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壺清茶,一卷好書,一縷清風,一抹陽光。
從國內背回來兩箱書,價格上好似占了便宜,慢慢充實我的書架。
家裏的書房是頂天立地的入牆書架,嫌不夠,在地下室又添了一麵書牆。
小時候家裏的房子沒有專門的書架,是嵌在牆裏的那種,長方形,中間有隔板,類似現在的入牆書櫃。每個房間的門背後都有一個,滿滿登登地放滿書,全套《毛澤東選集》和《世界地理》上中下三冊外,還有好多像《皖南事變》的革命回憶錄,繁體豎列的古典四大名著,那個時代的《紅旗渠》等農村體裁應時作品,蘇聯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古麗婭的道路》、高爾基等。
姐姐最喜歡的是《紅樓夢》、《鏡花緣》等古典作品,而我最喜歡的是《紅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憧憬那些充滿理想的革命生活,幻想有一天也會有這樣的人生,為了崇高的信仰而奮鬥。在愛情上,卻不由自主感動於保爾與冬妮婭的純潔初戀,小資些的。
那個時代,自家藏書並不多,我們家得益於爸爸曾經在省出版社的工作,已算不少。
市圖書館是主要閱讀來源,書也不多,為了等一本《簡愛》,需要耐心加運氣。
後來的大學圖書館就相對豐盛了,正趕上文藝複蘇的時期,很多時間都泡在那個略有潮氣的窗邊,一架架地讀過去,全套《阿加莎克裏斯蒂》、勃朗特三姐妹、大小仲馬、巴爾紮克、托爾斯泰、歌德、海明威、羅曼羅蘭……幾乎讀完所有名著。
然後是港台的金庸、古龍、瓊瑤、三毛……
還有朦朧詩的北島、舒婷、顧城,那些傷痕文學、知青文學、王安憶、史鐵生、賈平凹、路遙……
像《巴爾紮克與小裁縫》裏的,那些書豐富了還鮮少旅行的世界,在思想的宇宙裏暢遊了古今中外,遇見了形色人等,是如今走遍天涯海角也未必會有的遊曆。
再後來改革開放,更多作品傳進來:林語堂、張愛玲、林清玄、柏楊、龍應台……
在廣州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家後,總在家裏留一麵入牆書櫃,不再吝嗇地將曾經入迷過的書搬回來,期望擁有。
無奈的是,擁有的書越來越多了,如癡如醉廢寢忘食地閱讀卻越來越少了。近年好作品缺乏是原因之一,不再有饑渴的閱讀欲望是另一個原因。
無論如何,還是習慣地搬更多的書回來,即便隻是遠遠看著,也是另一種滿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