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新鮮

心係天下,曝料奇聞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真羋月傳

(2015-12-13 06:53:00) 下一個
曆史劇對傳播古代曆史文化,弘揚先人豐功偉績,提高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功莫大焉。但是也有副作用,因為是戲,就得虛構就得製造矛盾,好人壞人都要拔高貶低寫絕了,這才好看吸引人。甚至為了製造矛盾,將人物事件張冠李戴,好好的一對患難戰友,非把一人寫作叛徒內奸,以致後人為此打官司告誹謗的事情時有發生,反倒把一段真曆史弄得是非混淆,真假難辨,這就有點問題了。所以有人扒扒故紙堆,把相關的史料羅列出來,讓願意較真的人能夠一辨真假,很有必要。

關於宣太後羋月的記載,《史記》見於“秦本紀”、“穰侯列傳”和“樗裏子甘茂列傳”。《戰國策》“秦策”兩篇,“魏策”“韓策”各一篇。

羋月就是秦宣太後嗎?可以是。《秦本紀》記載:“昭襄母楚人,姓羋氏,號宣太後”。有姓無名,今人根據兵馬俑上殘存的刻字“羋月”,以及據說是阿房宮殘瓦上的“羋月”字樣,認定羋月就是宣太後姓名,在沒有新物證的情況下,應該可以采信。

羋月哪年生人?《秦本紀》載,羋月卒於秦昭王四十二年,未載生年,不過我們可以推測一下。《秦本紀》載,秦昭王三年“王冠”,也就是說秦昭王即位時16歲,或者18歲。以此推算,羋月至少應該在秦惠王十三年就做了秦惠王妃。即使是16歲生子,到秦昭王即位時,她也應該已經是34歲了。也就是說羋月最晚生於秦孝公二十二年,恰是商鞅被封為列侯那一年,死時高壽76歲,與她兒子秦昭王同壽,甚至活得更長。

羋月多情或是?羋月長壽,兒子繼位之後,羋月公開跟喜歡的大臣私通,或者說公開養麵首。這可能與當時的性觀念開放有關,見怪不怪。秦始皇的母親也公開養麵首,隻不過羋月把控得好,沒叫麵首鬧出事來。秦始皇的母親卻沉湎於色欲,不僅懷孕生子,還鬧得嫪毐叛亂,可悲可歎。

《戰國策》記載,羋月有個相好的大臣名叫魏醜夫,病重期間羋月曾傳話出來,說自己死後要魏醜夫殉葬。魏醜夫自然不願意,就找了個能夠跟羋月說得上話的大臣名叫庸芮的去替他講情。庸芮見到羋月問道:“人死了還有知覺否?”羋月回答:“沒有。”庸芮道:“既然沒有知覺,太後何苦叫身前所愛,去葬毫無知覺的死人呢?如果人死了還有知覺,先王在地下早就集怒已久,太後彌補過錯還來不及,哪裏還有功夫跟魏醜夫作樂?”羋月一聽,便打消了叫魏醜夫殉葬的念頭。

羋月是楚威王的公主嗎?否。史書記載,羋月母親有點亂,她生了三個孩子,老大女羋月,老二男魏冉,老三男羋戎。如果其母是楚王妃,改嫁的可能性不大。改嫁之後又轉回來再跟楚王生子的可能性幾乎可以排除。即使與魏姓男人私通,生了孩子也不敢明目張膽姓魏。所以,羋月的母親應該是嫁給了楚王宗親羋姓男子,生下羋月後,因種種原因,或是被拋棄,或是被送與魏公子,這才生下長子姓魏名冉。之後被休,或是戰亂逃離複又回到楚國,原配夫妻舊情複萌,再次生子姓羋名戎。另,如果羋月是楚公主,史書應該有所記載,而《史記·集解》明確說,秦惠王後是楚公主,而不是羋月,可旁證其出身較低賤。

羋月與黃歇青梅竹馬?否。春申君黃歇死於秦始皇九年,如果他與羋月青梅竹馬,死時至少應該是104歲。黃歇在楚考烈王二十二年,也就是秦始皇六年,剛剛身體力行幫助楚王生了個兒子,若以60歲計,他與羋月至少差了44年,青梅竹馬的可能性絕不能有。當然,如果是同名同姓另一人也叫黃歇,則另當別論。

羋月有可能作為嫡公主的陪嫁來到秦國嗎?有可能。羋月怎麽來到秦國,又如何被秦惠王納為妃子,史無記載。作為楚公主的侍女或奴婢陪嫁到秦國是有可能的,這也證明她的出身絕不是公主。沒有嫁一個公主,再陪一個公主的道理。一是不成體統,二是楚國還沒窩囊到這個地步。羋月的母親雖然嫁給了王室宗親羋姓男人,但是王室幾代繁衍下來,旁支末葉逐漸衰微是很普遍的現象。加之王室宗親有可能犯罪,也有可能得罪權貴,男人下獄,妻妾子女沒為官奴並不鮮見。所以,羋月作為公主的陪嫁侍女甚至奴婢,來到秦國,後被秦惠王看中納為嬪妃是有可能的。後來秦昭王繼位成功,羋月殺了秦惠王後楚公主,還殺了很多秦昭王的兄弟和大臣,史書有載。至於是為了保護兒子繼位成功,還是原本就與楚公主有積怨,不得而知,可以盡情發揮。

羋月消滅義渠,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否。史書有關秦國與義渠之間戰事的記載,主要在秦惠王與秦武王時。秦惠王“十一年,縣義渠” ,“義渠君為臣”。將義渠設立為秦國的縣,義渠君向秦王稱臣。秦惠王後元十年“伐取義渠二十五城”。很可能是義渠君又後悔反叛。秦武王元年“伐義渠”。這之後,秦國便再沒有攻打義渠的記載,應該是義渠已經滅亡。羋月直到幾年後秦武王死秦昭王繼位,才掌握權力,故而兼並義渠的功勞記不到羋月頭上。

羋月造就了秦國的強盛?否。羋月在世時,利用弟弟魏冉、羋戎,兒子高陵君、涇陽君,還有族人向壽等,控製著秦國軍政大權,至其去世,秦國所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應該可以歸功於羋月。但是由於羋月畢竟是女流之輩,社會傳統文化,自身學識,還有女人看問題的方式方法,決定了她與後來的呂後、慈禧一樣,小事精明幹練,宮廷鬥爭心狠手辣,卻少有高瞻遠矚,宏韜大略。以至於控製朝廷42年,秦國沒頭蒼蠅一般,四麵開花,小打小鬧,沒有一個統一的戰略,投入大,收獲小。

羋月的兒子秦昭王不是一個聰明睿智的君主,好大喜功,卻又耳朵根子軟,容易被人蠱惑。羋月在世時,秦昭王可能就一直試圖掙脫母親的束縛,自己當家作主。這可以從他對舅舅魏冉一會兒罷相,一會兒複相,羋月一死,立刻又罷相,而且是趕出鹹陽,可見一斑。四十二年之後秦昭王終於揚眉吐氣了,他任用逃犯範雎為相,打了長平大戰,至秦軍死傷過半。可是他卻沒腦子輕信了白起謊報戰功,說是趙軍40萬投降,被他一舉坑殺。於是秦昭王亢奮,不顧秦軍苦戰兩年傷亡慘重急需休整,也不顧孫子子楚還在邯鄲做人質,立刻又發動了邯鄲大戰,結果一敗塗地,將羋月當政四十餘年打下的河內之地全部丟失。河東郡守王稽棄地逃跑,秦軍副帥鄭安平率兩萬秦軍投敵。這時候秦昭王才醒過夢來,將白起和司馬靳賜死,殺了範雎和王稽。有關史料和分析,可參見《長平之戰坑殺40萬降卒是白起謊報戰功》以及《秦昭襄王一生白忙活》。

總體評價,羋月和秦昭王當政共計56年,打光了秦孝公商鞅變法積攢下來的家底,隻擴展了半個南郡的疆域。而這段時間裏,趙國吞並了中山國,齊國吞並了魯國、宋國,楚國滅了吳國、越國。這之後,秦國疲態盡顯。秦莊王三年,被魏無忌打到函穀關,這是自商鞅變法之後一百年沒有過的事情。秦始皇六年,更是讓趙魏聯軍打到了蕞邑,離鹹陽隻有30公裏,也就是後來項羽亡秦之後屯兵的戲水鴻門,這更是百年未有。若不是秦始皇英明睿智,以攻為守挫敗聯軍,秦國就得亡國。

當然看曆史劇不必如此較真。看完了大戲《羋月傳》,知道曆史上有個宣太後叫羋月,還有個商鞅、黃歇、秦昭王,也算是開瓶有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