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你是不是基督徒?”

  2015年10月在美國俄勒岡州羅斯堡的安普瓜社區學院裏發生了一個槍擊事件。槍手問每個學生這個問題。他們若回答是,他便朝他們頭部開槍。他們若說不是,他便射擊他們的腿部。那次槍擊案造成十死九傷的悲慘結果。

危機會顯示我們已經形成的人格

  有人說過,危機從不會造成英雄。危機僅僅顯示出一個人的英雄本色。一個既安慰人又令人惶恐的思維,因為我們都不知道,當自己最珍貴的一切麵臨真實威脅的時候,我們會如何反應?

  我們的家人…
  我們的健康…
  我們的職業…
  我們的前途…
  我們的生命…

  我們不知道——我們會有足夠的信心站立得住嗎?或是會垮下來?我們所說的那許多信念,壓力來的時候會夠用嗎?除非那一刻真正臨到,就像在俄勒岡州的學生麵對的危機一樣,誰都不敢肯定。

會有足夠的證據來判你有罪嗎?

  大多數人的人生可能不會遭到如此戲劇化的考驗,不過考驗還是會臨到的。多年前我聽過這一句話:“假使你因為基督徒的罪名被捕,會有足夠的證據來定你罪嗎?”實踐上是一樣的。我們的生活動作要與信心相配,免得留下疑問。

  我發現了另外一個新聞頭條:在ISIS大規模斬首之前,敘利亞基督徒哭喊 “耶穌!”

  報導指出,伊斯蘭國 (ISIS/ISIL)(注: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簡稱ISIS 或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簡稱 ISIL) 斬首12 個基督徒,包括一個12歲的男孩。他們在8月28日阿勒波城外被謀殺,因為拒絕放棄對基督耶穌的信仰去皈依伊斯蘭教。

  基督教救援會透露這個事件:“就在他們領隊和親戚眾人的麵前,伊斯蘭極端份子切斷了那個男孩的指尖,嚴酷地毆打他,威脅他的父親說,除非他回去再皈依伊斯蘭教,他們才會放手,不殘害那男孩。”親戚們描述,“當領隊拒絕時,ISIS武裝分子就折磨他,苦打他和另外兩個事奉同工。後來這三位男士和那個男孩都遭釘十字架而死。” 

我們站得堅定,因為他們站得堅定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來思考雅各書2章14-17節。信徒麵對各樣壓力,要我們在信仰上妥協,和世界各地日益高漲的迫害浪潮, 我們需要再次聽到我們主的弟弟雅各的話語,讓我們信心堅強而不動搖。 真確不假,雅各2000年前問的問題今天對我們一樣至關重要。他問我們:“你說你是基督徒。說話不費本錢。證據在哪兒?”

  我們的經文先從一個問題開頭,進展到一個例證,然後得出結論。在一個危險的世界裏如何活出我們的信心呢?讓我們來看看雅各怎麽說。

  一、一個嚴肅的問題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麽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雅各書2章14節)

  雅各用“若有人說”這個短語來表達一個假想的人物,他自稱信耶穌,可是他的生命沒有任何“行為”的表現。在希臘文中“沒有行為”是現在式的時態,表示心靈的一種持續狀態。雅各用“行為”這個詞來概括一個廣泛的領域,包含一個敬虔人可能做的事,從禱告和傳道,唱詩歌和奉獻,作見證,到服事,幫助別人等等。

空口白話不算數。

  這個例子顯然是指一個人誇口他的信仰,但他其實並非擁有這份信心。他雖說,“我信耶穌”,可卻是一句空話,毫無實際,連一點兒基督徒的影兒都沒有。他以為一句“我信耶穌”就可以表明自己是基督徒。然而他沒彰顯基督的愛,他的生活與周圍的異教徒沒有兩樣。

  在許多方麵,他生命裏的問題也是他口唇的問題。他的口開出的支票,他的生命無法兌現。顯然他所信的福音並完全沒有改變他的生命。從各種意向與目的看來,他實在不是一個基督的信徒。我們在每個教會中幾乎都會發現這樣的人,他們多年到教會聚會,聽了幾百篇福音信息,參與激動人心的崇拜,可是生命卻沒有改變。

他的口開出的支票他的生命無法兌現。

  這樣的宗教對人有什麽益處呢?實在是一無用處!那不過是空洞,虛浮,毫無意義,和自我欺騙的遊戲而已。這人和他的信仰都乏善可陳。他既不能造福自己,也不能造福別人。

  這樣的信仰能救他嗎?不能,因為那不是真實的信心。他的問題不隻在缺乏善工,而是他謊稱自己的身份。這種情形在教會太常出現。說話越大聲的人往往會是那些生命最空洞的人。他們成天喋喋不休地談信仰,可都是搖鈴鐺,吹口哨,造成轟動,風靡信眾的噪音,完全沒有實質意義。

  為了幫助我們明白他的意思,雅各要求我們考慮一個大嘴基督徒的奇怪又可悲的案例。

  二、一個驚人的例子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麽益處呢?”(15-16節)

  雅各所指的是何種“行為”呢?

  讓我們從簡單的觀察開始。歸依基督的人,生命應當有從裏到外的改變。在這裏列出一些顯然易見的例子:

  你不會在周末時喝酒喝得醉醺醺的。
  你不會隨便和別人上床。
  你不會看色情影片。
  你會認真讀聖經。
  你會報名參加宣教活動。
  你會慷慨奉獻。
  你不再說髒話。
  你喜歡與火熱的基督徒相處。
  每到禮拜日你會期待去教會。
  你會為朋友禱告,盼望他們來認識主耶穌。
  你會把靈性成長當成生活的優先前提。
  當不信主的人嘲弄你時,你會欣然忍受。

  這個單子並不完全,不過和使徒彼得的單子有相似之處。他談到初信得救的外邦信徒時,就先列出他們不再參與的生活方式:“行邪淫、惡欲、醉酒、荒宴、群飲並可惡拜偶像的事。”(彼得前書4章3節)下一節經文說,“他們在這些事上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

  在這裏我們可以選擇討論你得救以後停止的那些行為,豈不很理想?或者我們可以談談在自己的性格上因聖靈的果實而生的改變(加拉太書5章22-23節)。或者我們也可以談談自己新養成的聖潔習慣——敬拜,禱告,讚美,讀經,以及參與當地的教會。

  雅各卻不提這些事。他聚焦在一件事上:當我們看到基督徒朋友身處困境的時候,我們會有什麽回應。雅各用“弟兄姊妹”這個稱呼,表示他掛心那些與我們在屬靈上最親近的基督徒,我們會看到他們饑餓難當,幾乎赤身露體的困境。互聯網已將世界變為一個村落,藉著它和媒體,每天都會將“受苦的”弟兄姊妹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怎麽回應呢?

我們若不想參與,總會找到藉口的。

  他們來了,我們的眼睛躲不開那個弟兄和那個姊妹的苦相。受饑受凍,衣衫襤褸,迫切需要援手。就像在往耶利哥的路上躺著的那個被打傷的人,他的景況很慘。一位祭司看見了他,後來一個利未人也看見了他,他們都從對麵繞了過去。我們最容易這麽做。我們很忙,很累。我們需要去開會,在趕時間。有人在等著我們,現今感受的壓力已經夠大了。這些都是正當的理由,讓我們也從對麵繞路過去了。最後有一個撒瑪利亞人來伸出援手,幫助路邊的那個受傷者。這是路加福音10章25-37節記載的,行善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然而雅各要我們想象,有一種反應是比過街繞路更糟糕的。看見有需要,就走開不理,因為你覺得你沒法停下來處理那景況,這是一回事。可是在雅各所舉的例子中,這個誇口自己信仰的基督徒不僅僅是走開而已。當他看到受苦的弟兄和姊妹時,他居然說了幾句話。這些話翻譯出來有稍微不同的用字:

  (當代聖經)“安心走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
  (新譯本)“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
  (簡明聖經)“去吧!我祝你平安!願你穿暖、吃飽!”

  他不但沒出手幫助那些有傷痛,有需要的人,還用陳腔濫調的宗教言辭來嘲笑他們,因為他心裏毫不關切他們。

  這樣的信仰有什麽好呢?一點都不好。
  這樣的信仰有什麽益處呢?一點益處都沒有。

有時候閉口不說話還比較好。

  那男子還是餓著肚子。
  那女子還是冷得發抖。
  你那句爽朗的“神祝福你!”在他們耳朵裏空蕩極了。神也不愛聽。
  有時候閉上嘴還好些。用宗教口氣談憐憫完全沒有意義。你的好願望不能當飯吃。你的冷淡的問候不能保暖。

  不要講憐憫。
  把憐憫顯示出來!

  送點湯飯給饑餓的人。找些衣服送給衣衫襤褸的婦女。你空洞的話語毫無意義,毫無果效,對人也毫無幫助。

  讓我來總結一下雅各話裏的涵義。在我們生命中有很多方法可以顯示出基督帶來的改變。有時候是我們改變了以往的行徑,或許會激怒未得救的朋友,因為我們不再和他們一塊兒放蕩荒宴。有時候我們的改變會顯示在性情上,充滿愛,喜樂,和平安,取代了憤怒,偏見,和仇恨。有時候我們會透過聖潔的操練更積極地追求神。這一切都很重要。但是雅各要我們明白我們對別人的需要如何反應也一樣重要。我們願意卷起袖子,幫忙醫治一個破碎的世界嗎?還是會繼續吹噓我們主日學的陳腔濫調,盡管別人仍活在饑餓與赤身露體的光景裏呢?

  所以這是非常,非常實際的,老實說,也是挑戰我們,困擾我們的。這事應當困擾我們,使我們心中不安,否則我們就錯失了要義。

  三、什麽是死的信心?

  “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17節)

  這一切會導致什麽樣的結果? 假如我們這樣生活,我們的信心就是死的。
   就像太平間裏的屍體一樣,毫無生命氣息。

  回去再看看雅各書2章1-13節的內容。雅各挑戰我們說,若是富人窮人來到教會時,我們厚此薄彼,就是犯了偏心待人的罪。這表示我們按外表看待人,或接納或排拒,就看他們多有錢,穿戴如何,開什麽車型,文化水準多高,社交圈裏有那些人物,有什麽工作職位,人脈多廣等等之類的條件。 換句話說,雅各腦海裏所想的就是你我這般的人。

  來教會的人。
  自稱基督徒的人。
  相信聖經的人。

  他想到的人是牧師,長老,執事,帶領崇拜的人,接待員,主日學老師,小組領導人,兒童事工同工,青少年領導人,和其他同工等等。這就是這段經文的背景。

  在這裏引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你可能是一個相信聖經的牧師,從福音派的神學院畢業的,有能力宣講正統神學,然而你的信心可能還是死的。這結論一樣可以應用在每一個上麵提到的同工身上。我以牧師為例子,因為我在這個崗位上事奉。就算我把職分都做對了,我的信心還有可能是死的。

  坦白說,這個結論很困擾我。雖然我明白雅各所說的很真實,我心裏卻覺得有些為難,難道作一個“好牧師”還不夠嗎?講好福音之道,作個好領導人,是件高尚的事。可是就算我有時候在這方麵盡職了,我也不能因此就甩掉我的另外一個責任,當神把傷痛的人帶到我跟前的時候,我需要關懷他們,照顧他們。

我們若想有活的信心,而非死的信心,是可以得到的。

  我想澄清一下,雅各並不是說,關顧傷痛的人是衡量我們信心死活的唯一尺度。其他的事情依然很重要。他要強調的是,我們不能以高尚的宗教活動為藉口,躲開眷顧別人的責任。

  這一切都是連貫在一起的。
  如果我隻說而不關懷人,我的信心就是死的。
  如果我隻講道而不愛人,我的信心就是死的。
  如果我隻會引用聖經而不身體力行,我的信心就是死的。
  如果我隻在主日禱告,而在禮拜一不願憐憫人,我的信心就是死的。
  活的信心是有行動的信心

  一位基督徒嘻哈藝術家普林斯頓.馬塞利斯說過這句話:“若是我的信心不能使我采取行動,我的信心就是死的。”

  我想雅各會100% 同意。活的信心是有行動的信心。聖經希伯來書11章裏舉了一長串的例子,那些舊約聖經中所記載的信心英雄男女,跨越許多世代,經曆各種處境,都是憑信心而活,存著信心而死。然而他們具有活的信心。

  希伯來書11章

  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2 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 3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借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 4 亞伯因著信獻祭於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

  5 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因為神已經把他接去了;隻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經得了神喜悅他的明證。

  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麵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7 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

  8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 9 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篷,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 10 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

  13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14 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15 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 16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24 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 25 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

  30 以色列人因著信,圍繞耶利哥城七日,城牆就倒塌了。 31 妓女喇合因著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一同滅亡。

  36 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39 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因著信亞伯獻上神喜悅的祭。
  因著信以諾與神同行。
  因著信挪亞造了方舟。
  因著信亞伯拉罕離開家鄉。
  因著信摩西拒絕了埃及王子的身份,寧願與神的百姓一起受苦。
  因著信約書亞領以色列人七次圍繞耶利哥城。
  因著信喇合隱藏了屬神的探子。

  有人在活著的日子經曆了得勝的滋味。有人受苦害,被鋸成兩半。有人忍受了火樣的試煉,同時也有人躲在洞穴裏。有人躲過刀劍之災,也有人死在刀劍之下。

  然而他們都得到神的認可。為什麽呢?
  因為他們的信心使他們采取行動。
  活潑積極的信心讓神的能力釋放出來。
  消極的信心是死的,空虛的,而且毫無用處。
  光照你所在的小地方
  這篇信息可以從兩方麵來實踐。

  第一方麵非常簡單:活出你的信心——不要空口誇耀!

  想想,如果你得告訴我你有多偉大,你會有多偉大呢?如果你有堅強的信心,你不需要告訴人,我們自會看得出來。你也不需要為任何為神做的事而誇口。

  如果你的信心是死的,你說的話也無關緊要了。

  第二方麵:求神這個禮拜就在你所在的小地方使用你。

  有一首老的福音詩歌,歌名是:光照你所在的小地方(Brighten the Corner Where You Are)。是1913年由英納 奧戈登(Ina D. Ogden)作詞,查理加百利(Charles Gabriel)作曲,後來因為布道家孫培理(Billy Sunday)宣教運動而大為流行。樂曲動人,歌詞容易懂,下麵就是代表主題的第一節歌詞:

  不要等到能做大事
  才來發大光
  不要等到光能照遠方
  眼前便有許多責任
  你能盡力量
  光照你所在小地方

  副歌:

  光照你所在小地方
  光照你所在小地方
  海麵有船等你光照
  平安好進港
  光照你所在小地方

  這幾句簡單的話雅各必會欣然同意。不要等著做大事。不要拖延,盼著良機來做英雄。此時此地,你就可以讓你的生命發光,來事奉主。簡單說,就是你能照亮你所在的角落。

不要等到可以展現英雄之勇的那一刻才行動。

  如果我們想要活的信心,不要死的信心,我們就能得著。我們必須祈求神的幫助,常常仰望主耶穌,依賴聖靈的引導和輔助。然後我們開始奉耶穌的聖名來照亮自己的角落。我們不知道何時會減輕誰的負擔,擦幹誰的眼淚,撫摸誰的生命,或是誰的靈魂會被你安全帶回天家。

  這是一個現實:在2015年10月美國俄勒岡州羅斯堡的安普瓜社區學院裏發生的槍擊事件中,那些學生去上學的時候,完全想不到當天會發生什麽事。被槍殺的基督徒事先也沒有得到通知。他們對未來都懷著各自的的盼望和夢想。正如其他的青少年一樣,他們可能在計劃周末要做什麽,也許有人在想和哪個男孩女孩約會。可是槍手射擊的那一刻,一切都改變了。在危機中,那些年輕人回答槍手的問題,“你是基督徒嗎?”說:“是的”。他們為信心付上了最高代價。

  大多數人不會遭到這樣的試煉。但是我們都有同樣的挑戰。我們得操練信心,隨時能夠整裝上陣,不論今天或明天會發生任何事,我們才能裝備好,為主耶穌堅定地站立。讓我們立定目標,藉著耶穌的愛照亮每一個角落。立誌每天都為基督而活。站好我們的立場,好在別人問我們“你是基督徒嗎?”的時候,沒有人會驚訝你的回答:“我是基督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