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大學申請書來看,申請美國的大學是怎樣一個過程(二)?

(2016-04-28 13:22:35) 下一個

我們從大學申請書來看美國的大學申請怎樣一個過程

一. 個人基本情況

1. 郵箱(Email Address

2. 居住地

以上內容發布在微信公眾服務號:星期天留學集市。歡迎關注星期天留學集市查看曆史消息。

3. 選擇什麽錄取方式

美國大學的錄取方式有三種ED(Early Decision具有約束力的提前錄取)EA(不具約束力的提前錄取Early Action)RD(Regular Decision常規錄取)。還有一種叫優先錄取(Priority),它的規則和EA差不多,這裏把它歸到EA裏講。EDEA的申請截止日期比較早,通常在每年的111日或11月中旬,錄取結果在12月中旬就能知道RD就是我們常說的常規錄取,12月底1月初截止申請,次年3月或4月錄取

走ED途徑的學生一旦被學校錄取,就不能再選擇其他學校了。也就是說,你隻能申請一所提供ED錄取的學校,而且如果你被錄取的話,就必須選它,就算其他學校會為你提供更好的條件,你也沒權利更改決定。違反ED規則將導致學生申請的所有美國大學都不接受他,因為在校方看來,這樣的學生誠信有問題。所以被ED錄取的學生,在12月份接到錄取通知後要盡早通知申請的RD學校,放棄繼續申請。不過如果你沒被錄取,依然可以正常申請RDEA的要求相對寬鬆,它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學校,錄取結果不會綁定,遇到更好的可以更換,同時如果被學校拒絕,其他申請也不會受影響。學生可在次年的3月或4月答複學校是否會入學有的學校也會要求在次年的2月份答複是否會入學。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個學校EAED兩種方式不能同時進行,兩者隻能選其一。

通常ED/EA的錄取率都會比常規的錄取率明顯的高,我們來看2014年部分常青藤學校的統計數據,平均ED/EA的錄取率都會比常規的錄取率高10%以上,這對錄取來說是個很大的比例。有的老師和學校是這樣分析這個高比例的EDEA錄取,因為申請ED的學生不像RD申請那樣撒網,所以相對來說,學生的成績、素質也比RD的要好。盡管有這種解釋,我還是認為ED能為大學鎖定優秀的申請者,提高大學的注冊率(報到學習的學生占收到錄取通知的學生的比例),是學生和大學雙贏的。所以建議申請者能夠及早準備,爭取EDEA申請,大幅提高被理想的學校錄取的概率。

學校名

哥倫比亞

康奈爾

哈佛

普林斯頓

耶魯

布朗

總錄取率%

7.0

14.0

5.9

7.3

6.3

8.6

ED/EA錄取率%

19.7

27.7

21.1

18.5

15.5

18.9

RD錄取率%

5.5

12.3

3.5

5.4

4.6

7.4

EDEA通常適用於排名較前的學校,如果申請者SAT能達到1900分,TOEFL能達到95分,就不妨向自己理想的學校衝一下,即使沒有錄取,也沒有遺憾。

4.和你申請的學校的關係

這點其實在學校錄取中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私立大學尤其是常青藤名校會問你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是否本校學習過或工作過如果有在錄取上通常會得到照顧。這裏在本校學習過的也是有差別的,如果是讀的本科,且從本科一年級開始讀的,則是“正宗的”學生校友。校友在後來的時間內被學校不斷開放到更寬的範圍,從本科二年級開始放大起,直到進修生、訪問學者。盡管校友這麽寬泛,有的私立學校招生時隻照顧從本科一年級開始讀的學生校友的孩子。當然這種照顧也是有限的,想想龐大的校友數量和每年錄取的數量就知道了。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考慮對夠得著卻進不去的孩子來說還是蠻重要的。

由於收到捐款的數量是學校排名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尤其是私立學校,它的經費來源主要是捐款,學校會考慮未來學生關係的潛在捐款能力。這對有家庭背景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利好,有些富有家庭甚至會提前捐款給學校,為孩子進名校鋪路。

和申請學校的關係不止於裙帶關係還有一個因素是學校考慮的就是你為什麽會申請這個學校當然學校明白對於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在進入學校前對學校的了解有限基本是根據排名和名氣但是一些學校在你怎麽知道我這個學校的問題上會給出選擇:校園參觀、報紙廣告、朋友介紹等。學校關注這個問題,可能學校排名與注冊率有關的因素,學校會考慮被錄取學生與我這個學校的粘性,也會為學校的市場營銷策略提供數據。學校也更喜歡錄取與學校文化匹配的學生,不止於在這裏有選擇,很多學校在寫短文(essay的題目上會給出你為什麽選擇我這個學校或更進一步為什麽選擇我學校的XX專業。基於這點加上家長覺得也確實在選擇學校這個問題上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多了解學校通常在孩子高中就會利用假期家長帶著孩子去各個學校旅行並在網上預約學校的參觀活動visit tour),參加有該校組織的有學生做導遊的校園參觀和有關講座。目前參觀校園的活動,美國的家長比中國家長要重視很多,且他們更會去和孩子匹配的校園去參觀,而不隻是去名校參觀。

5. 其他個人信息

這些信息包括種族語言家庭狀況等。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跟隨家庭的變遷,走過許多地方,會幾種語言,這樣的孩子在錄取中會得到加分,這是可以理解的。前麵講到校友和有潛在捐款能力背景的學生在錄取時會得到照顧其實還有一種看似相反的情況即經過磨難的而自強不息的孩子會被招生官親睞比如單親家庭、特困家庭、特殊狀況的家庭。前年哈佛錄取了一個女孩,她弟弟是自閉症患者,她在幫助家裏照顧弟弟的同時,總結自閉症的患者的規律,立誌以後要在方麵做研究,為自閉症患者家庭服務,並寫在申請大學的文書(Essay)裏。

舊金山灣區黑人聚集居住地奧克蘭有一個黑人孩子哥哥時常和一幫朋友鬥毆滋事他周圍的孩子讀書成績也不好,但這個孩子能夠在這種情況下專心學習GPA接近4分,SAT2100的情況下,被哈佛全獎錄取,。相比之下是大批SAT2300多,很多門AP課程和各種課外活動的優秀孩子每年被哈佛拒絕。

很多人說美國的教育是平等的不論你出自什麽家庭都有機會上名校也隻是在這個方麵來看的因為確實這種家庭裏的孩子優秀學業和人品是比一般的孩子更具有自覺自律的意誌,奮發向上的精神這樣的孩子經過磨難的淬煉而愈發堅強,是難能可貴的。從名校的角度來說,錄取這樣的孩子,對他進行培養,可能他的家庭甚至他所在團體會因為他以後的努力而改變現狀,這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因為新移民是美國的第一代移民,也有新移民在同等條件下被州大優先考慮的說法。

(未完待續)

轉發請注明:星期天留學谘詢平台http://www.sundayly.com

微信號sundayly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