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跟兩個同事一起喝咖啡聊天。來自巴西的喬有三個孩子,最小的今年3歲,最大的9歲了;來自委內瑞拉的拖有兩個女孩,分別是8歲和14歲。他們的孩子都是在加拿大出生接受教育,我就洗耳恭聽他們吐槽。
當聽到他倆隨意間聊起,加拿大的學校不允許學生之間有身體接觸時,我驚訝地問:“不可以和朋友之間有肌膚接觸?也就是說不能拉手,不能擁抱?”
“噢,在學校裏擁抱當然是不可以的。”拖做出無可奈何的表情,“拉手隻能在做遊戲的時候。”
“但現在拉手的遊戲,也越來越少了,因為老師怕被家長投訴。” 喬一邊說著,一邊搖頭。
之前也有人告訴過我,在加拿大,如果在外麵看到一個小孩子摔倒,不可以自己上去扶他,因為他的監護人有權利控告你觸摸了他的孩子,侵犯了他的孩子。這是這邊的文化,與孩子任何形式的觸碰,必須要得到家長的同意。
這個信息,如同一顆重磅石子,引起了我心中很多漣漪。
記得我在國內上學的時候,關係要好的女生之間,總是喜歡自然地或拉著手或挽在一起。而來加拿大之後,我依然保持著這個“優良傳統”,但每次想要和同性好朋友拉手逛街的時候,明顯能夠感覺到對方的不自在。在北美生活久了的人,會理解這邊的文化。女生之間拉手,在別人眼裏,代表的可能不是友誼,而是同性戀。今天我頓悟到,原來這文化差異的根源,是從小就埋下的。
北美的教育,尊重人的獨立性,每個人的私人領域都是不可“侵犯”的。所以這裏的教育體係,會從小教會你尊重和保持與別人的距離的觀念,而這種觀念會深入人心,形成對成年之後行為的影響。
在加拿大,如果兩個人迎麵走在路邊的小道上,雖然這個小道的設計應該是可以至少容納三個人並排行走,但相信很多加拿大人會提前主動避開。比如穿過馬路,走到對麵的道上去,等確保與你錯過之後,再過馬路,走回自己的道上來;如果馬路對麵沒有小路的話,他可能會選擇向側麵移開,站在小路之外的草地甚至大路上,等你走過之後,他才回來小路上走。剛開始我會覺得很不理解,在國內,馬路上擦肩而過,甚至擠著過去,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吧。我又不是妖怪,幹嘛那麽害怕與我走在一條道上?
我也感悟到,這也可能是為什麽有些移民到加拿大的華人,總是會說,有時候感覺到老外比較“假”。其實這也是與對個人空間的劃分不同有關。與老外交往,他會比較尊重你的個人空間,而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份空間就有點“生疏”了。相反,中國人對於個人空間的定義要小一些,或者說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更近一些,這種相處方式,會容易讓老外覺得自己的個人空間被占領了,而感覺到不舒服。
對於我這兩個來自更加熱情的拉美文化的同事來說,他們的文化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比中國還要近,見麵就擁抱貼麵的,“勾勾搭搭”更是常事。所以對於這裏的“距離”文化的不適應性更可想而知。
我們開始調侃起公司裏,加拿大本地大學新畢業的員工。
“在樓道裏跟他們這群人迎麵相遇是最尷尬的,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可怕的瘟疫。”斯托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惟妙惟肖地模擬了本地畢業的新員工在樓道裏見到他後,恨不得貼著牆走過去的樣子,引起了我們的大笑。
“不過我還是我,不管別人怎麽樣。” 斯托的觀點我也非常讚同。在這種多民族和文化混合的國度裏,堅持自己的,理解和尊重別人的文化,是一種藝術。而大家每天都在尋找這個平衡點。比如我現在就不會突兀地要去拉朋友的手了,而是先問過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