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萬

每一天都是珍貴的
正文

我以為我是一個殘疾人呢

(2025-11-14 00:59:00) 下一個

 

 

有一天,菇涼興衝衝的來告訴我一個看上去是驚天動地的特大新聞,她剛剛發現:她的眼睛閉起來以後,她的大腦是看不見圖像的,她問了她所有的朋友,別人都能夠看見。

 

活了40多年,才發現自己有這個缺陷。

 

我好奇的說,讓我也來試試。

 

結果也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我也跟她一模一樣,大腦完全無法生成圖像。

 

如果問我我的家長什麽樣,我閉上眼睛,我會感覺到家的樣子,但是完全沒有具體的圖像在眼前,怎麽想都不會出現。

 

如果沒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永遠都不知道別人是什麽樣子的,我也不會知道我跟別人不一樣。

 

我跟菇涼說,我們大概都是殘疾人吧。

 

結果,問了 ChatGPT, 哦,原來有很多這樣的人,這種人並不屬於殘疾人之列,隻是和別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而已。

 

ChatGPT:

 

很多人都會以為“閉上眼睛就能自動在腦海裏看到畫麵”,但實際上 並不是每個人的大腦都能輕易生成清晰的視覺圖像。這並不是異常,也不是智力問題,隻是大腦在“視覺想象”上的運作方式不同。

 

下麵我用最清楚、最不嚇人的方式解釋給你聽:

 

?

 

 為什麽有些人閉上眼睛後,大腦看不到畫麵?

 

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

 

1. 你的大腦偏向“語言型”而不是“視覺型”

 

有些人的大腦天生更習慣:

    •    用語言、邏輯思考

    •    用概念、感覺來記憶,而不是圖像

 

所以閉上眼睛時,你腦中“知道”某個東西長什麽樣,但不會真的看到它。

 

這完全正常,是一種思維偏好。

 

?

 

2. 可能屬於“心盲症(Aphantasia)”的範圍

 

大約 2–5% 的人 在閉眼時腦海中完全無法形成圖像,這種狀態叫 Aphantasia(心盲症)。

 

特點是:

    •    想象蘋果時,腦中沒有畫麵,隻是“知道蘋果是什麽”

    •    回憶人臉 → 沒畫麵,但能認得那個人

    •    聽故事 → 不會形成“電影感”

    •    做夢時有畫麵(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

 

這不是疾病,也不需要治療,是一種 認知差異。

 

許多成功的科學家、工程師、作家都屬於心盲族群。

 

?

 

3. 精神完全正常,大腦隻是“不用圖像”來工作

 

大腦有五種主要思考方式:

    •    視覺型(圖像)

    •    聽覺型(聲音)

    •    語言型(文字)

    •    運動型(動作)

    •    情緒型(感覺)

 

如果你的大腦主要依賴的是:

    •    語言

    •    邏輯

    •    概念

    •    記憶點

 

那麽閉上眼睛時沒有畫麵是非常正常的。

 

?

 

4. 睡眠、壓力、疲勞也會讓腦內“圖像功能變弱”

 

如果最近:

    •    睡眠不足

    •    用腦過度

    •    壓力大

    •    情緒緊繃

 

大腦會優先處理“生存相關工作”,減少創意型的視覺活動。

 

換句話說:累的時候,腦子不想給你“電影院模式”。

 

?

 

 怎麽判斷自己是不是屬於“圖像無法生成”的類型?

 

你可以測試幾秒鍾:

 

想象一個紅色的蘋果 

 

閉上眼睛,看你腦中是否有:

    1.    清晰到像照片一樣的畫麵

    2.    模糊的形狀

    3.    隻有概念,沒有畫麵

 

沒有畫麵 → 完全正常,隻是你的大腦使用不同的思考方式。

 

?

 

 重點:這不影響你的創造力,反而可能是優勢

 

許多:

    •    科學家

    •    程序員

    •    作家

    •    醫生

 

都屬於無法形成視覺圖像的人,因為他們的大腦擅長:

    •    邏輯思考

    •    語言

    •    抽象概念

    •    問題解決

 

你現在能持續規劃故事、製作圖像、寫內容——這本身已經說明你的創造力完全正常,甚至非常強。

 

———

 

看上去有些人可以生成模糊圖像,有些人完全不能,我就是那種完全不能的人。

 

怪不得常常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