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迪的肖邦還是比較貼近原作氣質的,雖說不能以貌取人,可是外表的貼近,也是內在氣質貼近的表象投映。
昨晚的演奏曲目是肖邦的敘事曲1-4和24前奏曲,謝幕時加演了廣東民歌改編的《彩雲追月》,優美動聽。
觀眾還是中國人居多,入場時邂逅朋友一家,她和女兒也是李雲迪和肖邦的粉絲。
我們家星星是肖邦的追慕者,就是因為喜歡夜曲,撿拾起移民後差點丟失的鋼琴練習,反複聽,反複練習這個十級的曲目,著魔一般,竟然拿到中學畢業典禮的表演資格,在舞台上演奏了這首夜曲no1 op9。
後來在George的指導下,順利通過加拿大RCM鋼琴十級。
那段時間,我們剛剛移民到這個新的城市,JOHN還留在國內,我和星星作為先行者來尋求適應之路,太多需要學習與消化的新東西,這首憂鬱的肖邦,唯美、夢幻、憂鬱,契合了星星那時候的心境吧?
突然間從小孩成長為了少女,這段旋律不僅嵌入她的生命過程,也讓反複聽到她的彈奏的我,潛伏下一條音樂表述的記憶。
雖然更渴慕貝多芬音樂裏的力量,但無可否認,肖邦的優雅陰鬱已在心底牢牢占據,有關生活,有關記憶。
前段時間看到的關於人生需要儀式感的文字,與我,音樂會算是一種儀式,珍惜這種早早訂票,留下日程,提前預習,正式著裝,清潔淡妝,提前到達的儀式感,讓生活多些期盼。
星星昨天忙碌不堪,上午在診所上班,下午在學校上課,晚上趕來音樂會,跑錯了地鐵站,在寒風中跑了兩站,臉凍得紅紅的,還是沒有忘記換上連衣裙,下課後去學校洗手間換的,也是表示對音樂的一份尊重,更重要的是維係心中的一些珍愛吧!
音樂、詩歌、繪畫這些看似並無實用價值的東西,卻是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