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獨來獨往也很快樂,但這些人屬於少數。我們的健康和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朋友,這個我們自己選擇出來的大家庭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那麽我們同友人之間的關係都有哪些秘訣呢?
友誼是我們人人都經曆過的強烈情感,但也是一種從不透露密碼的神秘關係。千百年來,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甚至神經學家都在研究友誼,但卻未能揭開它的神秘麵紗:男人和女人能夠成為真正的朋友嗎?男女對友誼的理解是否相同?友誼是幸福之源嗎?友誼能否讓我們免於病痛?
我們可以將友誼定義為兩個或多個人自願建立的情感,一種隨著時間流逝而更加鞏固的關係。朋友會在你身處困境時隨時伸出援手,與你同甘共苦,而友情最突出的特點是真誠、信任、忠誠、支持、尊重和平等。此外,因為移民、家庭聯係變弱等社會轉變,友誼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專家認為它是緩解現代人焦慮和壓力以及一切心理疾病的有力武器。
人類是需要友情的政治動物
公元4世紀,就有古希臘哲學家普拉東和亞裏士多德認定,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並對友誼這種關係進行了全麵闡述。他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需要他人相伴,來讓自己生存、受教育、進步和發揮影響。友誼是最重要的社會關係,需要時間加以鞏固,並且往往會經曆不同階段。第一階段,互相認識,談論感興趣的話題。如果發現有共同興趣或者對方經曆於己有用,雙方關係或將進入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談話變得更加私密,最初的信任和關心開始出現。最後,友誼進入第三階段,充滿了互相理解和平等,也日漸鞏固,雙方的付出不計回報,關係更加自然和輕鬆。
對很多人來說,交朋友很難,並且需要付出一定努力。一項調查顯示,那些靈敏、樂觀、開放的人更容易經曆“化學”友誼,在這裏,“化學”指的是初次見麵時建立的聯係, 而對於那些性格並非如此的人,開始一段友誼是個非常艱難的挑戰。但有些行為準則可以幫助我們打破這層冰,其中禮貌、尊敬和表現自然是必須的。同時我們還需注意對方非語言行為,以找到他對談論話題和形勢的潛意識反應,最後我們還要顯示自己懂得傾聽並且善解人意。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朋友有很多種:一生摯友、玩耍朋友、工作夥伴等等,亞裏士多德根據相互關係將友情分為三類:一是利益之交,雙方為利益而不是人品而交往; 二是興趣之交,隻和讓自己高興的人交朋友,例如青少年間的友誼,很容易產生也很容易破裂;三是便利之交,尤其適合老年人的友情,主要看對方能為我們帶來何種便利。
而在現代,社會學家根據不同功能將朋友分為七種:因共同事務而交往的朋友;交流信息和建議的朋友;互相幫忙但沒有情感交流的朋友;一起玩的朋友;在情感上互相支持的朋友;互相信任的朋友以及結合上述所有特點的靈魂之友。
而專家何塞·路易斯·薩卡尼尼則將朋友分為三類:超越時間和空間、願與我們同甘共苦的摯友;經常談心和一起活動,相互間有一定信任程度的好友;日常生活中有聯係、感覺關係特別的朋友。這個分類比前麵的分類更顯積極一些,因為不以功利為衡量標準。
但是非常罕見,大多數人一生都不會親身經曆,甚至連聽說都少有。
普通人難以穿越“男歡女愛”的情節。
特別是獨處的時候,人類的動物性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