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1章21-25節:
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汙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隻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麵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當人們問我:“你認為哪個讀經計劃最好?”時,我的回答總是“最適合你的那一個”。隻要是能夠讓你去讀《聖經》的計劃就是對你的靈魂有益的。任何一個你確實去執行的計劃都好過被擱置在一旁的。
幾年前,當我想要重新開始一個自己的讀經計劃時,我想到一個新的辦法(至少對我而言是新的),就是聽《聖經》。隻要有智能手機,這個計劃就能很容易實施。我找到了一個應用程序 (Bible.is), 裏麵有多種版本和多種語言的《聖經》音頻可供選擇。在我仔細查看這個應用的時候,發現其中有一些頗具戲劇性的版本,使用了不同的人聲和音效來處理。比如,在讀到《馬太福音》4章18節“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的時候,你會聽到水花拍岸的聲音。在讀到戰爭的場麵是,你會聽到士兵的喊殺聲。我的聽經計劃就由此展開了。
自那之後,我已經聽了很大一部分的經文了。我不是每天都會去聽經文,但是,每次聽我都會覺得這種新鮮的方式對我很有幫助。以此為背景,我想跟你們分享一下更有效聽經文的四個步驟。我下麵要分享的也同樣適用於傳統的讀經,但是《雅各書》這段經文所談的是聆聽神的道。第一世紀的信徒手中並沒有印刷成冊的《聖經》。當雅各說,“隻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他這話說的都是事實。在禮拜日的早晨,有人會將神的話語讀給眾人聽。
雅各羅列了四個我們需要采取的步驟,讓我們能夠聽到神在《聖經》中要對我們說的話。每個步驟都引出一個我們要自我省察的問題,不管是自己讀經還是聽別人所朗讀的經文。
步驟#1:脫去汙穢
21節a: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汙穢和盈餘的邪惡。
理解《聖經》的旅程是從我們內心開始的。隻有神在我們的內心中動了手術後,我們才預備好聆聽祂的道。
打個比方,下水道堵塞了,你正在花時間清理。做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又累,又髒的活,不管你有多小心,衣服上都難免蹭到點臭油泥。而你當天晚上應邀要去參加一個很隆重的家宴。你很清楚自己必須要在下午五點半出門才能準時到達。那麽你一定會在下午四點回屋去脫掉髒衣服,洗個澡,然後換上幹淨的衣服才去參加宴會。
如果你就穿著那身汙穢的工作服出席宴會,會有什麽結果?先不說別的,人家根本就不會讓你進門。如果你不換衣服,就是對宴會的男女主人的不尊重。
這是基督徒生活的一個比喻。我們需要除去“一切的汙穢和盈餘的邪惡”。雅各無疑是要我們去思考,他在19至20節經文中曾經警告過我們的,不受控的舌頭和壞脾氣的危害。這個思考延伸到各種道德和靈性上的敗壞。“汙穢”一詞源於希臘文中一個指代耳垢的詞匯。在第19節經文中,雅各已經告訴讀者他們必須“快快地聽”神所說的話語。但是,罪就像耳垢一樣把神的話語堵塞在外。這樣的耳垢能使一個人喪失聽力。同樣地,罪也會讓我們聽不到神的聲音。
我們都很想知道,為什麽有些人能在教會那麽多年,參與了各樣提案的表決,唱了詩歌,做過禱告,給了奉獻,聽了講道,然後在離開時絲毫沒有改變。
他們來的時候含著怒氣,離開的時候還是含著怒氣。
他們來的時候滿懷欲望,離開的時候還是滿懷欲望。
他們來的時候心裏有根刺,離開的時候還是帶著那根刺。
如果我們要有所改變,就必須努力地除去那如屬靈的耳垢一般德行上的汙穢。這就意味著我們每天都要悔改。“悔改”的本意就是“改變內心的想法”,是有關我們對於一件事物的看法的。你原本有某種想法,但是現在已經不同了。這就是悔改,從思想的轉變到內心的轉變,再到行為的轉變。一個基督徒生命要成長就要以此為基礎。馬丁·路德在1517年,把他的《九十五條論綱》釘在了教會的大門上。這論綱中至關重要的第一條就是:“當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說‘你們應當悔改’(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4章17節)的時候,祂是說信徒一生都應當常常悔改。”從某種意義上說,整個宗教改革都是根據這幾個簡單的字。如果你是一個基督徒,那麽悔改就該是你每日生活的一部分。
《新漢語譯本》彼得前書3章21節裏提到,神借著主耶穌的複活拯救我們,要我們向神有無愧的良心。《當代聖經》使徒行傳24章16節這麽說,“因此,我一直盡力在上帝和人麵前都做到問心無愧。”然而良心的敏感度有時因人而異,客觀的標準來自上帝,所以我們需要常常對神敞開我們的心靈,願意聽祂的督促和責備,願意順從,立即悔改。這良心是靠著聖靈常常來潔淨,來更新的。
羅莎莉亞·巴特菲爾教授在她所著的《坦誠不受阻》一書中,對於這一點有非常好的解析。她寫到:“悔改使一個基督徒心意得更新,是使我們在神麵前能‘長存無愧的良心’唯一的解決方案。因為它所證實的再明顯不過——在神從沒有謬誤。” 如果沒有每日的悔改,基督徒的生命就不會有進步。我們要不時地悔改,因為我們總是在犯罪。
這就引出一個自我省察的問題:我是否願意認罪悔改?直到我們給出肯定答案時,我們才預備好進入到下一個步驟。
步驟#2:領受那道
21節b:“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
我們需要“存溫柔的心”領受神的道是有原因的。真實的悔改剝光我們所有的遮羞布,讓我們無善可陳。我們赤身站在神的麵前,完全裸露地,所有的秘密都被揭開,所有掩飾的動機都被呈現,所有羞恥的行為都攤開在日光之下,每一個不經意的想法和愚蠢的說辭都被陳明在主的麵前,這樣我們才能被赦免,被醫治,並得以完全。
一個驕傲的人無法悔改,因為他不願悔改。他的驕傲讓他無法承認任何錯誤。但是當我們被徹底剝光時,我們所處的狀況就最適於領受神的道,因為那時我們才有了真正受教的靈。
我們“領受”神的道應當和我們接待一個遠道而來的老朋友一樣。意思是當我們聽這道時,我們不會與其爭辯,也不會找各種借口。我們張開雙臂迎接這道,“主啊,對我說話,我準備好來聆聽禰的聲音了”。
“栽種”這個詞所描述的畫麵就是一粒種子被栽種到地裏。神的道就像一粒種子在我們裏麵生長成熟結出好果子。這一真理與之前一個聯合起來就是說,當我們拔除罪的雜草時,我們就騰出了空間,這樣神的道就能在我們裏麵生長並結出生命的果子,這果子滿有主耶穌的榮美。到那時,“所栽種的道”就能救我們。這道救我們脫離罪,愧疚,羞恥,譴責和世上纏累我們的道德汙穢。
第二個自我省察的問題:我是否願意敞開內心領受神的道?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麽我們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步驟。
步驟#3:以行回應
22節:“隻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
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困難之處不在於行道,而是在於欺哄。最糟的謊言就是自己對自己說的。欺哄別人已經夠糟了,而對自己說謊更是極端危險。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中開門見山的談到這個問題。他重複三次使用“我們若說”這個詞語:
我們若說是與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裏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6節)
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8節)
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神為說謊的,祂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裏了。(10節)
每次的欺哄都來自鏡子裏的那個人。你欺騙朋友,當然不好,但是至少你清楚自己做了什麽。可對自己說謊時,你很可能都意識不到。也難怪詩人在《詩篇》19篇12節中承認到,“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禰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隻有神能赦免我們,因為隻有祂能看到隱藏未現的部分。
除非我時常感受到神話語的衝擊,否則就說明我沒有全心投入。神的話語就像一柄劍。是劍就能剖開。如果是一柄好劍,就更是極其鋒利,吹毛利刃。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麵前不顯然的;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希伯來書4章12-13節)
這就引出第三個自我省察的問題:我是否願意接受主的責備?讀《聖經》是一碼事。讓《聖經》來查閱我又是另一碼事。
步驟#4:牢記真理
23-25節:“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麵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雅各舉了一個人人都懂的例子。大多數男士(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都不會花什麽時間去照鏡子。我們洗澡,刮胡子,梳頭發,然後瞥一下鏡子,說句“挺滿意的”,然後就出門了。
如果《聖經》是一麵能夠照出我們真實本相的鏡子,那麽我們當中太多人從旁經過自以為挺好,但本相並非如此。如果單是講外表而已,那麽“挺滿意的”就可以了,但是講到屬靈生命,“挺滿意的”就非常致命了。
真正的危險來自健忘。
我們讀了“彼此相愛”,然後就忘了。
我們讀了“不住地禱告”,然後就忘了。
我們讀了“常常喜樂”,然後就忘了。
我們讀了“凡事謝恩”,然後就忘了。
我們必須“詳細察看”神的真理。
我們不能忘了我們所讀過的內容。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13章34節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請注意,在這裏《聖經》被稱為“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在現代的耳朵聽來,這句話十分古舊。我們不會把律法和自由等同起來。我們認為因為律法規定了不可以做的事情所以它限製了我們的自由。這種說法有對的部分。畢竟,十條誡命中有八條是從負麵的角度說的。這律法為我們的行為設限。它要我們不可有別的神,不可雕刻偶像,不可妄稱神的名,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貪戀。然而這些律法都是神賜下使我們免於被自己罪惡的衝動傷害。從深層次上來講,我們不是“打破了”這十誡。而是當我們違背這些誡命的時候,我們自己被破碎了。
舉例而言,有一個男人對他的婚姻感到乏味,就想到外麵去亂搞。他注冊了一個專門幫人秘密找婚外情網站。但是有一天,網站被黑客破解了,他搞婚外情的臭名被公之於眾。他的名聲被毀,家庭也破裂了,甚至還有可能危及到他的工作。
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個男人,愛他的妻子,並且因著他對妻子的承諾,與試探抗爭,信守婚誓,保持忠誠,不碰婚外情。他和妻子肩並肩、手牽手遍曆生活中的各種考驗。到他們在世的人生旅程走到盡頭的時候,他們依舊同行,依舊彼此相愛。
哪個人才是真正自由的?是那個遵守律例的人還是那個破壞的人?
(十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麽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仆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記20章3-17節)
容易的路與困難的路
人生中,總有容易的路和困難的路。一開始,容易的路是很誘人的,因為你可以抄近路到達目的地。困難的路看起來卻令人卻步,因為要遵循很多的規定。但是最終,偷工減料和違反規則卻要付上更大的代價。容易的路最終卻會變成困難的路,而困難的路卻變為容易的路。神的道也是如此。
這就引出最後一個自我省察的問題:即便困難重重,我是否依然願意順服?當我們給出肯定的答案時,我們才會發現那種自由,那種成為來自神的祝福的自由。這就是四個我們要自我省察的問題,不管是自己讀經還是聽別人所朗讀的經文。
我是否願意認罪悔改?
我是否願意敞開內心領受神的道?
我是否願意接受主的責備?
即便困難重重,我是否依然願意順服?
對我們而言好消息是,你不需要懂得希臘文或是希伯來文才能讀懂《聖經》;也不需要去讀神學院;不需要成為牧師或傳道人才能被神的道改變。生命的改變不需要那種為少數人保留的特別學識。
但是它確實需要一顆願意的心。
問題的核心在於內心的問題。
若我們沒有願意的心,我們再怎麽早起讀經文,整個下午聽經文,到了晚上我們還是不會有任何改變。如果我們想變得更好,就需要心意更新。芝加哥市裏有一間心髒專科醫院名字就叫基督醫院。它在廣告牌上寫的標語是“基督是開放心髒手術的#1。”我雖然對這間醫院一無所知,但是我可以為它的廣告語做擔保。主耶穌基督絕對是開放心髒手術專家中的第一名。在祂從沒有失敗的病例。
當你因信來到祂的麵前時,祂會賜你一顆新心。
我們當中有人需要做這個禱告,“主啊,讓我心甘情願被禰的話語改變。”如果是你做了這簡單的禱告,就請做好被神改變準備吧。
主耶穌,禰降世展示給我們一條更好的路徑。幫助我們,讓我們滿足於禰所恩賜的一切。讓我們心甘情願地聽禰的話語,聆聽禰的道向我們所傳講的內容。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