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竹林精舍 -- 釋迦牟尼佛的駐錫地
竹林精舍,梵文Kalandaka Ve?uvana,古印度佛教著名寺院,漢語音譯"迦蘭陀竹園"。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跟隨弘法的弟子常有數百人,他們沒有固定休息的地方,據《大唐西域記》卷九記載,僧團到了摩揭陀國,有一大長者迦蘭陀,時稱豪貴,以大竹園布諸外道,見到釋迦牟尼佛後,起深信心,乃將外道逐出,在竹園中建立精舍,請佛居住,這就是佛教最早寺院的由來。
竹林精舍位於王舍城,我們來到了竹林精舍前,前方是一處小門進入,遙想起千年以前佛教千人僧團在此居住,發生了許多佛教重大的事件。佛陀中最重要的兩位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就是佛陀在竹林精舍安居的初期前來皈依,並追隨佛陀弘揚佛法,在佛教諸多經典中都可以見到這兩位佛陀大弟子的描述。
竹林精舍在佛教歷史上意義重大,是第一座供佛教徒專用的建築物,竹林精舍是眾多佛寺的前身。根據經書記載,竹林精舍分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樓閣,七十二講堂,是佛祖宣揚佛法的重要場所之一。
竹林精舍
佛陀在尚未成道前曾經與摩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約定:佛陀成道之後必定要回到摩揭陀國說法,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之後,便依照約定前往摩揭陀國說法。此時佛陀已不是孤身一人,身邊跟著眾多弟子,像是十大弟子富樓那、迦旃延等都隨侍在側,加上超過1000人的僧團,這麼大的僧團該何處落腳呢?在因緣具足的情況下,佛陀僧團第一座精舍"竹林精舍"就在此誕生了。
佛陀在竹林精舍期間,宣說了多部的佛經,如《持世經》、《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佛說轉有經》、《佛說般舟三昧經》、《持人菩薩經》、《私嗬昧經》、《佛說大方等修多羅王經》等。遙想著佛陀當年在此說法。
來到此地絲毫不見古時的精舍,整座精舍現在是一座大水池,遊客會繞著水池行走一圈。佛陀時代的古建築物多在西元1200年遭到回教大軍破壞,現存許多佛教遺跡都是19-20世紀經考古學家挖掘出土的。
我靜靜地矗立在竹林精舍,看著現在是一處大水池的精舍,感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據說佛寂滅後,弟子在此塑造了與佛真身一樣大小的佛像,眼前這座佛塔是現在所建立的,最早弟子所修建的佛像早已隨土消失而去,許多遊客都朝著這座佛像頂禮。
竹林精舍的建立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一說是摩揭陀國大長者迦蘭陀所捐贈,有一說是頻婆娑羅王所提供,真正的起因經過數千年的歲月已不可考,隻留下佇立在竹林精舍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