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前年開始,我哥就開始積極的寫回憶錄,大概寫了幾十篇,自己還挺得意的,說要自費去出一本書。
我一想,不對了,他看上去是開始患老年癡呆症了。
人為什麽要去寫回憶錄啊,又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人生,又沒有什麽偉大的創舉,一個支內的技術工人,誰會要去看你的回憶錄呢?
寫給自己看的吧。
有時間給自己講自己的故事,真的還不如去找點其他事情做做。
為什麽突然去寫回憶錄呢? 人生不如意唄。
想想自己以前那麽朝氣蓬勃,現在呢,日暮西山;想想以前自己這麽漂亮帥氣,現在呢,臉上的無軌電車開到了南天門;想想以前孩子老婆鄰居朋友都是求自己幫忙的時間多,現在呢,都羞於一天到晚去麻煩別人…
失落啊,失落啊…
這樣的失落隻能到回憶錄裏麵去尋找。
回憶在哪裏?
在閣樓裏,在地窖裏,壓在箱子裏…
你要去把它們翻出來。
這些陳年的爛芝麻,是不是都散發出一股黴氣在那裏,影響健康的。
以前在學校上體育課的時候,老師總是吹著口哨叫: 向 前 看- , 向 前 走 2步-…
從來也沒有老師叫你向後退的。
況且,回憶出來的東西,它的真實性有多少? 50%?
把腦子裏舊的東西去翻出來,它們原來就在那裏,你不過去做一個翻找的動作而已,你沒有學到任何新的知識和技能,你的腦回路也沒有增加,你越是沉浸在往日的美好之中,你越會增加對現實的遺憾。
這不是一種積極的態度。
這不是一種抗衰老的方式。
人還是要往前麵看。
前麵是多少? 明天還是明年?
依我看,朝前麵看一步就行了。
它不是明天,也不是明年,前麵沒有宏偉藍圖,隻是把腳下今天的這一步走好了就是大大的勝利。
以前在上班的時候,我常常會對朋友說,我一天要做100件事情,而且是至少,真的不是吹牛,如果把事情細分出來,真的還不止100呢?
事情分的越細,做起來越快越簡單越沒有壓力。
要把今天成為一個勝利的日子,你就要找出如果不是100(因為退休了,可以放鬆一些),20件事情吧。
這20件事情中,要有2-3件是突破自己的,就是以前不會做的事情,或者說做不好的事情,或者一直拖著不想做但應該做的事情,就像拍照時的高光點,或者畫畫時的 foul point / 焦點。
我來舉個例子,我今天要做或者已經做的20件事情:
這個一天,就是非常忙碌的一天,有對家人的付出,也有學習到新的內容,也有提高自己的地方,雖然不能保證能夠把畫麵提亮,但是是在努力,在成功的路上。
與其讓子孫後代了解你的生平,還不如今天實實在在的為孫子做頓飯。
現在很多“想得開的老人”說,不為兒女做牛馬,我怎麽覺得給孫子做大廚實在說我的榮幸呢!
我哥哥今年年初被診斷為帕金森症,還給了一個4級殘廢證書。
一個人上了年紀,不要太頻繁的回過頭去看過去,過去的都過去了,再輝煌也是過去式。
老是忘不掉過去的人,老是在說我過去怎麽樣怎麽樣了人,你在你的周圍觀察一下,這些人都是學習新的知識技能能力很差的人,不能與時俱進,所以隻能沉澱在自己臆想中的曾經輝煌。
忙一點,付出一點,收獲一點,這就是叫過小日子。
把小日子過好了,哪裏有時間去寫什麽回憶錄。